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二连盆地巴彦乌拉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层是一套河流沉积为主的粗碎屑岩系。文章通过对巴彦乌拉地区白音芒来地段赛汉组上段主要含矿含水层砂体的规模、空间展布、砂体岩相及组构特征着手,含铀矿石产出部位、岩相及组构特征与围岩时行对比分析,确定其砂体物源主要来源于两侧隆起区花岗岩,含矿层位于第一期旋回,含砂体以砂质与砾质为主,总结该地段砂体与铀矿化关系。

  • 标签:
  • 简介:针对目前陕甘宁盆地西南部砂岩型找矿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所存在的不同意见,本文从砂岩型成矿区域预测准则和前人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认为六盘山断陷和天环向斜南部不仅具有砂岩型成矿条件而且显示出了良好的成矿前景,认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砂岩型成矿区域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标签: 陕甘宁盆地西南部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成矿前景
  • 简介:总结了历年来在三塘湖盆地开展的铀矿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盆地找矿工作中找矿方法的适用性.通过对盆地成矿条件分析,认为侏罗系在乌通凹陷和淖毛湖凹陷边缘发育小规模层间氧化带,因后期构造运动复杂,层间氧化带发育时间短,仅形成零星异常.古近—新近系昌吉河群在汉水泉地区发育4层具规模的层间氧化带,但由于砂岩缺少还原剂等因素,仅形成少量异常和矿化,目的层不具备形成规模铀矿化的条件.在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盆地开展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应当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前期地面物化探方法要与钻探工作相配合;②钻探查证阶段在面上要拓展,关键区要布钻;③尽快加密重点地段.

  • 标签: 三塘湖盆地 前景分析 砂岩型铀矿 找矿思路
  • 简介:摘要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已被广泛的应用,而对盐湖卤水中元素吸附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修饰方法的碳纳米管对的吸附特性,研究了固液比、溶液PH、时间等不同因素对其吸附的影响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盆地西南部白垩系地层和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基本条件,并进一步指出白垩系泾川组、罗汉洞组地层是寻找地浸砂岩铀矿的有利的目标层。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白垩系 砂岩型铀矿化 水文地质条件
  • 简介:文章讨论了分布于扬子地台西缘,从陕西汉中经四川峨嵋到云南滇中晋宁,长达1000km的下寒武统底部和上震旦统顶部的含磷块岩,不同地区含磷块岩大致有相似的特征,均属磷组合,磷矿化层较稳定,铀矿化层变化较大,含量比较低,一般在0.01%-0.02%,后生局部富集可达0.04%-0.05%。由于品位偏低,磷分离尚有一定困难,目前还不具备工业利用价值,做为一种的潜在资源,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以便在新世纪勘查和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方面做一些尝试。

  • 标签: 下寒武统 含铀磷块岩 铀矿化特征 找矿前景 成矿作用
  • 简介:本文以滇西上第三系陆相砂岩铀矿为例研究非线性成矿作用。与铀矿化有关的参数可分为矿化参量和控制参量,矿化参量以及矿化在控制参量中的分布均遵从对数正态分布,控制参量(温度、压力和地球化学条件)的耦合作用对铀矿化的概率和平均品位的控制作用是非线性的,铀矿化在控制参量构成的相空间中的变化轨迹是一复杂的超曲面。非线性成矿作用具分形特征。

  • 标签: 铀成矿作用 铀矿化 上第三系 砂岩型铀矿 滇西 地球化学
  • 简介:叙述了公婆泉盆地的地质概况,重点阐述了主要找矿目的层下白垩统新民堡群三个岩组的岩性、岩相建造及古地理特征,分析了岩相建造对层间氧化带砂岩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成矿的有利远景区。

  • 标签: 公婆泉盆地 白垩统 岩相建造 砂体 层间氧化带 铀矿床
  • 简介:从区域板块构造运动、盆山耦合及与层间氧化带型成矿关系出发,将吐哈盆地南缘构造演化归纳为四个阶段:(1)新疆古陆台发展阶段(An∈);(2)准吐板块南缘被动大陆边缘沉积阶段(∈~C1);(3)岛弧前缘增生推覆体及类前陆盆地发育阶段(C2~T);(4)次造山区-斜坡带发育阶段(J~Q)。第三阶段形成的构造格局为本区中新生代沉积及层间氧化带型成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来源和长期稳定的斜坡带基础,第四阶段中侏罗世末以后的山间盆地发育期控制了本区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出“中新生代次造山区背景上的稳定斜坡带-河流相富还原剂可渗透碎屑岩系平缓单斜层-局部背斜、鼻隆及断层复活”的构造叠加组合为本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构造位标志。

  • 标签: 吐哈盆地 构造演化 盆山耦合 沉积作用 构造运动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及其周边铀矿勘查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在其西部发现了苏崩、努和廷泥岩型铀矿床,在其中部齐哈日格图地区发现了哈达图砂岩型铀矿床,东侧的巴彦乌拉芒来地区也发现了芒来砂岩型铀矿床,显示出乌兰察布坳陷具有良好的资源勘探前景。但赛汉塔拉凹陷作为乌兰察布坳陷南部的次级凹陷,铀矿勘查并未发现较理想的突破。本文在综合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成矿特征及层序地层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获得新认识。

  • 标签: 赛汉塔拉凹陷,成矿特征,层序地层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队对赛汉塔拉凹陷赛汉组上段古河谷砂体及成矿环境进行探索,落实了宝拉格铀矿产地,含矿层为赛汉组上段,在凹陷北部赛汉组上段圈定了宽10~20Km,长约60Km的辫状河道砂体,对指导找矿意义重大。本文从赛汉塔拉凹陷的构造、沉积演化、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出发,分析凹陷内成矿的有利条件,认为赛汉塔拉凹陷具备形成中型–大型铀矿床的潜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紫外荧光法测量饮用水中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实现饮用水中的快速、准确测量。方法通过研究饮用水中不同酸度、不同Fe3+含量和Mn2+含量条件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该方法的最佳测量条件。通过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样品研究标准品配制、样品前处理、测量等过程引入的误差,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不确定度合成。结果当水溶液pH=1~11时所绘制的标准曲线,其线性回归系数>0.995,符合仪器的线性测量范围。当pH为12左右时,其线性回归系数为0.761,不满足测量要求。当pH<3或pH>10时,荧光计数增加量低,或可导致测量误差增大。当Fe3+含量≥15 mg/L时,测量值有很大偏差,严重影响测量结果。当Mn2+含量≥1.6 mg/L时,样品产生白色沉淀,影响测量准确性。结果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6.42×10-2、4.48×10-2、5.26×10-2μg/L,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3、0.06、0.12 μg/L(k=2)。结论该分析方法测量饮用水中的最佳条件为待测样品pH值3~10,Fe3+浓度应<15 mg/L,Mn2+浓度≤1.6 mg/L。不确定度评价中重复测量误差和加入标准溶液体积是紫外荧光法测量水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紫外荧光法 不确定度 饮用水
  • 简介:介绍了西南地区资源勘查程度与勘查成果,分析了资源勘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地区下一步资源勘查的基本思路。

  • 标签: 铀资源 勘查程度 勘查思路 西南地区
  • 简介:为探讨改性氧化石墨烯(GO)的性质特征对其吸附放射性重金属的影响,将L-谷氨酸(L-Glu)与氧化石墨烯发生亲核反应,从而制得L-谷氨酸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LGlu/GO)。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与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pH=4,投加量为0.2g/L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初始质量浓度为70mg/L,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309.36mg/g。L-Glu/GO的表征结果表明,L-谷氨酸上的氨基进攻GO上的环氧基团并与C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为GO引入了含氮基团,实现了GO的功能化。相比GO,L-Glu/GO的晶体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L-Glu/GO吸附U(VI)后表面更光滑。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氧化石墨烯 吸附
  • 简介:在遥感卫星图像解译、地表露头观测、地质剖面和鳓探测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断块构造理论和近年来对十红滩地区一系列构造的研究成果,提出吐哈盆地十红滩地区具有断块构造活动的特征,并将该区划分为四个不同特点的断块区,论述了各断块构造的地质特征和对地下水及铀矿化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有利的成矿部位及其找矿前景。

  • 标签: 断块构造 地质特征 控矿作用 找矿 铀矿
  • 简介:为了确定浸矿菌耐氟的机制,在氟化物存在的条件下,驯化铀矿浸出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研究溶液中含不同氟浓度、不同pH值时铀矿浸出菌的活性变化,以及有无蛋白酶K处理时铀矿浸出菌细胞内氟浓度的变化情况。采用铂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测量氧化还原电位,以作为细菌不同活性的参照指标,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细胞内的氟浓度。结果表明,真正影响铀矿浸出菌活性的是HF,溶液pH值增加以及溶液中与氟有较强络合能力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也会引起耐氟菌假象的出现。浸矿菌的耐氟能力可能与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密切相关。

  • 标签: 氟毒性 生物浸出 铀矿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 简介:摘 要:铒在核反应堆中常作为可燃毒物,该类可燃毒物在制造过程中需对铒进行精确测量,即在燃料制造阶段需按技术要求对UO2-Er2O3可燃毒物芯块的氧化铒含量进行严格控制。试验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含铒氧化物中氧化铒含量的分析方法,测量范围为(0.5~12) Er2O3%,使用标准溶液(U3O8+Er2O3)的浓度为40mg/ml,测样量为(4~7)ml,试验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优于0.7%。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铒铀氧化物 氧化铒
  • 简介: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侏罗系直罗组下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拉平法精细恢复彬县地区直罗组下段各个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并划分古地貌单元,探讨古地貌特征对有利沉积相带分布的控制,揭示直罗组下段储集层的空间演化特征,明确不同时期地下水流的流向,探讨古地貌特征对层间氧化带的控制作用。辫状河道砂体为有利的储集层,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辫状河砂体中,受沉积古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在下切谷中。古地貌控制了地下古水流的流向,从而控制着氧化带的发育和成矿。晚侏罗世,彬县地区北部为古隆起区,容易被淋滤氧化,不利于铀矿的预富集;早白垩世—古新世主成矿阶段,直罗组底部古地貌变为"东南高、北西低"特征,含氧含水主要来自盆地东南缘,呈扇形沿着直罗组下段辫状河道砂体渗流,形成层间氧化带。古地貌恢复对储集层砂体的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彬县地区 侏罗系 古地貌 有利铀储集层 成矿模式
  • 简介:占国土面积1/5的我国西北地区,其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呈成矿有利性和多样性,蕴藏着丰富的、尚待探寻的铀矿资源,历经了半个多世纪铀矿地勘活动的西北找铀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北西部边界4个邻国(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是世界2006年铀矿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它们的现状与实践对我国西北地区进一步开展铀矿地勘工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北西部邻国 西北地区 铀矿资源 开发
  • 简介:摘要:本文全面探讨了中核沽源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沽源业)纪检部门在监督和审查企业重大决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纪检部门在协助企业建立决策制度方面的作用,强调了制度的明确性、透明性和全面性的重要性。随后,文章深入分析了决策前的风险评估方法,指出纪检部门需进行全面的法律、财务和伦理风险评估,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道德性。在监督执行方面,文章强调了实时监控决策流程的必要性,指出纪检部门需要全程跟踪和评估决策流程,确保其符合规定和维持透明度。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审查流程的详细步骤和挑战,包括审查程序的构建和问题的识别与解决,强调了纪检部门在审查中需要保持客观性和专业性,同时与企业决策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这些措施,纪检部门不仅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还能预防潜在的违规行为,提升企业决策的透明度和道德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纪检部门 企业重大决策 监督与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