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考察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潜在症状结构,本研究采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对汶川地震一年后74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竞争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包括侵入性、回避性、麻木性、精神痛苦性唤起和焦虑性唤起等5个症状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显著优于DSM-IVPTSD模型、4维情感麻木模型和4维精神痛苦模型。效度分析结果发现,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具有良好外部区分效度。所有结果均表明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良好适用性,可以作为判定震后青少年PTSD症状有效标准。

  • 标签: 地震 青少年 PTSD 症状结构
  • 简介:旨在探索组织变革背景下团队主动性行为结构,并开发出相应测量工具。首先对20家企业27位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然后按照扎根理论思路对获取资料进行细致分析,探索团队主动性结构,再按照严格心理测量学程序开发团队主动性测量问卷,并以来自60家企业70个团队(共292位成员)为对象进行了测验。研究发现:团队主动性主要维度包括群策、协作和适应。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测量工具有着良好信度和构思效度。

  • 标签: 组织变革 团队主动性 构思效度
  • 简介:以474名大学生、青年教师和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筛选情境故事,建立无结构性问题道德主题评定参照系统,创立道德敏感性定量记分方法,从而开发道德敏感性测评工具并对其进行初步心理测量学特征检验。结果表明:以无结构性问题为形式进行道德敏感性测评研究符合道德敏感性本质;所开发道德敏感性测评工具兼具定性评定和定量分析特征;鉴于道德敏感性情境特异性,测评工具同质性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道德敏感性 无结构性问题 道德主题 测评
  • 简介:在多重系统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即时反馈训练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考查相关维度数量对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两种结构类别学习影响。结果表明:(1)相关维度数量是影响类别学习重要因素,基于规则单维度结构学习显著优于信息整合结构和基于规则双维度结构学习,基于规则双维度结构学习与信息整合结构学习没有显著差异。(2)反应策略受到规则复杂性影响,当类别结构中隐含规则比较简单时,学习者使用规则策略;当类别结构中隐含规则比较复杂时,学习者难以掌握规则,就会使用相似性策略。研究结果支持"难度观",而不支持多重系统理论。

  • 标签: 类别学习 相关维度数量 基于规则结构 信息整合结构 多重系统理论
  • 简介:[目的]通过课堂活动了解大二学生对生涯规划知识了解情况、生涯设计具体内容,分析其生涯规划现状与特点并给出参考意见,为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139名来自文、理、工科35个专业大二学生为样本,以"生活生涯规划———展望未来"课堂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大二学生生涯规划态度积极、视野开阔但准备不足、目标模糊,对生命广度和和生活空间认识还不足,男女生生涯规划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生涯规划知识较欠缺,规划内容还不够清晰,还需要从学校和个人层面给与更多更专业关注和努力。

  • 标签: 生涯规划 生涯发展论 生命广度 生活空间
  • 简介:80年代以来,中学生自杀再也不是电视剧里描述传奇故事了,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有所闻活生生事实。悲剧发生原因何在呢?有人说是家庭和学校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太大,也有人说是因为孩子耐挫性太差。但仔细推敲,原因远非那么简单。

  • 标签: 中学生 自杀 发散思维 晕轮效应 心理弱点
  • 简介:基于Berry等人提出“移民适应理论”,考察了城市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城市适应策略结构特征及其与歧视知觉关系.311名失地农民和461名农民工受邀填写城市适应策略问卷和歧视知觉问卷.结果发现:①中国城市农民(失地农民与农民工)对城市生活适应策略主要由“分离策略”、“同化策略”、“角色认同混乱”和“混合策略”四种形态构成.②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城市适应策略具有广泛而普遍预测效力,歧视知觉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分离、同化策略或陷入角色认同混乱;歧视知觉负向预测混合策略.③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城市适应策略预测方向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性别和受教育程度调节.

  • 标签: 失地农民 农民工 城市适应策略 歧视知觉
  • 简介:以国内部分重点高校2006-2010年非正常死亡475名学生为基础数据,探索中国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特点与规律。结果发现:(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每年每10万人,下同)为4.94,自杀率为2.37,自杀死亡占非正常死亡47.2%。(2)本科生非正常死亡率为4.69,硕士生为5.97,博士生为4.82,硕士生非正常死亡率较高。(3)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和自杀率远低于同龄人。(4)把非正常死亡原因分成疾病原因、意外原因、人为原因、自杀、不明原因等五类,其中自杀死亡所占比例最大。(5)在意外原因导致死亡中,因车祸造成死亡所占比例最大,为47.4%;其次是溺水死亡,因中毒、高坠、火灾、触电等造成死亡所占比例较少。减少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工作重点是:通过心理危机知识宣传和教育及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一步降低自杀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避免交通事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安全教育,以减少意外伤害死亡。

  • 标签: 大学生 非正常死亡 自杀死亡
  • 简介:<正>小刘,男,大学二年级学生。自二年级下学期三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后,经常自责,学习感到困难,觉得学习负担过重与难以完成,担心再考还不及格以致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他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如其他同学。由于二年级上学期已有一门课补考不及格,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他得跟班试读,二年级未过70分课程必须重考,这样一来,他得补考6门,加上试读一学期又要学习6门课,共12门课程。他认为已经无法承受这样压力,觉得即使自己再勤奋,也完成不了自己学习任务,于

  • 标签: 学生心理辅导 不及格 学习理论 大学二年级学生 学籍管理 辅导室
  • 简介:<正>在上课听讲或写作业时候,常有一些中学生会遇到这样心理干扰:一些没有必要、也不是自己有意去思考一些念头、会反复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当自己竭力想排除这些恼人念头时,念头出现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了,搅得人心烦意乱,使听讲或做题效率很低尤其在考试前紧张复习中,甚至在考场上这样干扰就更加明显,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所以,这种“不可控制”“走神”现象已经成为许多中学生十分头痛心理障碍。我们先来看2例典型心理陈述。

  • 标签: 强迫观念 心理障碍 心理干扰 心理冲突 强迫行为 预期焦虑
  • 简介:<正>一、前言在人生价值观中,公私观处于主导地位,人生价值观性质集中体现为如何看待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是主张“大公无私”、“先公后私”,还是主张“先私后公”甚至“自私自利”,抑或主张“公私两利”,历来是不同公私观点标志。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价值观开始形成并逐步稳定关键时期,他们公私观特点将会对其人生道路产生根本性影响。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青少年公私观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探明当前青少年学生公私观特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对于准确研

  • 标签: 青少年学生 人生价值观 中学生 影响因素 显著差异 关键时期
  • 简介:采用“适应性学习模型问卷”调查了北京市三所中学和一所大学431名被试,结果表明:(1)在学生成就动机系统中存在着两组目标,其一是掌握目标;第二组包括业绩目标、成人赞扬目标和消极同伴赞扬目标。前者与适应性行为(如深度加工策略、对学校积极情感、对学校和班级归属感等)有非常显著相关,后者与非适应性行为(如学业焦虑、回避努力和自我价值保护等)有非常显著相关;(2)学校文化环境比学校类型、性质在学生目标定向中有更大影响;若学校强调任务目标,学生则采用掌握目标定向,表现出适应性行为;若环境(学校、家庭)过于强调业绩表现、能力比较,学生目标定向则会追求赞许,表现出非适应性行为;(3)本研究初步提出了青少年适应性学习模型构思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可能方向。

  • 标签: 适应性动机模型 掌握目标 业绩目标
  • 简介:<正>云南“2·23”特大杀人案轰动了全国,该案犯马加爵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文根据媒体公开关于马加爵成长过程背景材料,对马加爵心理演变过程进行初步分析,试图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是怎样变成杀人恶魔?”(注:括号内文字为作者分析)家庭背景:马加爵出生在一个以务农为生、老老实实做人传统农民家庭,他家紧挨县城(出生地位置并不偏僻)。父亲平时言语不多,总给人一种愁眉苦脸感觉;母亲与父亲性格完全相反,她能说会道,家里大小事务也基本由她来掌管(从小,

  • 标签: 马加爵 背景材料 一个问题 农民家庭 社会关注 孩提时代
  • 简介:兴趣是人类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动力机制,是学生思维发展巨大推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扬振宇说过:"成功秘诀在于兴趣。"通过我二十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兴趣一旦产生时,就会产生强烈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而且会学得快、学得活、学得牢,

  • 标签: 学生学习 数学学习 激发 心理倾向 学习活动 思维发展
  • 简介:<正>在学校,经常看到班主任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地规劝学生。他们对这些学生教育所付出精力和难能可贵耐心,远远超过对自己孩子教育所付出时间,令人为之敬佩和担忧。敬佩是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挑起教育学生重担;担忧是有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时只知耕耘不问收获教育方式,导致播下是爱种子,收获可能是恨果实。因而家长面对蛮横要挟逆子求助无门,呼苍天愁断肠;老师亦勤教导见效难,叹无良方。这种状况不仅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给优秀生造成直接干扰。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学生日益增多心理问题。

  • 标签: 厌学心理 子女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方式 教学工作 心理健康
  • 简介:参加正常期末学业考试167名大学生对自己在考前、考中、考后9种学业情绪进行了自评。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同阶段里学业情绪变化。结果发现:大学生考试中主要学业情绪有7种:愉快、自豪、希望、焦虑、羞愧、失望和厌烦,可分别以效价(X轴)和唤醒度(Y轴)来划分。各种情绪在考试过程中变化特点为:愉快、自豪、希望在考后高于考前,而考中相对考前略有下降;焦虑和厌烦呈不断下降趋势;羞愧和失望随考试进行而升高,失望在考后达到最高。此外,考试成绩低分组学生各种消极情绪均明显多于其他学生;希望和考前焦虑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学习兴趣高学生成绩优秀,考试时愉快情绪多,厌烦情绪少。

  • 标签: 大学生 考试情境 学业情绪 学业成就
  • 简介:该研究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自尊状况进行描述分析。测量工具为Rosenberg“自尊量表”。被试取自北京市3所高校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788人。结果显示,约80%接受调查学生显示高自尊,另外约20%学生显示低自尊。

  • 标签: 大学生 自尊 描述统计
  • 简介:自编了《大学生疏离感量表》,对重庆市四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因素分析表明疏离感本身包含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社会孤立感、自我分离感四个维度;孤独感、无助感、空虚无聊感、消极感、无幸福感、无为感、自卑感、盲从感、欲求不满足感、对立感十个层次;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疏离感人数约占百分之十左右,三年级和四年级被试在疏离感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疏离感 量表 无意义感 无能为力感
  • 简介:运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对442名初、高中学生进行测试,考察中学生应用学习策略一般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具有良好信度、效度;(2)中学生在应用学习策略方面有随年级增长而下降趋势。在调控策略运用上女生显著多于男生,而在认知策略运用上男生多于女生。深层加工策略和反馈调节策略存在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3)初二和高二年级学习优、差生之间在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深层加工、检索应用策略和反馈调节策略在各年级优、差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策略 策略量表
  • 简介:采用理论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大学生道德情感基本结构并编制了问卷初始条目。先以259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自编初始问卷进行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道德情感包括3个因素:爱国感、责任感和正直感。再对622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问卷α系数为0.77,重测信度0.72。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较为理想,具有较好结构效度。因此,编制问卷具有较好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道德情感有效工具。

  • 标签: 大学生 道德情感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