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作为刑事程序运作的最终产品,刑事判决书不仅反映了法官的思考方式、法学方法的运用、法院的判决取向,而且浓缩了影响刑事判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因此被称为"窥探一国司法制度和法律文化的窗口"。[1]目前,许多刑法学者开始从法制的视角审视刑事判决书,以期对我国刑事判决书的改革提出有益的见解。但综览这些研究,可看出他们多集中在判决书说理方面,就风格的研究尚显欠缺。所谓"风格",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

  • 标签: 法学方法 中国法院 程序运作 刑法学者 事实认定 现代汉语词典
  • 简介:<正>一、对二元参与体系的反思(一)二元参与体系的基本学术立场和内部学说争论1.正犯与狭义共犯的区分制所谓二元的共犯体系,是指在刑法典的规定上,将广义共犯区分为正犯和狭义共犯,对者的定罪量刑作特殊的区分处理的体系。在二元参与体系的视域中,正犯与共犯从一开始就被分配了不同角色。而对于如何描述者的不同,学者中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些学说主要包括主观说、客观说以及犯罪事实支配理论等。而主观说内部又可以分为目的说、故意说;客观说内部又可分为形式的客观说和实质的客观说;其中实质的客观说又可以分为重要作用说、必要性说、优势说、以因果关系理论中的原因说为基础的客观说等。可谓众说纷纭。主观说主张以行为人所思所想作为判断正犯、共犯的标准。由于这种判断标准取决于行为人头脑中虚幻不实、无法把握的"意志"或"思想",这对于判断正犯和共犯的

  • 标签: 行为概念 帮助犯 共犯论 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 共犯独立性说
  • 简介:基于对刑事诉讼目的、价值认识的差异及文化传统的不同,大法系在构建各自的人身保护令制度时存在诸多区别。笔者于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人身保护令制度的具体设想。

  • 标签: 人身保护令 价值 比较 构建
  • 简介:<正>民法典编纂之官方立法程序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依照计划进行,学者亦业已为之投入了可观的智力劳动。就学术论辩而言,当下最令人瞩目者或许是分别以梁慧星与徐国栋为造核心人物的"世界民法典编纂史上的第四大论战",其论辩内容则以"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为中轴,主要讨论民法典的结构体例安排以及该安排所体现的理论支援。这似乎表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即使在学理意义上亦已获得广泛认可而进入具体制度架构阶段。如果民法典的基础观念

  • 标签: 民法典编纂 法律移植 中国民法典 法律行为 行为规范 观念问题
  • 简介:尊敬的Casper-Hehne副校长,尊敬的杨副校长,尊敬的联邦教育与科技部的Metzger先生,尊敬的下萨克森州科学文化部的Jungeblodt先生,亲爱的同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此前我们已经从诸多细节上评价了哥廷根大学和南京大学校间长期而又广泛的合作。30年,长达一代人的时间,如此长期的合作在德国也实属罕见。今天下午的议程帮助我们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视角来理解校间的合作。

  • 标签: 南京大学 哥廷根 下萨克森 联邦教育 副校长 法学研究所
  • 简介:近日,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宪法影响力,省高院精心组织全省法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南法院“12·4”公众开放日暨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宣传系列活动(以下简称“宣传活动”),得到最高法院及省普法办一致好评,《人民法院丰艮》头版报道了省高院的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得力,周密部署。二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三是全省协作,形成合力。四是拓宽渠道,扩大宣传效果。

  • 标签: 宣传周活动 国家宪法 最高法院 法治精神 人民法院 形成合力
  • 简介:关于法字,历来有很多解释,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法的工具论思想并没有很大变化.违法之人应当被“法办”这样的表述依然为人们所熟知。法的惩罚性功能依然是被强调的。由于“文革”对社会的巨大冲击,人们意识到了“无法无天”的恐怖,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为社会所渴盼,关于法含义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 标签: 文化思考 改革开放 社会生活 新中国成立 传统观念 “文革”
  • 简介:被告人镇宏,男,1957年10月11日出生,汉族,研究生文化,原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曾任中共广东省茂名市委书记,茂名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2年9月28日经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依法终止代表资格。2013年2月23日,其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被告人镇宏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由河南省人民检察院2013年2月8日立案侦查,2013年6月13日侦查终结。同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案件经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交由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河南省信阳市人

  • 标签: 周镇 侦查终结 代表资格 审查起诉 立案侦查 河南省信阳市
  • 简介:司法责任制改革能够迅速取得成效,在于其遵循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司法规律。人类历史上司法制度的出现、裁判职能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与专业化分工的产物。以员额制为基础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体现的是专业化分工的内在要求。同时,司法过程的特点要求决定者必须听取双方的意见,依法作出最后的决定,不能审者不判、判者不审。

  • 标签: 司法责任制 公正司法 改革 周汉华 专业化分工 社会发展规律
  • 简介:<正>近读保松教授"什么是自由主义"一文,不免产生了颇多感想与疑惑。通过该文的解释,自由主义(或如作者所称"左翼自由主义")看起来已经解决了其一直以来面临的几乎所有难题,如"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文化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泛滥"以及归根结底作者全文也力图弥补的"自由主义的德性缺陷"等难题。笔者无意于否定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建立民主政治、共和宪政及尊重个体自由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但该文对自由主义的综合判断读来令对自由主义有兴趣的学者们总有不满足之感:是不是该文

  • 标签: 古典自由主义 政治自由主义 斯密 黑格尔 德性 经济自由主义
  • 简介:沂蒙二山,西倚泰山之势,东望广洋之阔,北眺渤海之波。二山雄峙琅琊大地,历齐鲁桑田百变,孕悠远东夷文明。

  • 标签: 沂蒙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 纪念
  • 简介: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10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从指导思想等宏观方面,到具体制度等微观方面,对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做了系列规定。这对于新阶段下进一步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提“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 标签: 国家治理 预算法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 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当前,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中,如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司法行政工作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做到敏锐识变、顺势应变、主动求变,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 标签: 司法行政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嬗变 司法行政事业 政法系统
  • 简介: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当中相对脆弱的群体。在民国社会特定的背景之下,灾荒逃民、战乱流民、失业游民及老幼病残等人构成了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堪忧,严重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对此,民国政府作出了必的回应,采取措施,开展立法,建立机构,与社会民众一道共同推进弱势群体保护事业,确保社会稳定发展。民国政府在开展弱势群体保护的过程中,表现出保护对象的广泛性、救济措施的主动性、政府民间的合力性等特色,值得当下的我们进一步考察和分析。

  • 标签: 民国时期 弱势群体 生存状态 保护措施
  • 简介:<正>民国时期的法律家群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在一个中华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法律职业家阶层。由于受到民国动荡的政治形势和严酷的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群体的法律思想呈现出开放、多元、复杂的特征,法律家在运用西方的法治理论来改造中国法制现实的过程中,其研究触角已经涉及近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方方面面,其理论思维已经将纯粹的西方法治理想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但其主要的学术观点往往是不统一甚至是前后不一、相互矛盾。正是这种开放性的研究视野和强烈的关注现实法制的学术责任,法律家以自己的法律知识为背景,或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或投身现实矢志司法实践,或兴办学校培养法律人才,为民国的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司法

  • 标签: 法律家 司法问题 西方法治 中国法制建设 法律人才 法律职业
  • 简介:以河南、陕西法院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法院为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创新司法审判模式,吸纳公民参与司法,接连引发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种种争议。司法职业化是实现司法独立的有效保障,理所当然是司法审判模式创新的主导方向。但司法职业化固有的一些弊端对司法改革进程的阻碍也不容忽视,公民对司法审判的有序参与则正好可以起到弥补作用。因此,实现公民参与与司法职业化的辩证统一,应当成为中国司法审判模式创新乃至整个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有效路径选择。

  • 标签: 司法 审判 创新 司法职业化 公民参与
  • 简介:民国时期《民法》是我国近代立法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法典。它是在继受西方法文化的基础上制定的,同时又渗透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髓,是中西法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民国时期《民法》的内容比较完整,特征比较突出,较好地体现了法的时代精神。如今,我国民法的法典化日益受到重视,对民国时期《民法》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中国 民国时期 《民法》 传统法文化 西方法文化 法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