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清人讨论戏曲,今人研究周德清和《中原音韵》,常常提到"北叶《中原》,南遵《洪武》"。但是,除了戏剧学界曾有人偶而涉及这个问题(叶长海1986,154—155页、252—253页),还没有人进行过专门研究,以至学术界不明其义,不知其源,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深入开展。"北叶《中原》,南遵《洪武》"的本义,指的是演员演唱宾白的字音,北曲遵循《中原音韵》,南曲遵循《洪武正韵》,但跟作家创作押韵选字无关,写曲押韵无论南曲北曲一律应遵《中原音韵》。自清代开始,就有人以为这句话指的是南北曲押韵应该用南北不同的韵书,这就是不明其义。笔者另有《"北叶〈中原〉,南遵〈洪武〉"析义》(刊《〈中原音韵〉
简介:摘要本文以一则平面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利用Kress&VanLeeuwee所创建的视觉语法对其进行多模态的话语分析,进而探讨公益广告中语言和图像等符号模态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揭示多模态广告语篇中共现的多种符号模态是如何共同实现表意功能、参与社会实践,并最终影响公众意识形态的。通过对此的研究,希望可以提高公众的图像阅读能力,使人们更好的理解公益广告所传达的含意,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简介:标点和文字一样都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标点研究都远不如文字研究那样受重视.古代一些经师对文字的考证讲解细如牛毛.《尚书》的首篇是《尧典》,东汉议郎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记述"秦延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为导读开篇的"日若稽古"四个字,用了三万字不厌其详地来解说.汉儒注解五经,"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汉书·儒林传》),但很少涉及句读,有关句读或标点的专著在古代更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