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90年代中期,德国环保进入一个新阶段,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被确定为国家目标,本文列述了21世纪德国环保发展纲要,1998年10月联邦政府换届后的环保新政策方面的相关内容.
简介:失业已是全德上下密切关注的首要问题,因而也是德国去年3月出台的世纪性改革计划——《2010改革议程》的主要改革对象。本文认为:专门为应对失业问题而设立的哈尔兹委员会所提出的设想和在此基础上陆续推出的哈尔兹法令I-IV,在改善劳工局中介职能,遏制失业者的道德风险,降低用工成本和激发创业积极性等方面为改革德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僵化问题开了个好头,选对了方向。但改革力度、范围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和扩大。
简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由于欧盟一体化和国际融资需要,德国对传统会计进行的系列改革,并就其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分析探讨.
简介:20世纪90年代起,德国产业竞争优势动力来源于政府发动的以BioRegio计划、InnoRegio计划和GA-networking计划为核心的集群策动。集群策动是一种新型政策范式,与传统政策相比,更加强调政策实施的过程,具有周期性等特征。德国是最早实施集群策动的欧洲发达国家之一,其更具代表性、科学性、继承性和演变性。通过对德国集群策动的考察,可以获得不同于国内学者一般性结论的新启示。
简介:1990年10月3日,民生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国实现统一。分析统一后的德国教育的基本情况,制定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政策,成为德国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简介:问:读了《联邦德国研究》最近四期中有关留学西德的文章后,觉的留学西德,学好语言是关键。请您进一步介绍一下PNdS考试好吗?答:好的。留学西德,学好语言是关键。PNdS是德文PrufungzumNachweisdeutscherSprachkenntnisse的缩写,意思是“德语水平考试”,它相当于英语的“托福(TOEFL)”考试。它不仅要求会日常用语,而且要求能听、说,读、写专业学习基础用语。
简介:1995年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问题及对策宋坚一、1995年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一)中德贸易继续增加,但增幅比上年有所缩小。据我国海关统计,1995年两国贸易额为137.1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56.72亿美元,进口80.3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5....
简介:一部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长的专著《德国高校体制———改革动态及入学指导》(朱绍中主编)近日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国内资深的德国问题研究专家联合编著,通过深入探索德国高等学校体制的各个侧面,全面介绍中国学生留学德国的程序与方法,为了解、研究德国高等...
简介:文章首先剖析了欧盟各机构章程中的语言规定,详细分析了目前欧盟五大机构的语言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各官方语实际地位的悬殊、翻译机构的人员、财政支出和效率等问题,揭示了欧盟东扩带来的困难,并对东扩以后语言运用情况进行了预测.在上述现实的基础上,作者揭示了欧盟机构语言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模式.
简介:法定医疗保险与私人医疗保险构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双轨制,私人医疗保险在德国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被限制在补充保险范围内,而是一个与法定医疗保险并行的、具有独立和完全等特点的保险制度。随着2007年《法定医疗保险——竞争加强法》的实施,两者能够起到相同的医疗保障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融合与靠拢。事实上,实行基本保费费率的私人医疗保险就相当于法定医疗保险,实行货币选择费率的法定医疗保险就相当于私人医疗保险。双轨制的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既平等发展又相互补充,既有趋同又有趋异趋势。
简介:从国家法角度看,德意志帝国没有由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消亡。作为平等的国际法律主体,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于1973年同时被联合国接纳,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在1990年两德统一之前,联邦德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国际法上的主体身份是一致的。1990年10月民主德国根据《基本法》第23条加入联邦德国之后,联邦德国成为整个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惟一代表。对于德国的法律地位和柏林曾一度拥有的相对特殊的地位,关、英、法、苏四国的行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简介:联邦德国大学的平均学习年限,实际长达7年。随着欧洲统一市场1992年的完成,关于缩短大学学习年限的讨论,成了联邦德国高教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本文论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及可从中吸取的教训。
简介:德国在占领胶澳租界之初,面临着如何进行城市设施建设的难题,在取得土地控制权之后,殖民当局开始了城市建筑规划,制定了城市规划蓝图。而在城市蓝图制定的过程中,卫生学的原则一再被强调。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青岛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而同时这一过程又是在卫生措施的旗帜下,通过胶澳殖民当局的专制统治实现的,体现了强迫性和种族性。
简介:德国学者学术层面的中国研究始于17世纪,除了入华传教士以欧洲语言撰写的著作,该地区中国研究的开展还得益于中文图书的西传。作为早期中国研究的先驱人物,克里斯蒂安·门采尔以一册名为《小儿论》的中文图书为蓝本,编撰完成《中国古今帝王世系年表》,面向德语区读者普及中国文化历史知识。
简介: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伴随着反犹思潮的出现,曾经作为德国大都市文化象征的柏林逐渐失去了其以往的文化家乡的指涉含义。由于纳粹对犹太人形象的异化,以及种族隔离政策激起的政治流亡和反抗,柏林作为文化空间的意义逐渐淡漠,被政治情结消解。这一现象在30年代多位作家关于柏林的描写中都得到了体现。
21世纪德国环保发展纲要及新政策
90年代以来德国的失业状况及对策初探
德国会计国际化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政府创新集群策动的演化路径研究及启示
统一后的德国高校现状及发展趋势
德语水平考试及大学预备部——关于留学西德问题的问答
1995年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虚实兼顾 学用并重——简评《德国高校体制——改革动态及入学指导》
欧盟机构的语言机制——机构语言问题的误区及重新定位
德国医疗保险双轨制的产生、演变及发展趋势
从德国统一进程看德国及柏林的国际法律地位
联邦德国高教改革的难题及启示——缩短大学学习年限
德国在胶澳租界地建设规划中的卫生措施及对中国人的歧视
德国早期中国研究与中文图书之关系——以门采尔及《小儿论》为中心的研究
西方翻译理论向跨文化交际层面的转变及对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一点再思考(下)
寻求一个文化身份的新起点——纳粹德国及流亡犹太作家文本中对柏林的文学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