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诗歌是非常独特的文学体裁,我们在欣赏诗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和所营造的意境。意象是作者把感情寄托于一事物,而意境则是诗歌希望传递给读者的整体印象。在《美学原理》中克洛齐提到了艺术的整体性,他指出了:“艺术作品的不可分性。每个表现品都是一个整一的表现品,心灵的活动就是融化杂多印象于一个有机整体的那种作用。”中国的古典美学尤其重视意境的理论研究,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意境的基本规定是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审美客体不应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而应该突破有限、孤立的象,由有限进到无限。”“境是象外之象,是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意象和意境是诗歌欣赏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如果说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借物喻情,那么意境则是诗人想要营造的整体的氛围和想要传递的终极内涵,因此意境的理解是诗歌欣赏的灵魂,是点睛之笔。
简介: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诗刊》1979年第4期,这首诗2008年被选入新课程苏教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一》。与诗人其他作品如《双栀船》、《心歌集》等作品一样,诗人把深沉的思考、诚挚的感情寓于清新独特的意象中,给人以情的感染,意的启迪,美的愉悦。舒婷诗有鲜明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主观情意与客观生活的不调和,以及由此而来的渴望与忧郁情怀,舒婷诗歌的特色和动人之处即在于一种创造了的“美丽的忧伤”意象。诗人在诗歌中亲切的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真情和人性的美。本文抓住其意象特色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简介:摘要《诗经·周南·桃夭》为女子婚嫁诗,历来学者们的认识比较统一,没有大的异议,但诗中女子为何身份地位,学者们的说法却是莫衷一是,总结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贵族女子说;二是,平民女子说。本文结合相关史书典籍和古今文献,证实诗中女子为上层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