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鲁迅心目中的“现代派”势力在厦大国学院中,更多的是跟鲁迅不同调的人,其中鲁迅跟顾颉刚的矛盾最深。顾颉刚是著名历史学家,“疑古学派”代表人物,当时应林语堂之邀担任厦门大学国学院研究教授,兼文科国文系名誉讲师。如果说,北京教育界有“日法派”与“英美派”的阵营,从未留过学的顾颉刚应该是无所归属;如果说,北京文艺界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的对垒,那在组织上顾颉刚跟鲁迅同属“语丝派”。然而,

  • 标签: 厦门大学 鲁迅 现代评论派 顾颉刚 历史学家 代表人物
  • 简介:2001年2月和2002年1月,笔者应邀两度赴哈佛大学出席藏学研讨会,通过和与会美国藏学家的接触、交流和对美国藏学研究机构的考察,增加了对长期关注的美国藏学研究的感性认识,对美国藏学重镇哈佛大学的藏学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将其诉诸笔端,以飨同好。

  • 标签: 藏学研究 哈佛大学 美国 考察 机构 感性认识
  • 简介:<正>王世杰,字雪艇,湖北崇阳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硕士,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29年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髫龄奇遇王世杰于光绪十七年(1891)二月初一日出生在湖北省崇阳县一个小山镇——回头岭白霓桥,父亲王步瀛早年经商,生意兴隆,富甲乡里。王世杰自幼聪慧异常,深得父母喜爱,家人望子成龙,期盼他将来"学而优则仕"。王世杰五岁入私塾,读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继以四书五经、二十

  • 标签: 王世杰 回头岭 伦敦大学学院 崇阳县 法国巴黎大学 雪艇
  • 简介:清初满族大学士马齐邓庆清初曾参加了诸多军政和文化活动,并做出重大贡献的满族大学士马齐,在其仕途生涯中,颇有一些传奇的色彩。一居官勤慎深受帝宠马齐(165-1739)"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米斯翰子"。①清朝统治者在政治生活中,是非常重视满洲旗、恩宠勋...

  • 标签: 康熙帝 大学士 满族 文化建设 雍正帝 富察氏
  • 简介:<正>1930年至1931年,朱家骅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任职一年多,却三次辞职,对学校工作,几无建树.惟可称道者,是大礼堂的建设.中央大学大礼堂的建设,其始是张乃燕校长筹款于1930年3月28日动工兴建的,后因经费困难而停工.朱家骅以其在国民党中央的地位和影响,藉召开国民会议的名义,请得拨款,由建筑系卢毓验教

  • 标签: 大礼堂 国民会议 地位和影响 大学校长 国民党 学校工作
  • 简介:据国内各高校公布的图书馆借阅数据,《解忧杂货店》《盗墓笔记》《三体》等流行读物最受大学生青睐。除此之外,借阅率较高的图书都是各专业的必读书。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名校,其阅读倾向与普通高校也几乎没有差别。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国内高校没有普遍设立必修的文学人文公共课。在没有学分压力下,学生自然倾向于阅读娱乐化的轻松的书。对许多大学生而言,阅读不过是调剂枯燥的专业学习的一种方式。

  • 标签: 大学生 图书馆借阅 读经 普通高校 阅读倾向 专业学习
  • 简介:丁芳芳:董老师,您的《跬步斋读思录续集》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其中谈论教育的部分,更是引起了特别的关注。我想也是因为目前大学教育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的缘故。比如最近人大的“张鸣事件”,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学的官本位、行政化等问题。请您谈谈对中国大学现状的看法。

  • 标签: 大学教育 教育问题 精神空间 董健 中国大学 官本位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西部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离不开各界文化精英们的共同努力,处于汉藏蒙文化交界地带的青海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极速规整时期表现出了与其历史心性相一致的状况。在文化自觉的时代氛围下,杨质及与他关涉的文化精英们在青海建省、稳固边疆、藏汉翻译、藏汉佛教文化交流、民族教育发展、藏学研究、开发青海等方面开创了一整套具有民国特色的文化传统。上述具体的文化实践显现了个体行动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关联性,以杨质为代表的本土知识精英及外省籍文化名士们将家学渊源成功转换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财富,使人文渐起的近代青海步入了现代社会发展序列。

  • 标签: 文化实践 杨质夫 汉藏蒙交界地带 青海
  • 简介:战国秦国、秦代的家臣群体,是新贵族制和官僚制的产物,又带有王制向帝制时代过渡的鲜明印记。其中,卿爵给设“家啬”一职,其来源可追溯到商鞅变法时期对一定爵位者可接受门客和庶子的制度。战国末秦国拥有五大以上爵位者可有“家吏”。至秦代,这一给设资格已收缩至卿级以上爵位者。进入汉代以后,继续收缩到列侯以上。而简牍所见“吏舍人”、“新地吏舍人”等,反映了战国秦国和秦代舍人范围的广泛性。国家通过对主、舍关系立法加强管理,并通过推动舍人本身的吏职化以及鼓励举任等,将舍人吸纳到官吏体系中,同时对敌对贵族势力中的舍人进行严厉打击。随着官僚制度的完善,官方供备体系进一步完备,秩禄体制下的“吏舍人”群体逐渐趋于消失。

  • 标签: 战国秦国 秦代 家啬夫 吏舍人 整合
  • 简介:《孔雀东南飞》中的焦刘爱情悲剧实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兰芝被遣,二是兰芝被逼再嫁,而在逼者中,其兄起了主导作用。笔者结合江苏仪征汉墓出土的《先令券书》,对第二个环节中的两个疑点作了补证和新释。结论是:第一,西汉中期之后直至汉末,妇女改嫁再嫁之风并未受到提倡守节的官方文化太多的影响,兰芝自杀确属殉情;第二,根源于周代宗法制的“死从子”决定了长兄在父亲缺席的家庭中的家长地位,这也是焦刘悲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孔雀东南飞》 《先令券书》 再嫁 夫死从子 悲剧 中国
  • 简介:<正>1932年,罗家伦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至1941年去职,计达10年之久.这10年,是中央大学危难深重而又有所发展的10年.罗家伦在这一时期主持中央大学做了很多工作.易长风潮罗家伦出任中央大学校长,可说是“受任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因为此时的中央大学仍漂荡在“易长风潮”的余波之中

  • 标签: 罗家伦 大学校长 国民政府 国民党 治校方略 民族精神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深圳改革风起云涌。中国实验大学破空而来,中道未成,其创办理念和经过情形,为今天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筹建新大学,提供了历史借鉴。

  • 标签: 大学 深圳 实验 中国 20世纪80年代 教育改革
  • 简介:1973年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工作岗位对调之时,南京军区的政委是杜平将军。在司令员们的对调事务会议结束后.12月22日,毛泽东——接见了这些解放军高级将领。当有人准备向毛泽东介绍这位南京军区政委时.毛却一眼认出了杜平,并先开口了:“哦,杜平啊,大学生哩!”毛泽东又向一旁的许世友等人继续说.“我是师范生,杜平是大学生。”

  • 标签: 大学生 将军 文凭 南京军区 毛泽东 工作岗位
  • 简介: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部门办学体制和学科性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兴起了新一轮以合并为主要特征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热潮。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浙江大学 合并 回忆 计划经济体制 高校管理
  • 简介:临危受命1936年竺可桢被当局选中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这在竺可桢一生事业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也是引起他思想转变的契机。浙大前身是求是书院,由清末杭州知府林启创办于1897年,是有识之士图谋变革而兴的新学。1902年改称浙江大学堂,几经易名,于1927年建制为大学。随后,蒋介石约见了竺可桢,并点出了浙大校长这个话题。浙江大学当时虽然也是国立大学

  • 标签: 浙江大学 竺可桢 贵州 大学校长 求是书院 国立大学
  • 简介:1928年至1932年的四年中,中央大学的校长为张乃燕和朱家骅。张乃燕在1928年5月至1930年10月的任期内,三次辞职;朱家骅在此后一年多的任期内,也是三上辞呈。现年中还有任命而拒不到职的吴稚晖、任鸿隽;任命到职而遭拒被驱的桂崇基、段锡朋。这一场易长风潮使中央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一度陷入困境。张乃燕第一次辞职,是在他接任中央大学校长后的次月,即1928年6月24日,以不愿久任繁剧为由,要求调动工作。大学院准备调张乃燕任大学院参事,所遗校长缺,拟请吴稚晖接充。国民政府遂于1928年7月8日议决,任命吴稚晖为中央大学校长。但是吴稚晖却致函大学院,坚辞不就。张乃燕也表示不就参事职。此前,中央大学

  • 标签: 行政院 经费问题 教育经费管理 国民政府 任鸿隽 大学校长
  • 简介: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从岭南大学调到中山大学任教,直至逝世的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教授,被史学界誉为一代史学宗师,早在国立中山大学时期,便与该校史学界发生密切的学术关系。

  • 标签: 中山大学 陈寅恪 历史学家 院系调整 高等学校 学术关系
  • 简介:史学界长久以来流行的认为中国大学的亚洲史教育主要是1949年后才开展起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通过查阅1949年前各大学课程设置及师资等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亚洲史教育,无论从科目设置种类之多、开设大学范围之广、师资阵容实力之强,还是从一些科目的内容特色与深度来看,都有许多值得总结和研究的地方。民国大学的亚洲史教育实际上已经为后来大学亚洲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亚洲史 亚洲诸国 日本史 科目设置 印度史 古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