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1985年3月8日,武汉市小洪山东麓秦黄家湾农民在建新房时,发现了一块古代石砷,房主当即报告文物管理部门。武汉市博物馆派出考古队员进行清理发掘。发现这是明太祖六世孙朱显栻夫妇合葬墓,墓椁是用五千多个瓷碗砌成。同时出土的瓷还有随葬的瓷罐、金钗、带

  • 标签: 明太祖 武昌 武汉市 洪山 明代 博物馆
  • 简介: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定窑以盛产白瓷著称,产品风靡一时。1969年定县静志寺与净众院两座宋代塔基出土了100多件既完整又精美的定窑白瓷,其中一件出土于静志寺塔基的白釉莲纹“官”款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 标签: 出土 白瓷 定县 宋代 代表性
  • 简介:河北省文物商店收藏有一对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斗彩缠枝莲纹,高4.8、口径9.2、底径3.9厘米。敞口,深腹,圈足。胎轻薄,胎质坚硬、细腻,釉色洁白莹润。外壁绘四朵对称的缠枝莲,花头分别用红、黄、绿、紫点染。四周绘满繁密的绿色缠枝,叶脉清晰,彩

  • 标签: 缠枝莲纹碗 雍正时期 文物商店 圈足 底径 御窑厂
  • 简介:<正>1985年5月中旬,在四川什邡县蓥华乡场镇下水道工地上1.5米深处发现宋代银十只,(图一)查考系北宋末年绍圣进士刘直夫宴客进羹之器。银周围布满宋影青陶瓷器皿碎片,十只银重叠置放在碎片土坑中,根据现场断定乃宋代窖藏之物。银豌胎身匀薄,工艺精湛。弧腹圆底,口沿内撇,高脚空心,成喇叭形圈脚,无花纹图案,全高4.5厘米,容深3.0厘米,碗口直径9.5厘米,脚直径3.5厘米,圈脚高1.4厘米,每只重55克,共重550克。银圈脚上均錾有“直夫二字,(图二)距“直夫”二字不远处,又有刀刻痕纹的一个“宜”字,(图三),据考:“直夫”二字乃原主刘汲之字,刀刻痕纹“宜”字乃新主邓宜之名讳。刘汲字直夫,四川眉州丹陵人,宋绍圣四年进士,曾为川东合州(合川)司理,甘

  • 标签: 四川 宋代窖藏 陶瓷器皿 北宋末年 下水道 花纹图案
  • 简介:夏威夷王国元银币.正面国王头像,边缘书“夏威夷国王卡利卡乌一世”和“1883”(铸造年份)。背面王国国徽.两侧铸“1/2”、“D”(元,缩写),边缘书有文字。直径30毫米,重12.5克.含银90%.

  • 标签: 夏威夷王国 半元银币 流通银币 成色 美国
  • 简介:<正>记载秦半两最早的文献是《史记》及《汉书》。《史记·平准书》:“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两手资料,如果不和出土的文物相联系来研究,是难以解

  • 标签: 巴蜀 出土 船棺葬 统一货币 秦始皇 战国晚期
  • 简介:扶余县、宁江区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第二松花江、松花江、拉林河环抱县境,这里土质肥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草丰茂,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区域。近些年,随着基本建设的持续开展,在扶余县、宁江区境内沿江一带,经常有元、明、清时期器物出土,多数为瓷器,有、盘、罐、壶等多种器形,有青花、五彩、三彩、龙泉青瓷、珐华等多种釉色,品种多,数量大,瓷质优良,图案精美。有官窑器,也有民窑器,其中民窑器物占有大量比重。本文仅就近些年出土的部分明代民窑青花辑录赏析。

  • 标签: 扶余县 吉林省 民窑 青花 出土 赏析
  • 简介:康熙青花素有"色分五彩"之美誉,在绘画技法上一改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采用渲染的技法,使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不同的多个色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该件康熙青花藏于山西博物院,笔者通过便携式Dino-lite数码显微镜对其病害现状进行观察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锔钉成分以及锈蚀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修复方案。采用清洗、去除原修复痕迹、粘接、补配、作色、仿釉等工序对该件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

  • 标签: 青花 修复 锯钉
  • 简介:水下(沿船)考古,在国际上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考古学的分支之一。我国的水下考古,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已经在广东正式建立了水下考古基地,而且还建立了国家级相关机构——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展的项目十数项。本文仅以“礁Ⅰ号”沉船资料为例,通过出水瓷器品种、器形以及装饰风格等方面特征的分析,主要探讨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和海上“陶瓷之路”贸易情况以及清代瓷器外销路线等相关问题。

  • 标签: 水下考古 沉船瓷器 清代外销瓷
  • 简介:考古学家在西印度群岛的卡里亚库岛屿的一处年代为公元1千至1千2百年的遗址中发现了古人吸闻鼻烟的状容器,下文称之为“鼻烟”。该研究用热释光与光释光技术测定了三件鼻烟样品的年代:一件出土于上述遗址,另两件来自当地博物馆且产地不明。测量结果竟然是这三个样品的平均年代在400±189B.C.区间内,

  • 标签: 热释光 年代序列 岩石 利用 西印度群岛 考古学家
  • 简介:由魏坚先生主编的①一书,是近年来集鲜卑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此书出版之后即成为研究鲜卑考古不可或缺的基础以及参考资料.在书中第十章介绍了发现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座墓葬--二里墓葬,该墓葬由于遭到破坏,墓穴内尸骨不全,仅发现一根锁骨,及股骨一根,另外出土了铁鳆和灰陶罐各一件,文章最后认定这是一座北魏时期鲜卑墓葬.

  • 标签: 内蒙古准格尔旗 墓葬 发现与研究 鲜卑 内蒙古地区 鄂尔多斯市
  • 简介:1998年第3期《安徽钱币》上,汪昌桥先生云:“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安徽黄铜元实物和未见诸报道。恳请各位泉友注意此事,如发现安徽黄铜元,请予共赏之”(《对清末安徽铜元几个问题的探讨》)。

  • 标签: 《安徽钱币》 铜元 光绪 清末
  • 简介:为做好太仓万丰村泾河古船的脱盐保护工作,本研究检测了泾河古船的第6、7隔舱板和第8隔舱龙骨及船板下淤泥样品中主要元素和离子的含量,并用电导率仪测量样品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样品,且主要以可溶性盐的状态存在;木材腐蚀程度也与其离子含量有关,腐蚀程度愈严重,样品的离子含量也愈大;经过脱盐处理后,脱盐溶液的电导率值降低至较低水平.测试数据将对今后古船脱盐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古船木材 无机盐 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