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非瓣膜病性房颤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予口服华法林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8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做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和出血的情况来看,治疗组的治疗效率为96.68%,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71.42%,两组的差异解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瓣膜病性房颤在口服华法林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栓栓塞的情况,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接收的胃肠息肉患者 128例,我们使用抛硬币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 64例,研究组使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是使用常规手术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则要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来治疗胃肠息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肺栓塞患者临床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且接受抗凝治疗的58例肺栓塞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29例,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及研究组(29例,予以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栓塞患者中应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加快患者机体健康修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急诊部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仅实施抗凝治疗)和观察组(40例,使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和肺动脉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肺动脉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设定目标对提高护士排班满意率和“凝心聚力”作用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自主排班—凝心聚力”为主题,对影响护士排班满意率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实行分权排班和自主排班相结合,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持续地质量改进,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士对排班满意率由30%提升至78%(P=0.000),病区患者满意度由88.3%提升至96.6%(P=0.001)。护士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设定目标,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护士排班满意率,护士由被动工作变主动工作,提高了病区护士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同时提高了病区患者满意度,护士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士集体意识,促进护士凝心聚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护理对眼底病激光光凝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激光光凝术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2.8%,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4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度为71.42%,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激光光凝术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其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借鉴和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视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视力<0.1患者2例、0.1~0.3患者2例、0.4~0.5患者3例,0.6~0.8患者15例,1.0及以上患者5例;对照组视力<0.1患者5例、0.1~0.3患者6例、0.4~0.5患者5例,0.6~0.8患者9例,1.0及以上患者2例;观察组视力在0.6~0.8及1.0以上患者更多,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治疗和预防的关键在于抗凝,由于其患病率与患者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因而抗凝治疗期间年龄较大者面临的出血风险更大。而针对此类患者,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治疗是一个新选择,其中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的主要包括4种药物,即依度沙班、阿哌沙班、Xa因子抑制利伐沙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等。有研究显示对于75岁以上VTE患者,采用NOACs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抗凝药物,且不会显著增加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但对于85岁以上VTE患者采用达比加群治疗后,与年轻VTE患者相比其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目前对于老年VTE患者,采用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治疗的长期疗效已获得肯定。因此本文特对NOACs在VT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U-pro)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DD)血浆抗凝血酶(AT-III)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