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观察对象为脑深部功能区出血患者共45例,收取时间段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5例予以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神经因子水平作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数据更占据优势(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神经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深部功能区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管理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全院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护士,明确其职责与工作内容,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及督导,观察其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结果全院临床科室共设立67名感染管理护士,26个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有明显提升,4月份与12月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93,单侧P=0.014)。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4月份的83.35%(1817/2180),上升至12月份的89.53%(2002/2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3,P〈0.01)。2015年4—12月共监测56670例入院患者,总住院日数为411164d,三管使用率为27.18%,三管相关感染率为0.7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督导评分的中位数从5月份的95.30分上升至9月份的97.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感染管理护士,对夯实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进行手术患者,共计人数12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低于另一组,手术室感染控制合格情况相比另一组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感染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空气含菌量,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合格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分别为98.78%、100%,现患率分别为3.96%、2.74%;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均以ICU居首占2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2.50%;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29.17%;抗菌药物日使用率由51.06%下降至44.28%,治疗用药由52.98%上升至76.40%;治疗用药标本送检率分别为59.56%,63.24%。结论通过连续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比较,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特征,重点监测高发科室和关键环节,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确保医疗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同时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一共有120例,对120例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在60岁以下感染的患者一共有51例,感染率为1.85%;年龄在60-70岁感染的患者一共有36例,感染率为2.19%;年龄在70岁以上感染的患者一共有33例,感染率为2.71%。本文结果显示,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消化道肿瘤的医院感染率最高,其次为肝硬化以及胰腺炎;消化内科医院感染部位最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下呼吸道以及胃肠道;住院时间在1-2个月以上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大。结论在临床治疗期间,所有临床操作都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对易感人群给予重点保护,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进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的高危险人群是儿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病情危重患儿集中监护与治疗的临床科室,同时也是儿童专科医院极易感染人群和感染因素比较集中的场所。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收治的患儿病情较危重的占40%-60%;不满35周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800克的新生儿占30%-50%,新生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极弱、对外界抵抗力较差、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缺乏,特别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地影响了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加之反复吸痰、植入中央静脉导管、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多,又增加了危重新生儿感染的危险性。因此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人群,制定形之有效的管理对策,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