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科创伤患者疾病恢复等产生的影响;阐明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90例,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方案;就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及费用、抢救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从并发症发生情况看,观察组患者的总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疾病的迅速恢复及经济负担的减轻均得益于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干预,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疾病预后均具有良好的正向促进意义,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3月护士按照常规采血护理操作流程采集的血标本721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6月护士按照标准作业程序采集的血标本7421份作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采血SOP后,采血不合格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71.7%提高到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标本采集中的运用,加强了护理操作过程的质控,降低了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了抽血的安全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护理程序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130例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护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96.92%(63/65),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78.46%(51/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情况,为改善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市某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于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管理的82例高血压患者,将其纳入此研究中,并按照其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模式分别为程序化健康教育以及常规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后,其护理护理满意度经过计算后为97.56%以及80.49%,同时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软件比对后,差异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选择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手术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对巡回护士工作程序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应用巡回护士工作程序的手术患者,共计221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应用常规护理的手术患者218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第一台手术准时率、巡回护士在位率、手术护理质量、工作缺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台手术准时率、巡回护士在位率、手术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工作缺陷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巡回护士工作程序对手术治疗的患者可明显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显著降低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更高,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骨折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并予手术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采用修正版跌倒效能评估量表(MFES)分别在干预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效能。 结果:实施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跌倒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改善了老年骨折患者跌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患者的跌倒效能,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预防骨折术后跌倒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心肺复苏急救中,探究急救护理程序的具体内容、实施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构成:心脏骤停患者,抽取时间调查后,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而后划分组别,最终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电脑随机法,经统计发现,全部患者共62例,在心肺复苏治疗时,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急救护理程序为实验组提供,每组31例研究样本,比较护理疗效。结果:(1)实验组中,筛选心脏骤停患者关于抢救成功率为96.77%(30/31),和对照组计算数据(77.42%,24/31)相比,实验组更高,P<0.05;死亡率比较,(22.58%,7/31)VS(3.23%,1/31),实验组表现更低,P<0.05;(2)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统计后,两个组别抽取心脏骤停患者存在数据差异,且实验组更短,P<0.05。结论:心肺复苏治疗时,为了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确切,持续干预阶段,还可缩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在临床上推广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