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青年急性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青年急性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扩张剂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2.50%(29/4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7/4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静脉溶栓治疗青年急性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安全性较高,可以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的特点及对临床病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老年住院患者,经颈部超声检查后分为颈部动脉狭窄组54例(A组)和无狭窄组46例(B组),观察二组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及出现斑块的例数,并结合基础疾病、血糖、血脂情况,入院时病情及出院转归等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A组36例(66.7%),B组24例(52.2%);血糖、血脂、异常A组38例(70.4%),B组24例(52.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二组颈部血管超声提示颈内动脉颅外段内中膜厚度(IMT)增厚例数A组36例(66.7%),B组32例(69.6%),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斑块检出A组38例(70.4%),B组22例(47.8%),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二组中部分病例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合并颅内血管狭窄者A组18例(69.2%),B组8例(40.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入院时病危例数A组24例(44.4%),B组14例(30.4%)出院时病情判定好转A组39例(72.2%),B组40例(87.0%)死亡A组15例(29.6%),B组6例(1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普遍存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高血糖﹑高血脂发生率高。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普遍存在内膜增厚,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高,是引起颈内动脉狭窄的重要原因。出现颈动脉狭窄对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有严重影响。老年人应常规定期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动脉硬化,早期干预,减少脑卒中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健康体格检查和对大动脉血管壁的无创伤性B超检查,提示引起临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性因素,为临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从40-70岁的临床健康体格检查者中,选取300例无明显特殊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症状的亚健康者,进行无创伤性B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定。94例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mm者作为检出组,其余206例作为对照组,并对此作进一步研究,得出有临床参考意义的指标。结果对照组与检出组的胆固醇异常率分别为35.4%、13.2%;尿常规异常率分别为52.3%、26.8%;年龄差异分别为(48.91±3.69)岁、(47.52±4.16)岁,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无症状型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引起高度性重视,要有针对性的加强预防措施,并作出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