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神经内科中一年内所发生不良事件进行探讨,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关防范的措施。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某医院神经内科中的50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中的意外事件所影响的人数为24人,所占百分比为48.00%;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所影响的人数为10人,所占百分比为20.00%;未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所影响的人数为7人,所占百分比为14.00%;不遵守相关制度所影响的人数为4人,所占百分比为8.00%;评估和沟通不到位所影响的人数为3人,所占百分比为6.00%;其他原因所影响的人数为2人,所占百分比为4.00%。结论对于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展开分析,能够提高对于此类问题的预见性,从而提前采取解决方案,进而提升了医疗安全。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管理及不良事件案例。方法:选取 201 8 年 1 月 - 12 月期间本院使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引起的不良事件 40 例进行分析,并且选取 201 9 年 1 月 -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 患者 实施安全管理,对比实施安全管理后的不良事件。结果:安全管理实施前不良事件 30 起,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不良事件 9 起,较实施前相比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P < 0 . 05) 。结论: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有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以及管理因素,需要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促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顺利实施,减轻患者痛楚,有利于病情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精神科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分析30例2016年1月—2017年10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对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类型主要包括跌倒占比33.3%,冲动伤人占比20.0%,外走占比10.0%,攻击行为占比20.0%,医疗设施损坏占比10.0%,给药错误占比6.7%。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来看,护理操作不当所致护理不良事件占比40.0%,环境因素占比23.3%,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致护理不良事件占比13.3%,沟通不畅所占比重为10.0%,设施设备缺陷占比6.7%,遵医嘱不当占比6.7%。结论精神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注意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严格落实护理规范,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本院临床精神科2018年5月至2021年8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90例,按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用药方式、住院次数及相关护士的护龄、职称及学历等,以此分析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应对策略。结果:90例患者的年龄、病程、用药方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短、联合用药等都能明显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的住院次数、性别分布情况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护龄、职称及学历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呈负性相关,护龄越长、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越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及护士护龄、职称水平与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P<0.05),患者用药方式及护士学历影响性较低(P>0.05)。应对策略实施后,护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风险评估、安全护理、急救护理评分升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境状态量表评分降低,遵医行为评分升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精神科护理干预中应结合以往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象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科学优化对患者和护士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减少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精神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将严重影响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使用医疗器械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它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一些伤害,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1]。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应重视和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或疑似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整理、报告,据统计我院2015年至2022年,累计发现并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54例,通过针对医疗器械不良时间的关注,能够识别上市医疗器械存在的风险,严格防范医疗器械安全风险。因此,本文就我院发生的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专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不良事件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为提升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120例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新的不良事件管理方法,对照组维持传统管理方式,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中通过新的不良事件管理方法,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保持传统管理方式,不良事件发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专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通过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了更好地管理不良事件,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并持续优化管理模式,以为口腔专科医院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分析疗效。方法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观察其疗效。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使用时间在提前,使用剂量在加大,使用率在提高,并取得很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包括早期使用不够、使用剂量偏小,糖尿病人使用低等。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2017.2—2019.2.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35),用二甲双胍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儿转入普通病房后心理紊乱综合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模式)和实验组(40例,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心理紊乱综合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心率紊乱综合征发生率、重返ICU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ICU患儿转入普通病房后接受过渡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率紊乱综合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