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调查研究以探讨脊柱外伤性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骨水泥成形术的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患者21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走访,计算各拟纳入的潜在危险因素(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折数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渗漏)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年龄40岁以上、BMI指数>28、多发骨折、骨水泥注入量>5cm、术中骨水泥椎间渗漏是导致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把握适应证,以获得最佳的愈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或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或骨不连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骨折愈合率是88.1%,治疗组是1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6.7%,治疗组是7.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或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使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的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120例来分析研究,为患者进行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术后提供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MATTA、Tornetta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2.8±0.5)个月,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是85.83%,髋臼骨折复位满意率为95.83%;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率,术前22.5%,术后8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异位骨化0级84.17%,无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固定法进行复位固定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安全性比较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后副三角骨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于CT随诊结果。方法选取关节外伤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X线、MRI检查与CT检查影像诊断。对外伤影像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CT随诊,对副三角骨的退行性改变以及临床结果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在50例患者当中,副三角骨的周围软组织发生肿胀共50例,发生积液共30例,患者副三角骨发生骨髓水肿共27例以及11例发生周围筋膜增厚。对外伤患者1年后进行CT随诊结果表明,骨髓水肿患者中,发生副三角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24例;积液患者发生副三角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15例;周围筋膜增厚患者发生副三角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6例。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副三角骨骨髓水肿与在外伤1年后,患者副三角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存在相关性。结论MRI在副三角骨综合征的诊断上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在踝部发生急性外伤后,患者的MRI显示发生骨髓水肿,即强烈地预示在外伤的1年后,患者副三角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等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内耳骨性结构测量数值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材料和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由两位医师测量内耳骨性结构(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及耳蜗宽度、高度、窝神经孔宽度)2次,取两侧平均值,分别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r>0.89)。实验组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WCN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儿童。可能为CT诊断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一种量化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双氯酚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77.5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OMAC积分和疼痛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预后良好,且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水泥和止血带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从2015年4月—2017年3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30例。在置换时,对比组行骨水泥止血,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对实验组行止血带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时间的变化,并收集记录相关数据。结果骨水泥置入60min、120min时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变化更为明显。骨水泥置入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骨水泥置入后在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时间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180min时,两组基本恢复正常。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高、纤维蛋白原更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更短。结论骨水泥可提高膝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状态,止血带可进一步加剧这种高凝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0例,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的跟骨宽度、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维持患者跟骨骨折复位稳定性,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骨牵引和皮牵引对股骨骨折患者手术指标、功能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股骨骨折患者采取投掷硬币法分成A组(术前实施皮牵引)和B组(术前采取骨牵引)。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和膝关节功能。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109.34±11.26分钟)、术中出血量(383.64±115.26mL)、术后输血量(349.64±126.24mL)、住院天数(9.15±1.64天)、骨折愈合时间(14.35±2.37周)以及术后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与B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患者术前无需行骨牵引治疗,采取皮牵引就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使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予双醋瑞因(安必丁)、氨基葡萄糖、消炎镇痛药、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随访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四种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各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差异显著;认为安必丁组缓解关节疼痛与葡立组及乐松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主要是在缓解行走时疼痛方面安必丁组与葡立组及乐松组差异明显。结论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和消炎镇痛药(乐松)、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方面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双醋瑞因(安必丁)对于缓解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取得更为突出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比较微创穿刺、小骨孔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A组实施小骨孔开颅手术治疗、B组实施微创穿刺治疗,就组间疗效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A组89.7%、B组93.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其余各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穿刺及小骨孔开颅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微创穿刺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率更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09月至2017年0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照就诊时间先后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负压引流,给予实验组患者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有25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83.33%,发生创缘皮肤坏死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29例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6.67%,1例出现创缘皮肤坏死。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使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较传统负压引流切口愈合情况较好,且患者疼痛感降低,舒适度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患膝的VAS评分和患侧的下肢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两组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治疗耐受力较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