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JLN拭子病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HFMD患儿采集咽拭子(其中19例于恢复期采集咽拭子复查),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负荷量并做对比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阳性,其中合并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各1例,副流感病毒感染4例。急性期患儿EV71病毒负荷水平明显升高,恢复期病毒水平显著下降,8例恢复期患儿病毒检测阴性。结论:2010年秋冬季佛山地区儿童HFMD病原以EV71为主,在流行季节可出现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咽拭子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是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诊断的快速有效手段。HFMD临床表现轻重与患儿咽部EV71病毒负荷量无相关性,患病早期病毒呈高水平表达,抗病毒治疗宜尽早实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肠道病毒71型 荧光定量RT—PCR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120-CCU模式救治AMI患者69例,分为溶栓组(n=51)和非溶栓组(n=18);溶栓组使用尿激酶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入,12h后给于肝素钠625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5~7d,每天口服阿斯匹林300mg,3d后改服每天150mg,1周后改为每天50mg,并静脉滴入硝酸甘油7~10d。非溶栓组除不使用尿激酶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溶栓组。结果:69例中溶栓组51例的总溶栓再通率为74%;在4h内获溶栓治疗者35例;溶栓延迟时间为3.1±2.0h;4h内溶栓再通率的80%(28/35)明显高于4~6h内的44%(7/16),P〈0.05;溶栓组的住院病死率12%(6/51)显著低于28%(5/18),P〈0.05。结论: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早实施溶栓治疗,显著提高溶栓再通率和降低住院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120-CCU溶栓模式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的疗效。方法:6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对照组)和血管加压索联合肾上腺素组(治疗组)各32例,观察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分别为(20.5±4.5)min、(8.5±3.5)min、1h有效率分别为38%、72%;24h有效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3%、44%。治疗组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CPR)中,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可有效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有效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血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年10月至2009年1月经电子支气管镜确诊的6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全身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子支气管镜下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下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其治疗1年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1例(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例(73.7%),P<0.05.结论:在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电子支气管镜下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下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全身抗痨治疗好.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注药治疗 支气管内膜结核 临床观察 Treated 抗结核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末梢血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静脉血方式进行检验,探究检验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经过血常规检验后的相关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指标结果,从而促进治疗,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速避凝、降纤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分为速避凝加降纤酶治疗组、单用降纤酶组、复方丹参组3组分别在治疗5d、10d、25d观察疗效.结果:速避凝加降纤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液流变指标明显降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予速避凝加降纤酶治疗疗效肯定,配合速避凝能防止血管再闭塞.

  • 标签: 速避凝 缺血性脑卒中 降纤酶治疗 联合治疗 疗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霉酚酸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霉酚酸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缓解率43.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含量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霉酚酸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对患者肾功能实行充分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霉酚酸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6例,对照组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地高辛、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伊伐布雷定,疗程为8个月。通过对心率、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伊伐布雷定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均明显改善(P<0.05),但服用伊伐布雷定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伊伐布雷定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进行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肺炎、切口感染、炎性肠阻塞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肝胆管结石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与东莨菪碱联合应用佐治小儿重症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品化"+纳洛酮3天,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1%(31/36).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与东莨菪碱佐治小儿重症性肺炎有显著疗效,未见副作用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性肺炎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衰竭(RF)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AOPP并发RF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AOPP并发RF原因有多方面,除有机磷的直接毒性作用外,还有阿托品中毒、脑水肿、中间综合征及中毒反跳等因素的影响.早期合理使用阿托品及复能剂,早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的关键,避免阿托品的过量使用,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配合血液灌流,输新鲜血等综合性治疗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结论:AOPP并发RF原因多方面,早期发现和识别,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纳络酮和合用醒脑静对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急性乙醇中毒52例随机分为单用纳络酮(对照组)和合用醒脑静(观察组)各26例。根据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及昏睡昏迷期采用不同剂量治疗,观察血压、呼吸、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症状明显好转22例,清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纳络酮合用醒脑静抢救急性乙醇中毒疗效确实,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纳络酮 醒脑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方法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为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6例肝胆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者和对照组均28例,对照组患者在外科手术后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恢复法,观察组患者在外科手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恢复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肝胆疾病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营养指数为(46.48±3.58)分,对照组为(44.89±4.12)分,观察组营养指数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8.5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进行肠胃功能恢复过程中,合理有效采用肠内营养,能过很好的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和恢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

  • 标签: 肝胆病患者 外科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替牙期非龋源性乳牙根尖周脓肿的发病原因及疗效评价.方法:对符合入选要求的37例经治患儿的42颗患牙进行松动度、龈沟完整度、患牙牙合接触的检查,并记录发病牙位;再把患儿随机分成3组,1组(开髓引流+药物)、2组(切开排脓+药物)以及3组(单纯药物)分别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后1-3天的疗效.结果:替牙期冠部完整乳牙根尖周脓肿的发病原因与乳牙松动度及龈沟完整度高度相关,且多发于乳后牙,但与牙合接触无相关;乳牙根尖周脓肿的前期治疗方案中,"开髓引流+药物"和"切开排脓+药物"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替牙期非龋源性乳牙根尖周脓肿的主要病因为乳牙松动度及龈沟完整度,前期治疗的最佳方案为开髓引流辅以全身抗菌治疗.

  • 标签: 根尖周脓肿 乳牙 替牙期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特点.方法:总结我院85例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扩张法,置入胸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比较,在治愈患者中达到肺复张且停止漏气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1);②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比较,治愈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1);中心静脉导管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患者有效率低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患者(P<0.05);③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导管组比较,胸痛发生率低(P<0.01),皮下气肿发生率低(P<0.01),脱管发生率低(P<0.05).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较用传统粗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对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理想,但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应慎用.对危重气胸患者,如果把握好适应症,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 自发性气胸 适应症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根据发病后时间溶栓分为0~3h,〉3-6h,〉6~12h三组。结果: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96%、74.51%、61.91%。早期治疗(0-6h)组血管再通率(78.38%)与延迟治疗(〉6~12h)组的61.9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五周病死率、反复心绞痛和反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AMI发病后6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病死率最低,但发病时间〉6-12h的溶栓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尿激酶
  • 简介:目的:观察胃肠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胃肠舒和贝络纳组各30例,前组口服胃肠舒,每日1剂;后组口服贝络纳15mg/天;两组均同时服用铝碳酸镁1.0g/次,3次/天,疗程为4周.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分级和胃粘膜病理积分评价.结果:治疗后胃肠舒组和贝络纳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87%和33%、83%,胃镜下两组联合用药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胃粘膜炎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相近.结论:胃肠舒联合铝碳酸镁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BAL)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机械通气期间每天进行肺泡灌洗,比较两组预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逗留时间。结果: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生存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逗留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泡灌洗术可改善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肺泡灌洗术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36例心脏术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6例病人分别于心脏术后半小时(Ⅰ组)及术后6~8h(Ⅱ组),分别测定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混合静脉血pHv值、氧分压(PvO2)、氧饱和度(SvO2)及计算出氧利用率(O2ER)。并按SvO2均数分为≤65%(A组,n=11)、>65%(B组,n=25)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数。结果:心脏术后病人的氧耗明显增加,SvO2与O2ER呈明显的负相关,A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发生率及ICU停留时间和B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SvO2是衡量心脏术后病人组织氧供需平衡的良好指标。心脏术后早期SvO2水平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手术 氧耗 氧利用率
  • 简介:目的:应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治疗常规鼻腔填塞无效的鼻腔后部出血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常规鼻腔填塞止血无效的鼻出血患者采取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鼻出血一次止血成功,成功率91%.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具有迅速、准确、患者痛苦少、鼻腔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鼻出血治疗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鼻内镜 电凝止血术 治疗 鼻腔后部出血 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