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细胞凋亡的两条重要的下游信号转导途径.目前对其在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尚无明确统一定论.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就Smads信号转导途径和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和作用展开讨论.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MAPK 肾小管上皮细胞 凋亡
  • 简介:目的分析膀胱癌高表达基因BCA7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A7蛋白在122例膀胱癌组织及32例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BCA7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BCA7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染色评分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01)。122例标本中,32例(26.2%)为BCA7低表达,90例(73.8%)为BCA7高表达。BCA7高表达与膀胱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无关(P均〉0.05)。BCA7低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2.6±2.4)个月,高于BCA7高表达患者的(40.9±2.2)个月(P=0.003)。结论BCA7蛋白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膀胱癌预后标志物。

  • 标签: 膀胱肿瘤 预后 BCA7基因 BCA7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不育是一个影响男女的世界性问题。随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日趋下降,不育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而感染引起的不育症已上升为不育症的首要因素。其中主要由解脲支原体(U.U.)引起。目前临床上对U.U.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对胃肠道等的刺激作用,甚至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且随着U.U.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清精冲剂 红霉素 治疗 解脲支原体感染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评估DAP肾肿瘤评分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5年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11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由5名泌尿外科医师(2名主治医师和3名住院医师)采用DAP系统独立进行评分,其中2名住院医师间隔3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分别应用Kappa和Kendalltau-b分析法评估同一评分者和2名评分者间DAP各参数及总分的一致性,ICC检验分析不同资历医师的一致性。结果同一评分者DAP各参数及总分的Kappa值分别为0.889、0.817、0.787、0.693和0.897、0.834、0.830、0.708。2名评分者之间DAP各参数及总分的Ken—dalltau—b值分别为0.896、0.832、0.847、0.832。Bland—Altman图显示,D、A、P参数均有超过90%的位点在95%的置信区间的参考线内。高年资医师间评分的一致性较低年资医师高。结论DAP肾肿瘤评分系统在同一评分者及不同评分者间的一致性好,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 标签: 肾肿瘤 DAP评分 一致性
  • 简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UTUC)是一个具有侵袭性、相对少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在所有泌尿系上皮性肿瘤中所占比例小于5%。在过去的30年里,其诊断与治疗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上世纪80年代较少见的先进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输尿管镜检查、腹部断层成像(CT、MRI)等。UTUC的治疗也发生了类似的改变。

  • 标签: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泌尿系恶性肿瘤 膀胱癌 继发 人口 美国
  • 简介:目的比较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对生活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首次进行PD和HD治疗的住院患者(PD组30例,HD组30例)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运用肾脏疾病相关生活质量1.3量表(kidneydiseasequalityoflifeshortform,KDQOL_SFml.3量表)进行相关调查。每月发放1次,连续发放8个月。共发放问卷480份,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100%。结果症状因子(symptom/problemlist,SPL)明显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持续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SPL在持续增高后第6、7个月时达到2组最大值,以后基本持平;PD组SPL在趋于平稳增高的过程中第8个月达到PD组的最大值。肾病影响因子(effectsofkidneydisease,EKD)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PD组EKD增高后第3、5个月时达到2组的最大值后基本持平;HD组EKD增高过程中趋于平稳,第8个月时达到了HD组的最大值。睡眠状况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HD组睡眠状况在持续增高后第6个月时达到2组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PD组睡眠状况第3个月时达到了PD组的最大值后趋于平稳。躯体功能因子(physicalfunction,PF)明显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组PF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8个月时达到2组的最大值;PD组PF也在明显持续增高后第6、7和8个月时达到了PD组的最大值。活力、精力因子(vitality,VT)明显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均在明显持续增高,第3个月达到最大值后明显持续下降,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结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初期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家庭社会情况,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患者,为患者选择更加�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疾病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黄酮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M组),银杏黄酮苷治疗组(DG组).DM、DG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模成功后,DG组给予银杏黄酮苷灌胃,10周后观察各组血糖、血浆内皮素-1(ET-1)、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等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s-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DM相比,DG组ET-1、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P<0.05,P<0.01),肾脏肥大指数DG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PAI-1表达DG组低于DM组(P<0.01),MMPs-3DG组则高于N组及DM组(P<0.01).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存在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内皮细胞受损及与之平行的尿蛋白排泄率、ET-1的增加,PAI-1表达增强、MMPs-3表达下调.应用银杏黄酮苷干预治疗,可以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少内皮素释放,使PAI-1的表达下调,MMPs-3的表达上调,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部分保护作用.

  • 标签: 表达 PAI-1 DM 肾脏 ET-1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一种最常见的导致排尿障碍的良性疾病,其发病率在50岁后剧升至80%。膀胱内前列腺突出长度(IPP),作为评估BPH临床进展性和手术疗效预测指标之一,影响着BPH患者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及进展和治疗策略选择。本文就IPP在BPH患者这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详细综述。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长度 病理生理 临床进展性 治疗
  • 简介:膀胱癌是世界范围内的第十一大肿瘤,约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ele-invasivebladderearei-noma,NMIBC)。NMIBC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后需行膀胱灌注来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灌注卡介苗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疗法。虽然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是迄今为止,此疗法的原理仍不明确,灌注方案仍有很多争议,目前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予以完善。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治疗 卡介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世界范围 肿瘤复发
  • 简介:目的: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Uremia)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肾亏血虚证,本实验探讨肾亏髓空的发病机制.方法:将CRF患者血液透析超滤液(UF)浓缩,凝胶层析分离出分子量(MW)在1000~5000daltons之间的中分子物质(MMS)的三个不同组分,各制成两种浓度,加入到骨髓红系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于培养的三个不同时间加入31H-TdR0.7μci/ml,用显微摄像术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观察红系细胞的结构,分类计数及标记指数(LI)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MMS显著地抑制红系细胞的生长、成熟过程,并且不同的浓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大.结论:MMSMW在1000~4000daltons之间的组分是CRF患者血中的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EIF).本实验结果从病理角度探讨了祖国医学"肾主骨生髓"、"生精化血""精血同源"、"肾亏髓空"的发病机制,为探索清除CRF患者血中MMS的有效药物,寻求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肾亏髓空 中分子物质 肾性贫血 实验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
  • 简介:目的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进展性的肾脏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研究miR-18a、miR-19a、miR-194及TSP-1在高糖与TGF-β1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索miRNA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RT-PCR监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低糖组(终浓度5mmol/L)、高糖组(终浓度30mmol/L)及高糖组+TGF-β1组不同时期TSP1mRNA、miR-18a、miR-19a及miR-194的表达水平。结果TSP1mRNA的表达水平随血糖浓度的升高及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miR-194成逐渐下降的趋势,但miR-18a和miR-19a的表达水平并未随血糖浓度改变有明显变化。通过TGF-β1处理的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48h,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TGF-β1处理的高糖组相比,TGF-β1+高糖组能进一步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TSP1mRNA的表达水平,使肾小管上皮细胞miR-194的表达进一步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研究结果显示,TGF-β1对TSP1的表达水平起正性调节作用,对miR-194的表达水平呈负性调节作用,而针对TSP1是否为miR-194靶向调节基因,还需后续试验进一步验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小板反应蛋白1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地区人群不同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影响情况,并为前列腺癌发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北京地区居住20年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134例及135例年龄在50~79岁长期居住于北京市的PSA<4ng/mL、超声检查未发现前列腺外周带结节的肾肿瘤、肾囊肿或泌尿系结石患者作对照,采用问卷、电话访问的方式调查不同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婚姻史、首次射精年龄等情况,应用SPSS19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病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20岁、30岁及40岁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在4次/周以上较其以下的病例组及对照组无显著差异。OR分别为0.93(95%CI:0.57~1.51)、0.78(95%CI:0.48~1.25)和0.91(95%CI:0.54~1.53),P值分别为0.7651、0.298和0.7224。而50岁以后的性生活频率的增加对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大于8次/月的性生活频率者较低于该水平者OR值为0.47(95%CI:0.24~0.92,P〈0.05)。结论50岁后增加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生具有保护性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性生活频率 病例对照
  • 简介:原发性尿道癌的治疗选择和效果尚无定论,本文目的是根据大样本群体研究判断其存活参数。德国、美国、埃及、捷克和瑞士5国9个中心协作,1993年至2012年共诊断原发性尿道癌126例,男82例,女44例,单元和多元分析评估其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时间中位数20个月,四分位数间距4-48个月。确定治疗时年龄中位数63岁,四分位数间距53-74岁。

  • 标签: 国际协作 尿道癌 原发性 预后因素 治疗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以纤维蛋白凝胶为支架,通过组织工程技术以胃.重建膀胱的可行性。方法从实验动物获取膀胱黏膜,体外培养并扩增移行上皮细胞。分别通过纤维蛋白凝胶(实验组)和keratinocyte-SFM(对照组)将单个细胞悬液移植于带血管蒂的去黏膜胃片,将胃片缝成囊状(新膀胱),固定于腹壁。于术后2、4、6、8周取胃片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随时间延长新膀胱有不同程度挛缩;HE染色提示胃囊腔面有上皮样细胞覆盖,2周时细胞覆盖率约50%,4—8周时约70%。这些细胞分布不均匀,分层不明显;上皮样细胞AE1/AE3染色和CK7染色均阳性。对照组各标本均严重挛缩,腔隙消失,无上皮覆盖。结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尿路上皮细胞通过纤维蛋白凝胶移植至去黏膜胃片,可以使去黏膜胃片移行上皮化,从而重建膀胱。

  • 标签: 纤维蛋白凝胶 移行上皮 组织工程 膀胱成型术
  • 简介:遗传性平滑肌瘤病肾癌(HLRCC)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癌症综合征,以皮肤平滑肌瘤、子宫肌瘤、侵袭性乳头状肾细胞癌(RCC)为特征。HLRcC中的肾细胞癌侵袭性较强,病变经常表现为较晚期或并发转移。作者发现有些HLRCC患者有非典型肾上腺结节,为进一步评估这些肾上腺结节是否与HLRCC相关,作者对1990年至2010年期间的255例HLRCC患者进行了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了全面的临床和基因评估。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肾上腺结节性增生 平滑肌瘤病 肾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皮肤平滑肌瘤
  • 简介:目的探索总结何立群教授在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中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随师临证心得、收集整理何师的临证病案,分析总结其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用药规律。结果何师在临床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中多采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功效的药对。结论何立群教授运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药对的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是其成功的临床辨证思路之一,为今后我们提高临床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帮助。

  • 标签: 慢性肾炎 蛋白尿 中医药疗法 药对 临床经验
  • 简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指上皮组织在发生局部损伤后诱发的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表型的转化。近几年,EMT被认为是受损肾脏产生肌成纤维细胞的关键,可能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缺陷的临床表现,是大量肾小球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早期标志。

  • 标签: 转分化 肾小球滤过功能 间充质 中药干预 肾脏疾病 肾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