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避免单嘧磺隆茬玉米药害、评估单嘧磺隆原药中存在主要杂质对玉米生长影响,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温室栽培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单嘧磺隆玉米毒力及其高浓度协迫下1,8-萘二甲酸酐(NA)玉米解毒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嘧磺隆玉米掖单13和农大3138IC50值分别为6.42和84.38μg/kg,玉米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原药中主要杂质对玉米生长抑制作用很小,其IC50值均大于619μg/kg.单嘧磺隆玉米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I50值在15.15~66.73nmol/L之间,高浓度单嘧磺隆玉米活体ALS活性也有抑制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0μg/mLNA171.44μg/kg单嘧磺隆协迫下玉米掖单13和农大3138有解毒作用;游离辅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NA自身抗逆性较强玉米品种农大3138游离辅氨酸含量和叶绿素生物合成影响不显著,但能明显提高单嘧磺隆协迫下自身抗逆性较差玉米品种掖单13游离辅氨酸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绿素含量.因此,NA单嘧磺隆协迫下玉米解毒作用与NA提高了玉米抗逆性有关.

  • 标签: 单嘧磺隆 乙酰乳酸合成酶 玉米 1 8-萘二甲酸酐
  • 简介:氯苯醚酰胺[N-(2-(2,4-二氯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Y13149]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药效团连接碎片虚拟筛选策略(PFVS)快速发现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创制化合物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苯醚酰胺真菌具有较广抗菌谱,供试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抑制活性,EC50值在0.008~15.25mg/L之间,其对立枯丝核菌抑制活性最强,但对辣椒疫霉和链状腐霉活性较弱。田间试验表明,氯苯醚酰胺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有效剂量75g/hm2时平均防效为79.6%,其防效总体略好于噻呋酰胺(75g/hm2平均防效为77.3%)。此外,氯苯醚酰胺采自浙江和江苏两省125株水稻纹枯病菌EC50值分布在0.002~0.259mg/L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0.021±0.008)mg/L,因此可将其作为水稻纹枯病菌氯苯醚酰胺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

  • 标签: 氯苯醚酰胺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生物活性 立枯丝核菌 水稻纹枯病 敏感性基线
  • 简介:以代森锰锌为对象,研究了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技术小油菜施药原始沉积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型、相同有效成分用药量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原始沉积量不同,30%代森锰锌悬浮剂喷雾在小油菜上原始沉积量(94.4~115.8mg/kg)明显高于70%可湿性粉剂(34.3~86.1mg/kg)和75%水分散粒剂(61.1~82.4mg/kg);同种剂型和剂量条件下,施药液量多少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原始沉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药液量增加,沉积量呈递减趋势;喷片孔径从0.7mm增大至1.6mm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沉积量由86.3mg/kg减小至65.1mg/kg;喷雾压力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原始沉积量影响不大;采用对角线采样方法,当采样数量为5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原始沉积量与采样数量15,25相比差异显著;当采取随机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别为25,50和100时,三者之间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原始沉积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对角线采样法相比差异显著。可见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方法成为影响农药原始沉积量主要因素。

  • 标签: 农药剂型 喷雾参数 采样方法 小油菜 代森锰锌 原始沉积量
  • 简介:于2004年用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杭州地区(富阳和余杭)和嘉兴地区(平湖、秀城和秀洲)二化螟、杭州富阳大螟等种群4龄幼虫三唑磷敏感性,以及各种群体内与抗药性相关酶系(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比活力.结果证实上述地区二化螟种群三唑磷产生了21.1~218.8倍抗性,其中以富阳和平湖种群抗性水平较高.二化螟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与三唑磷抗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化螟三唑磷抗性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有关.大螟富阳种群三唑磷敏感性明显高于二化螟富阳种群,其抗性机制还有待研究.

  • 标签: 二化螟 大螟 三唑磷 抗药性 酶活性
  • 简介:2013年从湖北省7个小麦主产区分离获得106株禾谷镰刀菌,测定了其戊唑醇和多菌灵敏感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和多菌灵所有供试菌株EC50值分别为0.064~0.778和0.090~0.858mg/L。采用SAS软件W法EC50分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表明106株菌株戊唑醇和多菌灵敏感性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平均值分别为(0.383±0.129)和(0.526±0.151)mg/L。不同地区来源菌株两种药剂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襄阳菌株两种药剂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6个地区。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未出现戊唑醇和多菌灵抗性菌群,两种药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仍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小麦赤霉菌 敏感性 多菌灵 戊唑醇
  • 简介:用0.2mg/g氰戊菊酯和2mg/g苯巴比妥钠(PB)拌饲料处理不同时间,敏感种群(HDS)和抗性种群(KQR)棉铃虫不同组织P450诱导作用不同。两种诱导剂HDS种群棉铃虫中肠、肠肪和体壁P450都有明显诱导作用。其中PB诱导最高倍数分别达2.24、2.03和1.60倍,氰戊菊酯诱导最高倍数分别达2.14、2.83和1.28倍;两种诱导剂KQR种群棉铃虫部分组织P450也有一定诱导作用,但不及HDS棉铃虫显著,最高诱导倍数只有:中肠1.21倍(PB)和1.15倍(氰戊菊酯),脂肪1.72倍(PB);诱导作用除了表现出种群差异性,还表现出诱导剂差异、时间效应和组织特异性,尽管不同组织被诱导程度不同,但两种群中中肠和脂肪P450相更容易被诱导,诱导倍数也较;诱导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一般为12-48h不等;两种诱导剂中,PB比氰戊菊酯棉铃虫不同组织P450具有更强诱导作用。

  • 标签: 棉铃虫 细胞色素P450 诱导作用 苯巴比妥钠 氰戊菊酯 含量
  • 简介:为了全面评价乙氰菊酯鱼类安全性,本实验研究了鲤鱼在不同浓度乙氰菊酯0.685、1.39、2.78、5.56mg/L(96hLC501/80、1/40、1/20、1/10)下曝露60d实验中,其行为、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到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乙氰菊酯0.685、1.39mg/L处理鲤鱼生长影响差异性不显著,20d2.78和5.56mg/L处理鲤鱼生长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2.78和5.56mg/L处理鲤鱼行为和摄食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很少摄食,游动缓慢;5.56mg/L处理鲤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P<0.01),2.78mg/L浓度到染毒后期影响差异性显著,0.685mg/L处理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中毒鱼血红蛋白(Hb)量和红细胞(RBC)数量减少,表现出贫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升高;Na+浓度降低,表现为高血钾和低血钠症.高浓度试验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5.56和2.78mg/L处理在实验结束时死亡率各为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鲤鱼长期曝露于较低浓度乙氰菊酯药液中,其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乙氰菊酯 鲤鱼 亚慢性毒理 血液生理生化
  • 简介: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以幼虫蛀食韭菜根茎造成危害,为使毒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幼虫受药方式具有较高程度一致性,建立了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分属三个类别的4种杀虫剂即毒死蜱、辛硫磷、丙硫克百威、吡虫啉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毒力,以辛硫磷为标准药剂,毒死蜱、吡虫啉和丙硫克百威相对毒力倍数分别为10.36、2.61和2.30.田间达到50%防效所需药剂浓度以辛硫磷为最高,毒死蜱、吡虫啉和丙硫克百威辛硫磷防效比值分别为9.58、1.88和2.05.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得药剂毒力高低排序及相对毒力倍数与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与常规单一触杀法比较,该法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并且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相关性高.同时讨论了不同操作方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影响.

  • 标签: 韭菜迟眼簟蚊 毒力 药效 相关性
  • 简介:黄胸蓟马是中国香蕉上重要害虫,生产上该虫仍缺乏较为有效防治手段。本研究采用香蕉花蕾注射法施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WG),研究了其黄胸蓟马防效,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了药剂在香蕉果实中残留。药效试验表明:于香蕉现蕾初期,22.4%螺虫乙酯SC和70%吡虫啉WG分别按有效成分0.12和0.18g/株剂量注射施药1次,黄胸蓟马防效分别为89%和86%。残留试验表明:花蕾注射施药,螺虫乙酯和吡虫啉在香蕉果实中半衰期分别为9.2和6.5d,且在施药95d香蕉成熟果实中未检测到其残留。本研究表明,香蕉花蕾注射螺虫乙酯与吡虫啉黄胸蓟马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与安全性,可推荐在香蕉园轮换使用。

  • 标签: 香蕉 花蕾注射法 螺虫乙酯 吡虫啉 害虫防治 黄胸蓟马
  • 简介:研究了典型光活化毒素α-三噻吩(简称α-T)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影响.结果表明:近紫外光照(300~400nm)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幼虫GSTs活性无显著影响,但两种昆虫GSTsα-T反应不同.无光照条件下,α-T亚洲玉米螟离GSTs活性没有影响,而高浓度α-T能抑制棉铃虫离GSTs活性;高剂量α-T可使两种昆虫活体GSTs活性升高.光照条件下,高浓度和高剂量α-T抑制棉铃虫GSTs活性,而不影响亚洲玉米螟离GSTs活性,但低剂量α-T抑制其活体活性,而高剂量α-T则诱导其活性增加.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GSTsα-T反应差异,可能与它们药剂敏感性以及药剂在两者体内穿透、运转、贮藏、代谢等生理特性上差异有关.

  • 标签: α-三噻吩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简介:大豆蚜虫是危害大豆重要害虫,马拉硫磷作为有效防治大豆蚜虫杀虫剂之一。不仅可以在致死浓度下直接杀死大豆蚜虫,其在亚致死浓度下还会引起大豆蚜虫生理和行为改变。分析了马拉硫磷3个亚致死浓度(0.05、0.10和0.20mg/L)大豆蚜虫生理特征和生命表参数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在0.20mg/L下处理大豆蚜虫,其若蚜发育历期(7.48d±0.18d)比对照(5.78d±0.30d)显著延长;同时成蚜生殖期、寿命和全世代周期也分别比对照缩短了4、6和4d。在0.10mg/L处理下,马拉硫磷可刺激大豆蚜虫生殖功能,单头产蚜总量比对照提高24%;但当浓度增加到0.20mg/L时,单头产蚜总量却比对照降低37%。生命表参数结果显示:0.20mg/L马拉硫磷可显著降低大豆蚜虫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但显著增加种群倍增时间(Dr);O.10mg/L处理情况则相反;0.05mg/L处理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马拉硫磷 亚致死效应 大豆蚜虫 生理特征 生命表参数
  • 简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机体对抗内源或外源性诱导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一种保护酶系.研究表明,紫外光照(300~400nm)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SH-PX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诱导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GSH-PX活性升高.经光活化毒素α-T处理,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GSH-PX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这可能是昆虫α-T引起氧化协迫作出一种防御性反应.

  • 标签: α-三噻吩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 简介:通过颗粒粒径和粒谱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明确了悬浮剂剂型加工中研磨时间与制剂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关系。结果表明,在选定了适当助剂、确定了加工工艺条件下,通过调整研磨时间、降低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可以改善悬浮体系物理稳定性。另外,由于研磨时间延长、粒径变小所带来悬浮体系粘度增加,制剂物理稳定性也是非常有利

  • 标签: 粒径 粒谱 悬浮剂 贮存物物理 稳定性 颗粒
  • 简介:酪氨酸酶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酶,控制酪氨酸酶活性即可调节昆虫生长行为。以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为母体化合物,通过变换硫脲结构片段,设计了18个结构类似的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脲、硝基胍)类化合物,以取代苯甲醛、氨基硫脲、水合肼等为原料经1~2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质谱(ESI)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硫脲类化合物小菜蛾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明显高于脲(硝基胍)类化合物,说明硫脲结构存在对化合物活性有利。

  • 标签: 硫脲(脲 硝基胍) 合成 酪氨酸酶 生物活性
  • 简介:为明确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复配联合除草作用及其棉花安全性,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各单剂杀草谱、混剂联合作用类型以及其在棉花与杂草间选择性指数。结果显示:氟咯草酮棉田常见阔叶杂草及部分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效,并且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杀草谱具有一定互补性。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混用,供试杂草马唐、反枝苋均呈现加成或增效联合作用类型。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或乙草胺按质量比1:2比例复配,除草活性均有所提高,其在棉花与马唐和反枝苋间选择性指数在16.6~20.3之间,与氟咯草酮和二甲戊灵单剂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棉花安全性。

  • 标签: 氟咯草酮 二甲戊灵 乙草胺 联合作用 棉花 安全性
  • 简介:为明确山东省棉蚜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水平,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测定了泰安、聊城和东营3个田间种群及1个敏感种群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性,同时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增效醚(PBO)3种酶抑制剂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泰安棉蚜种群烯啶虫胺抗性倍数为16.95,处于中等抗性水平,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倍数分别为5.69和9.57,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噻虫胺、噻虫嗪和噻虫啉抗性倍数均小于3.0,仍较敏感;聊城棉蚜种群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抗性倍数分别为28.51、25.88和18.16,属中等抗性水平,噻虫啉和噻虫胺抗性倍数分别为6.01和6.37,已产生低水平抗性,烯啶虫胺仍处于敏感阶段;东营棉蚜种群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胺抗性倍数分别为37.95、21.52和12.95,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噻虫啉、烯啶虫胺和噻虫嗪抗性倍数分别为7.07、6.38和4.75,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和羧酸酯酶抑制剂TPP6种供试新烟碱类杀虫剂增效作用明显,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这6种药剂也具有一定增效作用。研究表明,山东省泰安等3地区棉蚜种群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抗药性,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可能在棉蚜该类杀虫剂抗性中起主要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能也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棉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抗药性 酶抑制剂 增效作用
  • 简介:2007年10月,由中国农业大学(CAU)、北京农药学会(BSP)、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共同主办第三届“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植物化学保护和全球法规一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500余名代表围绕“农药与环境安全”和“植物化学保护和全球法规一化”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和交流,并就全球农药管理法规一化、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等达成了重要共识。本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植物化学保护 国际研讨会 管理法规 环境安全 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