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建筑物的建模是数字城市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单体建筑物的分析,阐述了单体建筑物模型的构建、抽取、数据获取及数据处理,分析了体元间的空间关系,为城市单体建筑物建模数据处理提出了可行的方法。此方法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数字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通过微生物微油气苗特征和3-D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勘探工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成藏层带研究思路,并在得克萨斯州蒙塔古县发现了帕克斯普林斯(ParkSprings)(砾岩)油田。开展了5.6km^-2的标准3-D地球物理测量,在工区北部大约2200m深处发现了埃伦博格远景构造。1995年12月。利用微生物石油勘探技术(MOST)对该地区的微油气苗进行了普查。在埃伦博格构造区发现了正的但规模较小的微油气苗异常特征。在位于其南面1.6km远处的构造地堑的上方发现了更强且更大的微生物异常。1996年2月,在研究区又采集了更多的MOST样品。新的测量结果证实了与地震远景构造有关的小规模烃类异常,同时也证实了与1.6km以南的构造地堑有关的大规模烃类异常。对得克萨斯北部类似的地质远景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这个地堑可能合有阿托坎(Atokan)统砾岩(沃思堡盆地的一个风险勘探目标),但主要的勘探目标仍然是埃伦博格构造以及与其有关的小规模微油气苗异常区。1996年3月,在构造顶部对这个由地震圈定的远景构造进行了钻探。Silver1井揭穿了埃伦博格群中1.8m厚的Salona组致密砂岩。完井后只获得了边际石油产量,3年内生产了约340桶石油。研究人员加强了寻找可能的砾岩油藏的研究。1996年10月,J.G.Stone石油公司在地堑的地球化学异常区钻探了SutherlandUnit]井,该井钻遇了2套独立的砾岩层,每套砾岩层的产层厚度都在3m。下部砾岩层的初始日产量是气50万立方英尺、油5桶。第二口井发现了3套舍油气砾岩层,其中包括底部厚6.7m的产层,天然气初始日产量接近100万立方英尺。在地堑内及附近的砾岩层中共钻了14口生产井。另外,该地堑中还有4口干井,但均位于微生物微油气苗异常区以外。1997年10月,为了研究这个新油气发现区内微油�
简介:<正>1983年至1989年,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和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18—23cmMSP大像幅多光谱航空摄影技术。用它摄取的图像,具有信息丰富、色彩鲜艳、影像清晰、分解率高等特点。既可用于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也能用于测绘地形图,具有“一摄多用”的功能。与6MSP多光谱摄影相比,其应用范围和社会效益显著地扩大和提高了。不但像幅覆盖面积增大8倍,而且节省飞行时间75—85%,节约飞行费用70%左右,是一种较为省时、省工、省钱的航空遥感方法。该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民航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8—23MSPcm大像幅多光谱航空摄影技术的重要工序之一,是对3个波段摄影胶片的处理,因其质量之好坏直接影响成果之优劣。现就冲洗大像幅多光谱摄影胶片的两种方法简述如下:1、垂直电动回转冲洗仪处理方法:1.1常用显影配方,见表一
简介:星载测高仪可以实时测量从卫星到瞬时海面的距离,对这一距离进行各种误差改正后,就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目的。大地测量学家和海洋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从这一距离信息中提取大地水准面和海面地形。鉴于这两种信息在一定波长上是相互迭加的,因而分离海面地形和大地水准面就变得非常艰巨了。过去人们都是采用从平均海面中减去大地水准面的直接方法来分离的,后来人们又采用整体求解法(即同时确定海面地形,改善重力位模型及减小轨道误差)来分离。但这一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本文首先介绍了卫星测高技术的一些发展背景,继而对人们惯用的分离海面地形与大地水准面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提出了改进海面地形与大地水准面可分性的一些方法。
简介:用上海天文台研制的八通道GPS定时接收机PTS-1[1],进行了不同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比较。采用测量平均法和测量拟合法的结果表明,定时精度和测频精度比单点测量法提高2~3倍,达到30ns和3×10-13/d。这种低代价的轻便接收机能获得更好的效益,对许多用户是有实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