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统筹兼顾,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是破除二元结构、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迫切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强调要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融合。
简介:摘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水质污染物浓度较高,水量变化较大,治理上存在一定的难点。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生物膜法、人工湿地、土壤处理技术三种方法,对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介绍和研究。
简介:摘要史深100区块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带,该区块平均井深在3300-3600米,具有上部松软地层易缩径、沙河街地层垮塌掉块严重、设计密度高、主力油层压力系数低易发生井漏、斜井段长易粘卡、沙三段主力油层附近含有高压盐水层等技术难点,在该区块的钻井施工中,易发生井涌井漏、起下钻遇阻、高压盐水侵、完井电测不到底、井眼扩大率高、固井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问题。在该区块的史3-9-斜71井和史3-11-斜91井的施工中,在聚磺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形成了强抑制、强封堵钻井液体系,提高了井壁稳定性,提高了电测成功率,缩短了建井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简介:生境影响着一个族群的文化类型,居住在坝区和山地的民族因此具有了相应的文化体系和身份标识。作为生境适应的主要表现,生计方式的选择直接反映着族群对于文化建构的能动性,土卡河村傣族从坝区迁徙到山地的生计变迁和文化模式形成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迁徙后,传统的捕鱼生计在文化调适中得到延续,在橡胶种植之前的数十年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坝区渔民的文化特征,并与周边山地民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生境的变迁,土卡河村傣族将种植橡胶作为经济行为的主导,以耕种为主的山地民族文化也逐渐出现在其文化体系中,这一文化体系兼具"渔民"与"耕农"的身份特色。可见,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期,族群的能动性——而非地理生态环境,成为文化模式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