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两年来,塞缪尔·鲍尔斯和阿·贾亚德夫在多个地方发表了关于警卫性劳动(GuardLabor)的文章,包括在《发展经济学杂志》(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6年第2期上发表的题为《警卫性劳动》的文章,以及发表在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主编的《经济学家之声》(Economists’Voice)2007年第2期的题为《军营美国》(GarrisonAmerica)的文章以及鲍尔斯等人所著的经济学教材《理解资本主义:竞争、命令与变迁》第19章,这些文章都涉及了相关的内容。本文试图在综述他们的观点的同时评述一些相关的看法。
简介:不久前,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指责格林柯尔、TCL和海尔等三家公司利用产权改革"侵吞或稀释国有资产",进而许多学者提出要"结束‘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对此都做了有力的回应.经过一个多月的争论,问题的焦点已不再是郎咸平先生起先关于这三家企业的研究论文是否真的抓到他们"侵吞国有资产"的真凭实据;而转到我国的产权改革是否应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上.许多人认为双方都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嫌疑,但这场争论的实质非常明显,是一场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争论双方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不包括他们的推论),但他们在争论中都明显地带有自身的价值判断.
简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与环境双重目标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次基于投资效率视角,利用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重污染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从整体上降低了重污染行业的投资效率,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地方国企存在着投资规模过大的现象;是否为重污染行业、行业环境规制强度与污染排放强度三者之间整体上呈高度正相关,但仍存在着细微的差异,这种差异使中央国企在投资支出上的表现不尽相同;所在地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投资效率下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关系并未达到波特假设的双赢局面;地方政府对地方国企的支持,使重污染行业非国有企业在环境规制中处于相对不平等地位;设计至少与污染排放强度相匹配的环境规制强度,有利于刺激高环境治理水平企业的投资;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水平,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双赢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