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44例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前哨淋巴结切除术,若前哨淋巴结活检为阳性,则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记为观察组;若为阴性,则结束手术并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腋窝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复发情况。结果44例患者中16例前哨淋巴结活检为阳性,阳性率为36.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腋窝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无发现肿瘤复发现象。结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以及清扫腋窝淋巴,且术中采用快速冷冻切片。将结果与免疫组化CK19及石蜡切片进行对比。结果80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78例,成功率为97.5%(78/80);腋窝淋巴结3~12枚,平均6.5枚;前哨淋巴结1~2枚,平均0.7枚;78例成功活检患者中,快速冷冻切片报告为阴性者58例,占比为74.36%(58/78);其余20例报告有癌转移,占比25.64%(20/78);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特异度为100.0%、敏感度为95.0%、准确性为98.0%。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应用能很好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且具有较高准确性,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诊断。
简介:摘要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可累及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等部位。骨髓穿刺活检多见,淋巴结为首次活检诊断极具挑战性。该文讨论肺癌术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病例,形态学上滤泡间区大量浆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支持B细胞和浆细胞,分子检测B细胞克隆性重排和MYD88突变。LPL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类似,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需提高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优势性。方法:选取本院检出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03月~2021年08月开展临床研究,随机分组后参照组(n=38)行常规超声引导穿刺,试验组(n=37)行超声造影下引导穿刺。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取样成功率,病理活检效能。结果:两组大直径颈部淋巴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取样成功率、病理活检特异度及阴性、阳性预测值对比无组间差异,P>0.05;试验组微小直径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取样成功率及病理活检敏感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对提升颈部淋巴结病理活检穿刺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微小直径病灶穿刺效果及病理诊断敏感度提升中超声造影下引导穿刺优势更为显著,可酌情选择超声引导技术类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引导浅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浅表肿大淋巴结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与常规超声对比,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者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80例浅表肿大淋巴结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其中77例可以明确诊断,3例因标本不合格无法准确定性。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误诊率3.33%、漏诊率5.00%均低于常规超声的16.67%、30.00%,P<0.05。穿刺活检诊断灵敏度95.00%、特异性96.67%、准确率96.25%、阳性预测值90.48%、阴性预测值98.31%,均高于常规超声的70.00%、83.33%、80.00%、58.33%、89.29%,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能有效提高浅表肿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简介:摘要早期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30%,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与手术病理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相关。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早期卵巢癌应行全面分期手术,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最好达肾血管水平。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不仅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且尚无研究证实其在早期卵巢癌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因此,需科学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精准切除可疑转移的淋巴结。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卵巢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早期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以便为临床诊治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经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证实为前哨淋巴结(SLN)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NSLN转移阳性组与NSLN转移阴性组,比较两组病理特征(单因素分析),并对统计学差异显著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实施多因素回归分析,按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20例早期乳腺癌,经术后病理证实NSLN转移阳性45例(纳入NSLN转移阳性组),NSLN转移阴性75例(纳入NSLN转移阴性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肿瘤长径、肿瘤位置、淋巴管侵犯、SLN转移灶长径、SLN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长径、淋巴管侵犯及SLN阳性率(OR=2.103、5.203、5.671,P均<0.05);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预测模型计算出的曲线下面积为0.796(95%CI:0.651~0.938)。结论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风险因素主要为肿瘤长径、淋巴管侵犯及SLN阳性率,根据这些因素构建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预测模型对NSLN转移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术前可辅助医师进行诊断,从而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预后。
简介:摘要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可有效评估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腋窝分期,临床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SLNB可安全有效地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本研究旨在对中国不同地区及等级医院的SLNB临床病理实践操作进行调查,内容包括SLNB病理检查的开展形式、取材及制片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情况及判读标准等。本调研共收到来自949家医院的有效反馈,结果显示中国病理医师面临的术中快速诊断压力较大,在实践操作方面基本遵循了常规指南及规范推荐的原则,但在取材和制片方面仍会结合自身医院情况进行处理,在连续切片间隔大小设定、被膜周淋巴管中的肿瘤细胞判读和结外侵犯评估方面掌握仍有欠缺。本文将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及病理操作指南、共识及文献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乳腺癌SLNB病理实践及判读规范标准化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在检测皮肤黑素瘤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皮肤黑素瘤患者的可疑前哨淋巴结入组,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最终入组淋巴结54枚,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6枚为受侵淋巴结、38枚为非受侵淋巴结。常规超声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6.3%、65.8%及63.0%。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4.2%及81.5%。常规超声联合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3%、86.8%及85.2%。声弹性成像对受侵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与普通超声联合使用后声弹性成像的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P<0.05)。结论:声弹性成像可为皮肤黑素瘤患者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提供更多有用的诊断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病灶长径<15 mm)射频消融治疗的初步经验,评估其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病灶长径<15 mm)患者18例,超声造影引导下对腋窝SLN行细针抽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腋窝SLN病理阴性者,行乳腺癌射频消融治疗,评估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及复发率,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18例患者行超声造影引导下腋窝SLN的FNAC检查,阳性者1例,阴性者17例,SLN阴性17例患者(共17个乳腺癌病灶)均行射频消融治疗。病灶长径3.3~14.0(8.2±3.9)mm,消融时间9~18(12.8±2.7)min。术后1个月复查完全消融率为100%,随访9~46个月,无患者出现肿瘤进展。术后均无射频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为100%。结论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病灶长径<15 mm)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是可行的,具有安全、微创、美观的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诊断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转移的最佳病理学方法。方法:收集204例乳腺癌患者,并进行淋巴结定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病理诊断。102例(A法)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均二等分后再进行连续切片,另外102例(B法)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先切成1mm-1.5mm厚的薄片,置于冷冻托头上,用水溶胶包埋;再从各个组织切面进行印片细胞检查,然后进行连续切片检查。以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术后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A组28(27%)例、B组42(40%)例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P=0.05)。前哨淋巴结转移灶平均大小:A组5.5mm、B组3.3mm(P〈0.05)。结论:B法能检出更多、更小的转移灶,并且需时少,花费人力少。而A法许多微小转移性不能检出。
简介:目的探讨理想的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确诊的5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染料法组(20例)、核素法组(20例)和联合法组(19例),分别或联合注射专利蓝和^99Tc^m进行SLN检测.采用t检验和Х^2检验分析SLM的检出情况及SLN判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染料法组共检出SLN38枚,平均1.9枚/例;核素法组共检出SLN31枚,平均1.6枚/例;联合法组共检出SLN56枚,平均2.9枚/例.联合法组中同时被染料和核素标记的SLN为46枚,单独被染料和核素标记的SLN分别为6枚和4枚.3组SLN检测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P〈0.05).其中联合法组SLN的检出数目明显多于染料法组和核素法组(t=4.21,3.54,P〈0.05).染料法组、核素法组和联合法组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5%(19/20)和5%(1/20)、90%(18/20)和10%(2/20)、100%(19/19)和0,其中联合法组的准确率最高(Х^2=163.01,P〈0.05),假阴性率最低(Х^2=170.14,P〈0.05).结论联合染料和核素标记物示踪法是检测胃癌SLN的理想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a组淋巴结阳性能否作为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胰脾外科收治的165例胰头癌行PD并行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4例,年龄范围38~75岁,中位年龄57岁。165例患者中行标准淋巴结清扫纳入标准组(n=88),扩大淋巴结清扫纳入扩大组(n=77)。165例患者分为A组(n=61):8a组淋巴结阴性行标准淋巴结清扫;B组(n=47):8a组淋巴结阴性行扩大淋巴结清扫;C组(n=27):8a组淋巴结阳性行标准淋巴结清扫;D组(n=30):8a组淋巴结阳性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生存率、并发症等。结果标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6.8±30.4)min、(264.28±101.14)ml,低于扩大组(507.1±45.7)min、(388.9±15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扩大组为31.2%(24/77),高于标准组的14.8%(1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累积生存率A组与B组比较,B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累积生存率C组低于D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扩大淋巴结清扫的PD可提高8a组淋巴结阳性胰头癌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此类患者应行扩大淋巴结清扫。若为阴性,建议行标准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