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脑梗塞患者鼻饲时的误吸率,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方法分析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2例患者发生误吸,经改进方法后,患者愈后好。结论对产生误吸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降低了老年脑梗塞鼻饲患者的误吸率。

  • 标签: 老年脑梗塞 鼻饲 误吸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鼻饲饮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分别进行注射器分次鼻饲、输液管缓慢滴注或连续经泵滴注鼻饲饮食。注意对鼻饲液、鼻饲管的管理,加强对患者及其鼻饲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鼻饲后的效果。结果126例患者中30例能正常鼻饲饮食;另外96例中出现胃液返流26例,消化道出血38例,便秘和腹泻32例,处理后88例好转能继续鼻饲饮食,2例胃液返流者停止鼻饲饮食,改静脉高营养治疗。鼻饲时间7—80天。126例中病情好转回病房者120例,死亡3例,病重自动出院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经尽早鼻饲饮食,进行观察和护理,可有效维护和利用胃肠道正常功能,避免营养不良,增强患者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鼻饲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鼻饲间隔时间对神经内科患者疾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鼻饲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7例。观察组接受鼻饲间隔时间4h治疗,对照组接受鼻饲间隔时间3h治疗,通过数据检验分析来对比鼻饲间隔时间对于神经内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看出,观察组17例病患在接受治疗之后,腹泻、恶心/呕吐、胃潴留、血糖紊乱、脱水、误吸几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鼻饲患者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减少患者反流和胃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减少护理工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鼻饲 间隔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体重儿(LBW)、极低体重儿(VLBW)和超极低体重儿(ELBW)的生命得到挽救。早产儿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营养。其中喂养因素在其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喂养对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对10例低出生体重儿实施鼻饲法喂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鼻饲时间、喂养成分、喂养量、具体鼻饲喂养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观察。结果表明,制订切实可行的喂养方案,并认真细致地执行,是喂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鼻饲法喂养
  • 简介:摘要鼻饲法1(nasogastric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对于鼻饲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不能正常经口进食,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米粉之类。这些食品不能多方面的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因此应注重做好鼻饲患者的流质配制护理,使鼻饲患者能同常人一样吸取充足的营养。

  • 标签: 长期鼻饲 饮食配制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吞咽障碍鼻饲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吞咽障碍鼻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吞咽障碍鼻饲患儿的影响十分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舒适护理 吞咽障碍 鼻饲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饲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在本文研究将52例鼻饲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1月-2022年10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26例患者),在口腔护理中分别采取一次性清洁刷方式、棉球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拭子菌落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鼻饲患者口腔护理中采用一次性清洁刷,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鼻饲患者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家属参与型鼻饲饮食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 将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昏迷患者家属参与型鼻饲饮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 本患者护理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依次为顽固性呃逆28例、胃排空迟缓26例、腹泻19例、便秘16例、反流12例(P<0.05)。 结论 该方法应用不会影响患者治疗,还能让患者出院后能够得到更合理的相关护理措施,降低伤残率的发生。昏迷患者家属参与型鼻饲饮食的护理干预可以推广。

  • 标签:  昏迷   家属参与   鼻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饲滴注泻药在无法耐受口服泻药患者中完成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拟行结肠镜检查且不耐受口服泻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泻药法,观察组采用经鼻饲滴注泻药法。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鼻饲滴注泻药法能够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达标率,改善患者体验,适合不耐受口服泻药的患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鼻饲 滴注泻药 肠道准备 结肠镜检查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96例,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应用饮食护理,判定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应用饮食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鼻饲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操作技巧。方法 对2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新技术组),与同期20例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传统组),在治疗效果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其操作技巧。结果 两组手术无中转开腹,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总体手术时间两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及盆腔感染,新技术组及传统组各有1例切口愈合,术后半个月内均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3个月随访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新技术组脐部手术切口可以被肚脐褶皱遮盖,术后无瘢痕,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新技术组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疗效好,且具有非常好的隐藏手术瘢痕的美容效果,患者极其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操作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第二次行电子肠镜下手术时,更换操作者对结直肠息肉中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九四六医院接受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并在3个月内来院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和复查由不同的两位医生完成。记录患者两次电子肠镜检查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576例,其中3个月内来院治疗的患者且符合纳入条件者423例,由同一操作者复查新检出息肉人数的检出率为22.7%(96/423),更换操作者后为24.3%(103/4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操作者和更换操作者新检出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0.8%(220/1 059)、25.9%(294/1 133),其中新检出直径≤ 5 mm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73.6%(162/220)、82.0%(241/294),新检出扁平型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71.8%(158/220)、79.9%(235/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操作者和更换操作者新检出乙状结肠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35.0%(77/220)和39.1%(115/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肠镜检查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手术时更换操作者,中能更多的检查出漏诊的息肉,特别是直径≤ 5 mm的扁平息肉;建议结直肠息肉患者手术时更换操作者,提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电子肠镜 结直肠息肉 检出率 更换操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中手术操作的方式和要点,以此为同类型病患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思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实施直肠癌根治,分析患者手术操作式要点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本研究所纳入14例患者,无1例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平均用时(134±6.8)min,中出血量(81.2±4.2)ml,术后2—3d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9.2±1.4)d。结论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中出血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患者手术痛苦,强化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直肠癌根治术 操作要点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