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TheNortonAnthologyofWorldLiterature)系列从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数百万的教师、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使用,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现有诸多世界文学选集中占据权威地位。本文以2012年最新版《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若干以往版本。对其选用、译介、编排、解释世界文学作品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呈现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学是多元起源,其发展不是汇聚在一起的河流,而是多条线索的交织;世界文学的范围从西方拓展到全世界,从“名著”扩大到“代表性作品”,从纯文学作品延伸到思想文献、民间文学和大众作品。《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按“主题”划分教学模块,每个主题模块统领若干文本,增强了作品的关联性,而大量辅助性资源也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简介:在北洋政府过渡到中华民国期间,北京,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首都位置,它在1928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后,却面临中华民国正式定都南京的困境。北京失去首都的位置,独立报人成舍我在北京创办的《世界画报》(1925—1936),却仍然在北京继续发行,它虽然是以注重大众娱乐文化的新兴报纸,但是,其中关于科技革新视慌文化的"飞行论述"却富合现代化思维。本文以汉学家冯克(FrankDikotter)探讨"权力""知识"和新文化史的角度,以及文学理论家史书美提出"半殖民主义"的视角,检视《世界画报》中关于飞行图像表征的现代化符号:从飞船科技驾驭全球的文化地理想象、飞行展示的全球化指涉、现代新奇事物的西方洋货、"航空建国"的军事科技需求,以及发行"航空致富"的航空奖券等画报内容,探讨"飞行论述"满足大众对科技、时髦洋玩意儿和新奇事物的欲望,并成为半殖民地中国去窥探、模拟和仿效西方的媒介,以及传播西方现代化的表征方式。
简介:何平:一鸣兄,做这个对话前,我又重读了你几乎所有的小说,细读你的“名作”《不二》《愤怒的小鸟》《种桃种李种春风》以及你这一两年写的作品,比如《风雨送春归》《头头是道》《丁香先生》《稻草人》《情怀》等。因为篇幅的限制,我想这次聊的内容稍微集中一些。说老实话,我隐约知道你是这些年“很有名”的小说家,但我确实不知道你的小说被这么多的名刊、选刊、选本和批评家所关注。那么这里面问题就来了,我觉得与你的声名不相称的是当下的文学生态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系来安放的小说,但又不能果断且径直地承认你在当下文学中就是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风格化”的存在。也许你自己能够从自己的个人写作史与整个时代文学场域之间的关系中找到答案,或者感受到当下文学对你的“影响”。
简介: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辛勤劳动的节日。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日",但还有很多国家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教师节"。不管节日的时间多么不同,大家的心意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向可敬的老师说声"谢谢"!
简介:2007年3月.44位用法语写作的作家联合签署“向法语‘世界文学’挺进”的宣言,宣布法语“世界文学”的诞生.激起各界对于法语图文学的重新审视。法语“世界文学”概念的出现,是对语言、文学和民族的再度深入诠释,还是新瓶装旧酒,只是简单的类型替换?本文从该宣言产生的背景出发,界定法语文学、法语世界文学、法语外国文学等概念,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宣言和同名文集中所体现出的模糊性.解读法语文学“世界”视角下的中心偏移问题及难以避免的法国性.探讨文学整体统一化和多元化和谐共生的可能。法语“世界文学”应势而出,投石问路,它的理论依据、发展前景仍有待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