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良制作工艺,提高无菌棉布脚套的穿透性和透气性,并评估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传统无菌脚套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采用新材料和工艺提高其穿透性和透气性。随后通过对比实验和观察研究对改良后的脚套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率、产妇的使用舒适感及满意度、助产人员满意度、科室成本支出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验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后的无菌棉布脚套在临床使用中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感及满意度、助产人员满意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会阴伤口感染率和科室成本支出,改良后的脚套表现出显著的效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无菌棉布脚套制作工艺的改进能够提高脚套的性能,增强其应用效果。因此,改良后的脚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对改善临床感染情况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POP-Q分度达II-III度较年轻的中盆腔缺陷患者行改良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术中应用长方形合成网片,一端固定于子宫骶韧带起始部,一端固定于第一骶椎前纵韧带,不分离子宫直肠间隙及子宫膀胱间隙。结果28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平均出血量25±13.5ml;平均手术时间126±34min;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未见不适。结论改良手术方式大大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患者临床治愈率较复杂术式无下降。该改良术式安全、有效,简便易学,适合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留子宫骶棘韧带固定术(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SSLF)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II~IV度POP患者,其中33例采用保留子宫SSLF(观察组),35例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和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得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观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173.94±52.14)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72±0.45)d及平均住院时间(7.09±0.63)d,对照组术中失血量(228.86±53.40)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4.54±0.61)d及平均住院时间(9.22±0.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9.57±9.50)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01.06±8.64)min,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FDI-20、PISQ-12改善是显著的,观察组术后6个月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PFDI-2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POP-Q各指示点位置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子宫SSLF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中重度POP患者均有效果,但保留子宫的SSLF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明显优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且满足了多数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的愿望,改善了POP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术后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地:观察改良超腕夹板中立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桡骨远端骨折病例140例进行观察,分成两个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夹板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超腕夹板进行临床治疗,结果:两组都完成了骨折复位,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都能够恢复到正常范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骨折愈合。而观察组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改良超腕夹板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面具备操作简单、防止旋转与短缩,可以维持桡骨的解剖结构,更有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使骨折得以愈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1]。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是对比正中纵形小切口手术经皮穿针后的改良AO张力带来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髌前正中纵形小切口手术显露髌骨骨折部位,经过手术复位后再经皮穿入克氏针改良张力带加以内固定,手术后的患者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4.34%,其中横断型为95.65%,粉碎性为9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前正中小切口手术经皮穿针改良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时具有损伤比较小、恢复比较快、操作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等优点,对横形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均适用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单一克氏针治疗近节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124例(162指),均为绞伤或压砸伤。手术方法采用克氏针纵贯近指间关节于屈曲30°位并从中节指骨中段背侧穿出固定;术后4~6周去石膏托进行功能练习,5~8周拔除克氏针,随访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7例(143指)获得13~48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7.4周,骨延迟愈合5例9指。TAFS功能评分:优69指,良46指,差28指,优良率为80.4%。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钮扣指”畸形发生。结论改良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有效及无副损伤等优点,是治疗近节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个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方式后,并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固定后,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中效果明显,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留置针脱落,提高患者舒适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Bennett骨折患者使用改良Iselin固定术时对其腕掌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Bennett骨折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给予实验组改良Iselin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腕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使用改良Iselin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患者可以加快其腕掌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改良弹性加压固定治疗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患者58例,均进行了切开恢复处理,指骨末节过伸的远指关节,均采取了克氏针斜形卡压撕脱骨块的形式,在手术处理后,所有撕脱骨块均已完成了解剖恢复,在处理四十二天后,全部将克氏针拔除,可采取主动性、被动性训练。结果:术后对患者随访6-28个月,经Crawford给予评定,数据显示,优35例、良19例,总治疗有效率占比93.10%。结论:参加研究的58例病人的骨折均已提早治愈,克氏针卡压固定末节指骨的背侧撕脱性骨折,能明显改变病人的锤状指的畸形表现,且手术疗法更容易操作,且创口小,故临床评价较高,该种新医疗方法仍待引进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折顶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方法:选取会泽县中医医院云南省基层名中医周春东传承工作室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80例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根据诊治顺序单双数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B组采取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法治疗,A组采取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统计分析其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92.5%。B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72.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折顶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在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应用中效果良好,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效果。方法资料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96例肘部创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医治)与实验组(52例行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比对照组,实验组肘关节功能评分(89.57±4.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5±5.14)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对对照组2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5.77%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部创伤行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具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