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颈椎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23.3-2024.3收治的60例颈椎病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30),另一组为研究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接受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出现有效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出现有效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颈椎病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发挥着明显效果,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促使并发症几率得到有效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干预结合系统化康复训练在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两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ENDER钉髓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予以疼痛干预结合系统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可视模拟评分(VAS)、住院、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疼痛干预结合系统化康复训练,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并加快患者康复出院及骨折愈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系统化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筛选后,共确定72例样本,划分组别后,具体命名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且以上患者就医后,在临床上被明确诊断为:脑卒中偏瘫,抽取时间调查后,介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治疗阶段,对照组、实验组筛选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每个组别中,共纳入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比较不同模式干预后的最终效果,详情分析后包括:情绪状态、护理疗效以及临床指标。结果:(1)脑卒中偏瘫患者予以调查,对照组关于SAS评分为(52.38±3.16分),SDS评分为(55.97±3.24分),实验组以上指标测定数据为(46.75±3.02分、48.96±3.15分),比较结果中,后者低于前者,实验组具备优势,P<0.05;(2)FMA评分、Barthel指数统计后,两个组别存在数据差异,且实验组VS对照组,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3)实验组中,参与研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关于生活质量为(91.37±2.46分),满意度为(92.48±2.44分),相较对照组测定数据(78.97±5.66分、80.13±4.12分),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为了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恢复,临床上可为其提供系统化康复护理,以上方案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水平,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脑卒中康复护理期间实施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3年8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所有人员均分两组,对照组行床边坐位康复护理时应用普通病床,观察组则在此前提下应用可折叠床床边保护栏个体床边作业,对干预后两组实验涉及数据进行统计记录,分析观察结果差异,验证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优于对照组,恐惧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值均达到﹤0.05标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可折叠床边保护栏个体化床边作业方式可缓解患者坐床休息过程中恐惧心理,促进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提升,提高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采纳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月本院的90例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5例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另45例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 MVCP、VR 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与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个性化的盆底康复护理能使产妇的盆底功能得到更好的提高,从而促进了产后患者的快速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以脑卒中患者为例,对流程化康复治疗对患者的 Barthel指数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此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本疗养中心(大连康复疗养中心)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37例采取流程化康复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采取流程化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基于个体化方案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的40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康复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基于个体化方案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全面评估后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并在康复过程中定期评估调整。观察指标包括心脏功能、生活质量指标、心理状态指标,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对照组心脏功能平均得分75.2±0.0,实验组为85.0±0.0;对照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76.5±0.3,实验组为86.4±0.2;对照组心理状态平均得分6.5±0.3,实验组为2.4±0.2。结论:基于个体化方案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提高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应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在康复护理领域,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康复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展,梳理了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优势。接着,我们详细描述了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结合临床路径与循证护理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设计方法。此方法包括评估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干预以及定期评估与调整方案。通过在实际临床环境中应用这一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的患者在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进一步的讨论指出,这种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的专业性和个体化程度,有助于形成更为紧密的医患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定制化的护理方案能够引导患者更积极参与康复进程,从而更好地实现康复目标。综上所述,康复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与实施对优化护理效果和提升患者体验具有积极意义。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实现康复护理的持续改进和患者福祉的最大化。这不仅对提升康复护理质量具有指导价值,也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