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炎琥宁酊炎琥宁酊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别收集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5月40例采用炎琥宁酊联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患儿及40例物理剔除联合聚肌胞注射液外涂治疗患儿进行研究比较,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酊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儿痛苦,同时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责任转移、家庭教育责任缺失导致学生成长的问题多。做好这一特殊地区的学生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的原因分析研究,有助于改变城乡结合部的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职责;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道德情感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性灰阶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发现483个淋巴结,采用灰阶超声评估其淋巴结的分区、形态、边界、淋巴门及内部回声。结果:①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217个,非转移性淋巴结266个;淋巴结转移率为31.3%。②217个转移性淋巴结经灰阶超声检查显示,143个淋巴结的最大径〉10mm,163个淋巴结纵横比(A/T)≤2,62个淋巴结边界不清;大部分淋巴门消失,其余偏心或狭窄;淋巴结内见微钙化的有56个,囊性变的有22个,内部高回声55个。③灰阶超声综合评价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92.9%,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分别为25.8%、10.1%和25.3%,特异度分别为98.1%、99.2%和98.5%。④颈侧区与中央区淋巴结间的超声特征中微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评估指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颈侧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结灰阶超声特征间存在差异。
简介: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共价交联固定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戊二醛的双功能团醛基能够分别与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和酶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亲和加成,使得共价交联法固定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不易于脱落。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25℃、0.02g/mL的壳聚糖乙酸溶液,4%(体积分数)的戊二醛,50μL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交联1h,吸附15h,固定化酶的环化酶活回收率最高能达到94.5%,比活最高为39.7U/g。以玉米淀粉水解液为糖基供体,固定化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催化甜菊糖的转葡萄糖基反应中,定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提高5℃,最适催化pH不变,在非最适pH时甜菊糖的转化率提高5%-8%,5h时热稳定性增强10%。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1月到2012年11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磷酸联合治疗,1次/20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灶控制效果及血钙和碱性磷酸酶值。结果观察组有11例患者完全缓解,对照组有8例患者部分缓解,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确切,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对于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治疗现仍存在争议。传统研究认为其不可治愈,但有研究报道表明手术切除孤立的肾上腺转移瘤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孤立性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69医院和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22例于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给予辅助性化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12例。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3例接受了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7%和18.2%。其中转移瘤出现间期(DFI)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总生存率明显好于小于6个月或同时转移的患者(35.6%VS0.0%,P〈0.001)。对比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肾上腺转移疗效肯定,尤其是对于6个月以后再复发的患者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是传统抗癌治疗难以克服的主要障碍。最新发现卵巢癌等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和机体存在许多新发现的抗凋亡的蛋白。使得卵巢癌极易发生转移,加强对抗凋亡的蛋白研究是有效防治卵巢癌转移的最新策略和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最新治疗和预后。方法结合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全身多处转移临床资料,查阅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ARMM分为无色素性和有色素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部肿块或疼痛、便血等,肿瘤距肛缘几乎均<7cm,易误诊为痔疮、直肠癌等常见疾病。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S-100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早期易发生血源性转移或淋巴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或治疗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极差。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因尚不明,误诊率可达80%以上。目前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术后首选辅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简介: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v,SRT)与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主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伽玛射线大分割SRT加或不加WBRT对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瘤(1~4枚)患者66例,其中单纯SRT30例,SRT+WBRT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对各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区别:SRT组与WBRT+SRT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2.1与1313个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16)。Logrank分析显示卡氏评分(P=0.017)和颅外病变的控制情况(P=0.03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RT是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单纯SRT可取得与WBRT+SRT相似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