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高僧爱南华——浅谈道安等人对《庄子》的理解和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东晋时期《庄子》的盛行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两方面的重大影响:其一,《庄子》的盛行非常有利于佛教般若学的传播。其二,高僧精通《庄子》促进了佛教与中土主流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道安敏锐地意识到,中土佛教般若学的繁荣受益于当时老庄玄学的盛行,而他在建立本无宗义、诠释禅定境界、解释禅观方法等方面,都充分运用了《庄子》的概念、术语和思维方式。支道林交游士夫,雅爱清谈,崇尚老庄,擅草隶,好围棋,爱马之神骏,喜鹤之冲天,有名士之风,为时贤所歆慕,所立即色义堪称是当时以庄释佛的杰作,所作逍遥论打开了后世以佛解庄的先河,亦获重于一时,其人甚至在精神气质上都与庄子极为类似。慧远亦非常善于运用《庄子》来表达他在佛学上的见解和主张,他在讲经和著述中,时常运用《庄子》的概念和义理,在论述形神关系时对《庄子》的运用尤为集中。由于精通《庄子》,慧远在佛学造诣上较之当时佛教经典的输入表现出某种超前性。僧肇虽然师从罗什,学宗三论,以最得三论之精微著称,但其论著仍然具有非常强烈的庄子色彩,《物不迁论》引用《庄子》表达了万物虽动而实静的观点,《不真空论》借重《庄子》讨论了诸法空有相即而不二的道理,《般若无知论》所探讨的圣知无知而无所不知的问题,也是对《庄子》中相关问题的深化,体现出中国佛教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重视随处可得解脱的发展趋向,朝着头头是道的方向发展的基本趋势。在东晋时期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庄子》起到了桥梁和管道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