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Irving[1]首次对18例胎盘植入病例进行报道,并提出了“完全或部分异常粘连于宫壁”的组织学特征,这些“完整或部分蜕膜缺失”的指标沿用至今。20世纪60年代,病理学家根据子宫肌层内绒毛侵袭的深度[2-3],将胎盘植入分为3类:以胎盘绒毛单纯粘连在子宫肌层诊断为胎盘粘连(placentacreta,PC);以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诊断为胎盘植入(placentaincreta,PI);以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全层诊断为胎盘穿透(placentapercreta,PP)(图1)[4]。此分类标准已沿用至今并为多数学者认可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