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方面
1、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预防的基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奋斗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受环境影响非常大,而这一时期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学生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尊、自爱和互爱的意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
2、深化法制观念教育是预防的核心。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和以案说法的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和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意识。
3、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心理迁移,让心理咨询走进课堂。开展良好的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无形“杀手”。“认知的阻碍、病态人格、侥幸心理、意志偏弱”等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现状。针对这些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特点,高等院校要积极为大学生开展各种心理讲座,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正确引导他们对两性、婚姻、事业、就业等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心、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要特别的留意、要特殊鼓励与照顾。全方位、多层次地地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尤其是大学生要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热情生活,使自己的心理常常处于轻松愉快之中。
(三)家庭方面
1、家长应学会科学教育子女。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家风。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2、残缺家庭、关系不睦家庭的教育应特殊对待。在家庭面临重要组成人员的逝去或父母感情破裂离异时,应提前和已经成人的孩子进行沟通,如果将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告诉他们,让他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作为父母应将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即使夫妻发生争吵和矛盾,也应避讳有孩子在身边。父母发生婚外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一旦被子女发现,将会对他的家庭观、道德观产生重大的影响。夫妻之间若感情完全破裂,应采取合法手段解决问题,家庭暴力和婚外性行为只会将矛盾激化,还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大学生要在思想道德上下功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精神境界;要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奢侈浪费,不爱慕虚荣,不慕名利地位,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刻苦学习、开拓创新中;要不怕吃苦,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于挑重担,以俭为荣,以苦为乐。
2、加强文化学习,拓宽知识面。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层次,才能称得上是“真材实料”。大学生要利用大学时代这一大好时光,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力求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大学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现在要学习,将来仍然要学习。
3、提高法律意识。大学生要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拓维文化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5
[2]苏运来,张合民等.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2007(1)
[3]王先众,陈康.贵州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研究,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6)
[4]赵艳.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7(1)
[5]苏运来,张合民等.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