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三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9
/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礼记·学记》中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说要把教育作为治理国家、造福人民的第一要务。中国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为中国制定的正确的教育方针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对“教学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的最经典阐述。唐人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重视教育,更重视德育,重视育人,古今中外,无一例外。现就教育问题,谈三点看法。
一、教育是对人心的关怀
时不时有报纸杂志报道,某某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出很傻的事情(如马加爵、付成励等),或者因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现象会使人怀疑,现代年轻人是不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其实,年轻人本身是无辜的。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令人惊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的,则是形成这个“果”的“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中,社会、学校、家长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升学科目得满分,皆大欢喜,在道德、人格、心理健康、为人处世、感情培养等部分,可以是零分。因此,产生这样的现象,惊愕吗?一点都不。
我们为什么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呢?
如果我们深入接触学习差的学生,也会发现,他们中的不少学生,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一无是处,除了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准备考试,或者说花了不少时间准备考试只是达不到家长、老师所期望的目之外,他们却花了不少时间在了解人,碰触到人性问题,也有懂事、可取和可爱的一面。只是被我们忽视了。考试成绩好是“一白遮百丑”啊。可是,会考试的学生呢?往往才是真正问题所在。他们从小就埋在升学、考试里,忽略了其它。这样的人一旦犯罪,对于“罪”的本质,完全不了解,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往往犯了大错,才后悔莫及。所以,我们要指责这样的事情或现象,首先要找到产生这样的事情或现象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是教育的架构,这个架构教育出一批批这样非常奇怪的人。
我们评判一个学生,是坏学生,坏孩子,因为他的考试分数不好,可是他对人性可能已经有很丰富的理解;我们评判一个好学生,好孩子,是因为他的考试分数高,却不能代表他有能力处理好情感和伦理上产生的种种矛盾。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回事。法律系的高材生,他能熟背法律条文,了解各种法令,可是对于“什么是犯罪?”不一定理解。所以我们看到了政法大学的学生会因一点小事用刀砍杀老师;看到法律系的学生为购买手机,在电梯里抢夺女孩的皮包;看到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因鸡毛蒜皮之事杀死同宿舍的同学。等等这样的新闻。
即便是从学校毕业了,走向社会,走向就业,如果心理不健康,还是要出问题。诸如“富士康14连跳”、“华为自杀门”之类事件,“啃老族”的出现,不足为奇。
这只是提醒我们,提醒教育部门,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是生成智慧的基础,将知识“活化”才能培养出富有智慧的头脑,若把知识当成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则能以生成智慧。知识要真正为个人所理解、所灵活掌握并融入内心世界的知识,才能生成智慧。
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在制造这样一批“好学生”,他们本身也洋洋得意,因为一路走来都是被捧得高高的“优秀生”,因为他们可以考到那么好的学校、读那么好的科系。他们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自己有情商和心理问题。
我们要意识到,所谓的“明星学校”从来没有给你任何保障,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越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和工作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
这几年来发生的优秀学生犯罪事件,正好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拿出来做做检查。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问题?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教育系统中,连知识分子可贵的“士”的精神都逐渐消失了?以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些事是知识分子不屑做的,为什么这种士的淡泊和担当精神在校园中逐渐消失了?教师尚且如此,学子又哪来这种精神?报载,全国高校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创新研讨会,在中南财政大学召开。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应邀在大会上作报告,他认为,教师如果把一生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他还告诉记者,用在教学上的精力只能约占1/3。(2011年5月22日长江日报第4版)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普通的,他们无法与官员、商人、企业家等比金钱财富,选择了这个职业京沪定型生要与平凡相伴与清贫相随。“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展示着一个优秀教师崇高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教师,如果“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而是用在“发家致富”上,那才是毁灭,是师道尊严和人生价值的真正毁灭。这是教育本质上的最大问题。
许多学生从来就没在镜子里整体看过自己。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在镜子里看过自己,他对自己是非常陌生的,很容易形成盲目自信或自悲的心理问题,而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所以,优秀教师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学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将心比心地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调查表明,67%的学生希望师生关系是朋友关系。关心关怀学生是教师之本。

人民网北京2011年3月15日刊载,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发布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突出。调查表明,从小学到大学,人际交往能力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75%的高中生感觉与父母交流有问题,80%以上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降低他们自信水平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学校几乎都设有心理辅导室。但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基本上是空的,心理咨询师资也很缺乏。学生会释怀地跑到辅导室去做心灵的求助吗?挂一个心理辅导室的牌子有什么用?要真正去发现他们,用艺术的方法去引导他们,把他们内心的东西引导出来才有意义。因为有些说难以启齿的话,积压到一定程度,会出事情的,学校和老师都要为此而担忧。
所以我们提到价值观,重点不在于年轻人的价值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当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是“唯利是图”、“是向钱看”,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只能是一个字:利。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一定要是人师,也永远要以人为本,教育本身就是对人的关心。教育不是在教书,事实上这是一份育人救人的工作。
有的学生跟我说,只要能不回家,他一定不回家。这句话如果让他们的父母听到,一定会吓一跳。我们现在的时代是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多数孩子的父母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都不“差”钱,但对孩子们的情感关心不足,差什么呢?“差”情感,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而言更是如此。在外打工的父母为弥补对孩子情感上关心不足,就用多给孩子的钱来弥补以求得心灵上的平衡,其实这不仅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孩子的害。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忙成这个样子,没有时间停下来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没有时间揉揉孩子的肩膀,没有时间摸摸孩子的头发。
老子一直在讲“空”,他说我所以能用杯子喝水,因为杯子是空的;我们能住在房子里,也因为房子空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有”,是“无”。
如果你的心被物质塞满了,最后对物质也不会有感觉。就好像一个吃得很饱的人,对食物不会感兴趣;而肚子饿了很久的人,他在品尝食物的时候,就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和快乐。
当一个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时候,最后他也会非常不快乐,即使杀人他也没有感觉。他已经被物质塞满了,他要的东西从来没有得到,所以他很痛苦,这种痛苦是他父母很难理解的。
二、关于想像力的教育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少儿节目:主持人问天真的孩子:“孩子们,花儿为什么会有许多种颜色?”孩子们带着童稚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喜欢吃了;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世界就不漂亮了……最后这些回答都被判定是错误的。当节目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正确答案——因为花儿中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云云……直到最后,主持人也没有对孩子们的想像力给予肯定。
作为教师,看到这样的节目,心里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至少这个少儿节目,在主持人做出判定后,已经失去了童真童趣,孩子们“被”成人化了。孩子们那无比宝贵的想像力就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用一个“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就轻而易举地“扼杀”了。
我记得有一篇报道说,在一次小学语文考试中,有一道题目是:“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个学生回答是:“雪化了是彩虹。”还有一个学生写道:“雪化了是春天。”而标准答案是水。上述同学的回答都错了,不得分。有一位老师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位小学生造句为“小河里的流水很活泼”。结果被老师打了大叉叉,不得分。试想,面对这样的试题、这样的老师,同学们还敢想像吗?他们的想像翅膀早已被老师“折断”了。毫无疑问,正是这些“正确的标准答案”蚕食鲸吞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大人们甚至教师们只是急于求成,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孩子,能得分才是“硬道理”。
于是,科学大师学术泰斗钱学森质问我们的教育:60年来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很值得我们深思,很值得我们反思。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认为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出了问题。有一次全国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杭州举行,是浙大主办的。郑强教授应邀讲话时却泼起了冷水:“进这扇门,我郑强教授的心情是又高兴又沉重。你们把孩子们搞坏了!中小学奥赛班是举国体制,就是为了得到世界上的一个荣誉!难道有一个学生得了奥林匹克的冠军,就说明中国的教育好吗?”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像开始的,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发明。对教育而言,教师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仅仅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是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的规律,通过适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科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
首先,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想像的主动性,千万不可打击和扼杀孩子们的想像力,不能用“标准答案”来扼杀学生的想像力。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给学生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尤其是对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大胆创设,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第三,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去阅读优秀的奇幻、科幻、童话作品,为学生提供想像的空间和源泉,启迪他们的想像。第四,教师要在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激发想像力。

一个人的想像力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想像力不是大人的专利,孩子们同样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作为老师就是要为孩子们的造一双能自由飞翔的想像力翅膀。
三、关于人格教育
人最根本的东西是人格。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至少从孔子开始的中国传统教育,一直以培养人格为为首要任务。所谓 “教学为本、德育为先”,“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是首要任务。这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我们当今教育被人称为应试教育,升学是这种教育的最终指向。于是,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家长和学生都把学校当成技能培训班,当成升官发财的桥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里的品德教育只能是花拳秀腿。我们的学校因此忘记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把学生培养成健康的人!
现在,一般的孩子也谈自己的理想。他们的理想无非是将来成为科学家、明星、商人、老板、大款、经济学家、教授、局长,等等。这既是他们自己的理想,也是家长和老师的对于他们的寄托。落实到学校生活中,这些理想都是具体的,就是上好学校,如,北大、清华、哈佛、剑桥,等等。因此,读书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上好的学校,上好学校是为了找好的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总之不外乎升官发财一类。2011年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对他的学生说:“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这是什么样的教育?学生脑子里整天想的都是考试,都是钱。更可悲的是,离开考试,许多学生就一无所能,无所适从,甚至惶恐不安。
于是,一些学生就没有人格理想,没有信仰。没有人想成为一个君子,也没有人畏惧做一个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干,在所不惜。更没有人想成为英雄,那是傻冒才做的事情。
连姚明都说:相比物质来说,青年人最缺失的是信仰。没错,不光是青年人,这个时代缺的就是信仰。
物质时代,钱多钱少成为主题。钱不是道德问题,把钱凌架于道德之上就是道德问题。美国66岁的投资大师罗杰斯,曾以遗憾的口吻说:“现在的中国人,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地追求金钱,想用钱来改变家庭、爱情和命运。”其实,把一切寄托在钱上肯定不行,没有孝、没有敬,人类就难以真正立足。所以,钱再多也无法带来快乐。
治安差,犯罪率高,除了道德问题,更是信仰问题。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参事座谈会上说,毒奶粉、瘦肉精、彩色馒头等食品事件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诚信缺失、道德滑坡问题,怎么造成的呢?怎么解决呢?我们不能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否则,中国人就过这样的生活:早晨,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加上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带回豆腐渣工程房,然后就着尿素豆芽菜,开瓶甲醇勾兑酒,再吃个彩色馒头。
一个缺少人格理想的社会,人格就会猥琐,唯唯诺诺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工作单位,上级就是法官,哪怕是一个处长、科长,权威形同皇帝,没有下属敢对他们的错误提出异议。上下级关系成为主仆关系。想想当年的鲁迅、朱自清、闻一多、梁漱溟,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学校能够培养出来吗?
中国教育在人格上的缺失,导致受教育者和没有受教育者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因而失去了教育自身的神圣性。由于优雅的缺失,恶俗必然成为时尚。从商业大片到学术讲堂,从生产到生活,俗不可耐的东西无处不在,无法阻挡。
一个社会失去优雅,无论它的成员物质多么富有,总是带着原始的野蛮气息,谈不上是真正的文明。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