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人们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争议较多、较为广泛便是通识教育问题。虽然经过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校本科通识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实质认识上还存着不少误区。本文拟对高校本科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和基本策略,以期高校本科教学改革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发展道路。
一、我国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研究及其实施情况概述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第一,认为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1]
第二,认为通识教育是“指不同专业共同需要的,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教育”[2]
第三,认为通识教育是“指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普通教育,可以泛指各种非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也可以包括扩大了的专业基础教育”[3]
第四,认为通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应系统接受的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包括文化基础课、政治理论课、德育、体育、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学、美学等课程”[4]
……
显而易见,在上述通识教育的界定中,第一种界定将通识教育与人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并没有从严格意义上给出通识教育的定义。第二、三种对通识教育的定义从专业教育角度出发,认为是学生基本素质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这种理解显然并不是很明确,仍然是很模糊。第四种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是基于学科分类的一种认识,也是最常见,最为普遍的一种,这种定义虽然是罗列陈述,有些重复,但其本质内容则包容其中。
据此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基本掌握人类一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方法和过程。其含义主要有:
1.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广泛性是指受教育者需要接受教育内容要涉及许多个方面,确保教育活动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人类知识积累涉及丰富而多样的科学内存,这些综合性的科学内容都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同时这些知识内容都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它们遍布于受教育者生活的各种领域,客观上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探索的可能性。只要对身边的知识现象、事件产生兴趣,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探索。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发现和寻找这些含有科学知识内容的现象,注意选择和充分利用它们来培养广泛的科学知识兴趣。
2.基本技能的综合性
通识教育的结果不仅是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认知的综合性技能,是指思维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开拓能力,是以通用技术工具、设备和专业技术工具为条件,以综合实践课程或社会实践为主要支撑,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和课题为载体的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实现受教育者技术素养、创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种技能显然更宽泛、更综合,应是受教育者综合技能与素养的表现,是受教育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创新的技能。
3.促进人的发展全面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解构和建构并存的时代,毫无疑问,这个时代受教育者承担着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工作的使命。通识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具体手段,他不是被动地传播知识,而是借助对知识的反省去探索真理,这样的教育是活的、人性的、典雅的、和谐的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首先通识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通过通识教育,可实现人们相对完整的基本素质,为人的和谐发展、个性及特长的发展夯实基础,防止发展失衡。事实上,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全面性,那他也就在发展上失去了选择个性和形成特长的条件,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前提,就只能被迫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片面、畸形地发展,其结果与其说是个性的凸现,还不如说是个性的扭曲。任何一种创造性才能,都是人的知识、能力、道德、审美、意志和身体等各方面素质的有机组合,是一种合力。
其次,通识教育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人的发展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突出的个性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定的全面性,特别是在人的那些最基本的素质方面,更是不能缺失。这样,通识教育就成了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
(二)通识教育实施现状
1.通识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通识教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萌芽开始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为萌芽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快速发展,学科发展不断交叉融合,新型专业不断衍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因而国内学者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展开了思考,国内高校开始注意拓宽专业面。开始出现了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2000年左右为第二阶段。此阶段可以称为起步实施阶段,国家教育部开始正式提出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即通识教育试点,召开了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同时理论研究空前活跃,通识教育科研论文激增,研究群体逐渐形成,研究的问题意识日渐明确,引进了美国和港台地区成功经验,促进了内地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2001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此阶段为提升阶段和回归理性发展的阶段。此阶段通识教育不仅是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而且出现了理性思考通识教育的思潮。关于通识教育的各种形式研讨会频频举行。呈现出理论研究群体日益壮大、学术成果不断增加、研究深度日趋加强、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的特点。在教育实践方面,通识教育理念在专业院校中的践行、通识课程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理念。
2.通识教育模式
我国通识教育模式受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影响最大。如哈佛本科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为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修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核心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为专修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其目的是加强学生人文、社科、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而且还在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综观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在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极力干预下,赋予中国传统、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通识教育模式成为各类大学追求的目标。从理论上来看,人们普遍认可的就是文理渗透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只要让理科学生学习一些文科的知识,文科学生学习一些理科知识就是通识教育模式。在具体培养模式上来看,主要由以下两种形式来实施:
第一,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低年级统一进行基础知识教学,至高年级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随即产生了一些如3+1、2+2模式等等,致力于强化宽口径、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大学如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第二,按专业招生,这种类型的大学还是比较普遍,他们执行四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并将通识教育贯穿其中,目前大多实施了学分制,允许学生进行适当的跨专业选课,设置全校性通识课程,成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部,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如北京大学实施“文理双学位制’;清华大学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南京大学成立了人文艺术中心;浙江大学文科专业坚持从理科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并且还鼓励理科的大学毕业生报考文科专业的研究生;华中理工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等等。
3.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理念
任何教育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但就高校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来看,这是最为复杂的,各种分类五花八门,却没有一个定式,这也是不同学校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所决定的。
从最一般的修习性质上可以分为: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四类。其中公共必修、公共选修类课程承担了每个院校通识教育的重任。这两类课程再作细分,大致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外语教育、体育教育、计算机教育、艺术教育及科学文化通识教育的公选课程体系。
从课程结构看,本科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反映基础知识要求的通识课、满足专业学习要求的专业课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选修课。
然而,国内部分教育家、学者以及那些关注高校教育发展的人们显然对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给于了更高的厚望,从他们的论文和观点中可以看出,对高校本科通识教育要求并不是简单的文理渗透,而是“逐步消弭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模式形成的学生视野狭窄、能力相对低下的弊端,克服大学教育阶段专业划分过细造成的学科屏障,缓解单一性知识灌输形成的发展障碍,并在学生身心健康、生涯规划、道德修养、职业准备、文化理解、社会融合、精神发展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课程辅导和实践训练机会,如果说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人才’,注重人的社会功能即工具性,那么通识教育重要着力点则在培养‘人’,关注个体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5]这除了给高校本科教育赋予了宏大的育人要求外,也为本科教育构建了一整套完美的课程体系。如:“现在学校工作重点应放在建立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合理全面的精神营养,可包括人文学科系列(如文史哲及伦理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系列(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学科问题研究)、自然科学系列(重点在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文化论、科技发展前沿问题介绍等)、艺术教育系列(可分艺术导论、艺术史、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等层面)”[5]如此通人情达世理、格物致知的教育的目标策划和实现,也必将促成集合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精华的通识人才的横空出世,也必将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之欢迎。但不知高等教育自建立至今,短短四年的本科教育如何承载如此之重托。
二、高校本科教育承担通识教育的职责分析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高校自建立的那一天起承担的是专业化人才培养的职能,直至教育全球化模式下的今天,多元化的国际办学的差异并没有出现很大变化。从欧洲高校建校初期的宗教教育与骑士教育至医学、法学、神学、文艺等专业化的放大,至21世纪今天的国际化、现代化高校无不遵循和坚持着这个职能。因而有必要再对高校本科教育的特点进行阐述,让我们更加明白高校与其它教育环节的不同职能所在以及所承载的通识教育义务。
(一)高校本科教育具有明确专业目的性或职业倾向性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十六条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其中高等本科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显然,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高校本科教育职能明确标示出来,其目的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两条条文的内容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高校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各类不同专业的从业人员,是专业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也即,高校本科教育具有很强的、明确的专业目的性或职业倾向性。我们培养的70%甚至更多的学生,走向了专业工作岗位。如果任何一所高校偏离这样一个宗旨,那将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二)更高的学习独立性和创造性要求
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是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学习逐渐增强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1.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2.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主决定自己的发展;
3.有针对性地开展创造性学习,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静默默地听”。
(三)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
把科学探究引进教学,其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独立地通过探究过程活动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建立初步地、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学习为人处世,独立的思想,形成一定的模式、风格,帮助他们应有的个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形成。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研方法。
(四)社会实践的深刻性和目的性
高校本科教育目的注定了其人才培养非常强的一个特性“实践性”,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它能够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而加强实践性环节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抓紧的一个方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教育基本结构关系。
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本科教育的地位比较突出,他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转折点,也是分界线,他是基础教育的总结和提升,也为更高层次的教育及培养高、精、尖人才的起步和基础,这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以全面课程知识学习为主体,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本科教育阶段实现了质的突破,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每个人按不同的专业进行设计和培养,这正是高校本科教育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的特殊阶段,他为将来的就业和更高层次的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科之后的教育,专业的划分将是越来越细,越来越精。
明确了高校本科教育阶段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问题就比较容易。我认为高校本科教育阶段并不是承担通识教育的主要阶段,承担阶段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而过多地要求高校本科教育承担“逐步消弭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模式形成的学生视野狭窄、能力相对低下的弊端。”这样的责任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以上观点的提出并不在于推卸高校本科教育应有的责任,相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而这种责任和义务也应该是理性的,而不应该是盲目的。
三、现代高校本科教育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大学在学界普及通识教育的蛊惑下,纷纷仿效国外大学,大力推行通识教育模式,一时间,“通才”教育风行国内,十多年来,通识教育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一种实践,都没有在全国高校内形成统一的趋势。不论是国办一流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等“相当多地方的通识教育一开始很有声势,但是最后无疾而终”。这恰恰说明我们对我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认识存在误区。盲目的效仿导致的结果是淡化专业,难以就业、过多过杂的课业负担累垮师生、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中与大学间裂缝难修补。
因此我们认为不能只学习别人的东西,别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不能盲目地模仿和跟进。在此有必要再次重申观点,首先高校本科教育在职能上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也应该是专业教育基础之上的通识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只有专业教育基础之上的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更理性的实用人才。
(一)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自由教育所追求的纯理性的开放、培养和完善的目标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高等本科教育的需要,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要求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专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广阔的知识面和高素质的“通才”,这也成就了高等本科教育必须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因。应该说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不排斥通识教育。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是强调各种综合能力之上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专业教育包容通识教育,大学教育应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6]专业教育也只有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高校本科教学中,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时相兼顾,不能偏费其中一方。
(二)建立有效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机制
国内相关教育研究机构对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长期有效的研究,从目前得出的结论以及取得广泛认同度较高的就是“两种教育都对不同的非智力因素产生影响,差异在于影响的程度不同,这表明,两种教育作用结果的相互渗透性”[7](通识教育与‘专业主义’)基于以上教育结果的认识,我们认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应该建立起一种相融合的教育机制,也就是说高校应该既要注重专业教育,同时也不能摒弃通识教育,两种教育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评价机制
通识教育课程在高校本科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评价机制,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提高学生就业率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高校本科学生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四学年学时总数基本处于2600—2800学时之间,160学分左右。其中20%的课时用于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公共英语、计算机类课程等,还有一部分院校,尤其是实施学分制的大学,再利用10%左右的课时,用来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这部分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针对学生素质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展,是通识教育的内容。这种模式是目前所谓公认的、比较合理的结构类型。但是否是最合理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就业形势的巨大压力,教育行政部门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下,将更多的社会责任强加于高校方面,对学校的各项评比、评价与就业率这个杠杆捆挷在一起,将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趋同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学时,并把原来的实习纷纷改制为半年甚至更长,再加上以方便学生找工作为借口,取消第八学期课程安排,原本四年的教学挤压成了三年,无形中对于接受教育者来说就2600学时教学都难于保证,导致了本科专业学生既完不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完不成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这种现象不改善,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恐怕很难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春梅、通识教育:本质与路径,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2]童光政,通识 明法 修身 笃行——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刘智运,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年 04期.
[4]张立华、陈晋南,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06期.)
[5]杨岚,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9日第6版.
[6]潘颖,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王祎、王清华、刘莹,通识教育与‘专业主义’,http://www.lwckw.com/lunwen/201002/656.html.
[8]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8.
[9]甘阳,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4):24.
[10]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等研究,2004(3):157.
[1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辨析—我国通识教育实施中的误区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4):7-9.
[12]陶美重,杨秀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新形势下农业大学学科发展的方向
[13]李曼丽,再论面向21世纪高等本科教育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81-87.
[14]谷建春,张世英,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学理依据[J],求索,2004.12:172.
[15]祝家麟,陈德敏,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中国高教研究,2002.2:17.
[16]尹黎,高等教育要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之路,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第16卷第4期.
[17]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中国高教研究,2002.3:48.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务处 西宁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