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在原来学校曾经担任过班干部,可是如今却没被选上当班干部,于是有点失落感,心里不平衡,情绪变得反常,总是闷闷不乐,没有心思学习。
上述众多事例证明:只要学校和老师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地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渡过开学初的不稳定期,应该是可以挽留很多学生留下来继续就读的。
二、防止中职学校在校学生流失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制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通过组织参观学习、自学、上网等方式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品德修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水平,提升教师个人魅力,使学生感觉教有可学,学有所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留校学习。另外,若能帮助学生,创造升入更高学府学习进修的机会,将更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如改善学生食堂及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完善其管理,加强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务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食堂管理。坚持学校食堂公益性原则,坚持服务宗旨,办学生满意食堂。严格执行食堂准入制度,对引入社会企业和个人经营的食堂,要在严格资质审定的基础上实行公开招标。抓好食堂的伙食质量,实行成本核算,搞好营养配餐。健全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坚持日常检查制度,加大对食堂和食品卫生、质量、价格、安全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食堂和食品安全卫生。
2.加强宿舍管理。抓好以学生宿舍为重点的学校物业管理。制定和完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落实用电、用水、防火、防盗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教育学生遵守宿舍管理制度,使学生在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加强校园管理。强化校园设施管理,包括体育设施,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安全保护设施等;美化绿化校园,优化学校环境;加强校园规划管理,推动校园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窗口。
(三)抓好扶贫助学工作
对于确实由于天灾人祸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国家财政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 扶困助学捐资”的活动,支持其完成学业。例如:2011年10月22日港澳华侨李瑞欢对我校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以及10名“十佳班主任”捐献了6万元的奖教助学基金;此外,我校经济管理专业科还每年定期开展“废品回收,爱心助学”的活动,利用变废为宝所积累的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四)做好开学初各项学前教育工作
开学初,通过开学典礼、军训、学习校规、法制教育、专业介绍等学前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遵纪守法,了解专业的内容,认清就业发展方向,尽快为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对于专业没有选择好的学生,允许他们在考虑清楚并征求家长意见的前提下在一个月内转专业。虽然学校和老师在管理上的工作量增加了,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在校学生的流失。
(五)抓好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在校园里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最终能否科学地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谆谆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1.开展好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面谈、写书信、打电话、发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建立密切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面对性格异常,家庭背景特殊的学生,更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情况。必要时还要采取家访的形式,深入流失学生家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退学的真正原因,耐心地劝导流失学生家长和流失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帮学生解决上学面临的困难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心、诚心地支持子女完成学业。
(六)重点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培养,更应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其人格、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面的人格及情操,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及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向上;同时要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及时解决学生身上的心理疾病,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还要坚持科学性、服务性和差别性的原则。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心理卫生教育,就是以人的心理健康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维护和发展青少年健康的心理,预防心理失衡,消除心理污染,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