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05
/ 2

[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构建开放的阅读环境,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方法 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中之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在小学各有要求,但都以阅读教学为载体。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新课程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 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要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就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这就需要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学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
(一) 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
要求学生从阅读的材料整体出发,通过“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具体分析—回归整体—总结深化”等环节,把握阅读材料整体内容。首先,要着眼于整体,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了解。其次,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再次,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文,剖析重点。最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深化总结、提炼和反思。这几个环节符合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规律,可让学生掌握粗读、疑读、细读、精读等方法。
(二) 带着问题去读
阅读书时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主要思考阅读的材料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文中涉及的人的思想情感如何,作者表达什么宗旨,采用何种写法等。
(三) 学会用笔
中国有句古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教学时,要教会学生用笔。如每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让学生在文中去勾画生字及词语,给生字注音,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重点词句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同时还对必要的词句作适当的摘录,教会学生做笔记。可采用列表式、提要式、摘录式、卡片式等多种形式来记。让每一位孩子都动起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读书习惯。
(四) 学会多种器官并用
阅读时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即“用眼睛看,用嘴读,用心思考”。
二、构建开放的阅读环境
阅读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才有活力。要从阅读教学思想、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内容和阅读教学方法等全方位开放,努力建设“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阅读环境。
(一) 营造“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让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共同解决阅读的问题,交流参与阅读的体会,沟通阅读思想,共同分享成功阅读的经验,激活学生阅读的原始动力。
(二) 给每个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时间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自己的想象甚至是“突发奇想”;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等等。
(三) 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信息的多向流动”
不同阶段要围绕不同的重点组织合作、探究学习。低中年级围绕理解重点词、句、段,中高年级围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词句的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拓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高效的学习。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让学生逐渐建构知识、方法,逐渐学会阅读。
(四) 课内课外结合,提供开放时空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将课内课外阅读结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意体现课内外阅读的联系,用课外阅读来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体验。
(五) 多种方式并用,构建开放的阅读方式
阅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朗读、默读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 阅读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
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用习得的阅读方法来读课文,真正做到“读与思结合、读与说结合、读与写结合”。
(二)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和局部训练的关系
在初读课文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概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文章每一部分的内容、各部分与全文中心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全文的中心,理清各部分的含义以及各部分是从什么角度对中心进行支撑的。在整体认识过程中,让学生的分析和概括思维得到了训练,对材料的理性内涵或情感意象有综合的认识或感触,教师要放开学生的手脚,对课文进行大胆地取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自己最感兴趣、最难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找重点、难点、疑点、兴趣点、感情点去读,读后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将整体把握与局部训练有机结合。


(三) 阅读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学生思维方向、思维方式、阅读方式、阅读习惯上有共性,更有差异性,面对同一个材料,不同学生对材料的兴趣、认识、情感指向、审美情趣等智力的、非智力的因素肯定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阅读,从而获得自己思维、情感、审美上的体验,形成浓厚的自主、合作、探讨的阅读氛围。
语文阅读应该是多样性、开放性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不断的发展而进行调整,教师要通过阅读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开阔眼界。
(作者单位:辽宁省海城市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