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条件下中职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01
/ 2

[摘要]中职学校图书馆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知识、科研素养,而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大力加强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更新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中职学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如何创新,是当前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服务理念、内容、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中职图书馆 服务模式 创新

图书馆作为中职学校的信息情报中心,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服务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丰富了师生的科学文化知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因此,中职学校图书馆既是教师的“益友”,也是学生的“良师”。
在全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形势下,中职学校图书馆也应该力求发展与创新,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为中职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新”已悄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读者的阅读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如何进行服务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服务理念的创新
对于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来说,创新服务理念就是一切服务的核心,只有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建立开放性思维,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树立开放服务和竞争意识,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图书馆的工作才能有活力,才能在服务中赢得主动,才能真正吸引读者、满足读者、留住读者。
(一)由文献服务为主转向文献信息服务为主
文献服务就是提供知识载体的服务,而文献信息服务则是以文献为依托的各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文献信息服务是在文献服务基础上的深化,而这种深化就是相当程度上的创新。与这一创新相适应,在工作对象上也应随之发生转变。文献服务是以知识载体为工作对象的,对文献中的信息知识可以不了解。而文献信息服务则是以载体中的信息知识为工作对象的,它侧重于准确、完整地提供文献中的信息知识。
(二)以馆藏为中心转向以读者自助为中心
传统的文献服务是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它注重的是馆藏的收集与利用,提供给读者的是文献实体的被动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任务则要求图书馆服务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自助型服务,它提供给读者的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有序化、浓缩了的“信息块”和信息存取途径,对信息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有序转移,从而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服务。
二、服务内容的创新
(一)开展信息服务
我校图书馆每学期利用新生入学之际,定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使新生一入校就能了解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业;而对于部分教师撰写论文的需求,我校图书馆专门举办数据库利用讲座,内容包括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加外,读者通过计算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访问图书馆主页,查看图书馆的新书通报,时刻关注新书上架情况;还可以查询书目,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进行网上续借、预约图书。
(二)开展各项活动
图书馆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向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文化基地。为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真心服务好每一位读者,推广图书馆的新资源和新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我校图书馆每年定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图书馆读书宣传月”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我校领导及读者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另外,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我校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吸引全校师生参与。通过这些活动让图书馆变成师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乐园。学生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提高了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
(三)信息资源管理创新
2010年1月,我校被评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按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指标体系”要求:中职学校须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管理程度高,能满足办学需要广泛获取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软硬件设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图书馆藏书10万册以上(含电子图书)。可见,电子文献资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图书馆也越来越受重视。
网络化资源服务是图书馆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子信息进入了图书馆,使得图书馆工作的主要方式变成了人机结合的方式,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及服务模式也随之改变。为了加强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应购买一批先进的计算机硬、软件以及数据库,同时对专业性较强、高新技术应用型的及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多媒体资源等进行收集、整理、组织和加工并数字化,然后通过校园网提供网上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图书馆数字化,既可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又是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
中职学校的读者兴趣广泛、个性强,注定了他们对图书馆资源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导致了需求的个性化逐渐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教学人员的个性信息需求,掌握其对信息资源的显性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直接信息,又能较好把握其隐性需求,向他们提供可能需要但还没有意识到的相关信息,为其提供“量体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要针对读者的特殊需求、特殊内容和特殊方式,在研究读者的个性习惯、知识结构、心理倾向、信息需求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动态地掌握和了解读者阅读兴趣,从而准确地向读者推荐图书资料,并将网络中海量信息资源转化为有效的、可以利用的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个性化的应用需求。图书馆应以“读者为中心”、“一切为了读者”,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质量、服务流程,建立一整套合理的、高效的服务体系,优化信息服务手段,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借阅模式。


三、管理模式的创新
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图书馆工作创新的关键。图书馆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是知识经济发展对图书馆服务提出的要求,也是图书馆发展要经历的必然阶段。中职学生存在不积极主动利用图书馆学习知识的问题,学生基础差,容易厌学。教师应该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针对这些读者,图书馆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将服务送向学校的任意角落。改变当前的服务模式,如: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定期推出文献推荐目录、图书导读,公布在学校橱窗、校报、校园网等,制作励志条幅悬挂校园,这样既方便读者择书也激发读书欲望:针对不同专业分类制作图书目录,方便读者在校园网快捷检索借阅;将图书流通区和各类阅览室设置在读者最容易接触的地方,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四、服务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前提条件。图书馆从提供传统的信息服务转为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手段提供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创新。衡量一个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该馆所使用的自动化系统如何。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是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引进先进技术、功能完善、稳定性好的业务管理系统,使其采用标准格式来完成图书馆的采访、编目、流通,以适应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技术创新是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必要条件。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1)搜集和加工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化信息服务。信息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我们应当为读者提供经过筛选的精品信息。(2)建立虚拟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现代化图书馆普通的办馆理念与模式。网络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图书馆可以利用文献和网络信息的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实用性的本馆特色数据库,同时也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建立相关学科数据库,汇集网络信息资源,加快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步伐,以方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五、加强人才队伍的创新
列宁也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挖掘与培养已成为现阶段图书馆界研究的新课题。重视培养图书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作为“信息导航员”的图书馆员要加强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必须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首先要有信息系统的主人意识,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当好信息系统的建设者和组织者;其次要有信息传播和利用意识,使信息在传播和利用中产生最大的效益;再次要有信息开发与共享意识,使图书馆员有意识地置身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大环境中。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最根本的特征是“新”字,服务创新是图书馆的一个永恒主题。中职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趋势。根据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和教育职能,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数字化,采用联合办馆、资源共享,组织学生、参与管理,培养人才、注重服务等方案加强图书馆的建设,更好地为中职学校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彩娥.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4)106-108
[2]朱翠英.加强职校图书馆建设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8)112-113
[3]常青.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9
[4]盛剑锋.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9-21
(作者单位: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