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调查报告(5)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07
/ 2
务。不同的待遇使许多农民工认为,他们之所以被当作农民,不仅仅是因为制度上的规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城里人”这样看待自己。这种心理使他们无法产生社区认同意识或社会归属意识,产生了游离社会的倾向。一方面,他们杜绝和社区内的人进行交往,断绝了信息交流和别人可能提供的物质帮助,切断了改善生活,改变职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政府的政策漠不关心,无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可能帮助。也就是说,这种“游离”反过来阻止他们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剧弱势地位。
  所以说,尽管在中农民工认为摆脱困境最主要依靠自己,但实际上,如果当地管理部门仍然一味强调他们是外来人口,不把他们当作自己成员;如果国家不做出一些相应保障和补贴措施;从外界影响暗示和帮助他们建立融入社区、回归主流社会的认同感,仅凭他们自身的力量,在一、两代人内是无法摆脱其弱势地位的。
  在目前情况下,加快城乡社会结构变革,重视“农民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在推行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的同时,给予农民工这一城市边缘人群一定的关注,使他们成为城镇社会新的居民,这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总报告:长春市弱势群体的总体分析
  在上述四个分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对长春市弱势群体的总体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进行全面剖析和深入思考。
  一、长春市弱势群体的一般现状
  (一)对自身情况的认识
  这次调查到的一百位访谈对象对自身评价明显偏低,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劳动能力差。
  从这次调查情况来看,所访谈的四类对象(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残疾人,流动人口除了离退休部分人员外其余普遍对自身的劳动能力持悲观态度,对在目前紧张的就业市场上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做奢望,而且他们自身对这种形势抵触情绪不高,大多将劳动能力差归结为“没文化”。这一点与调查前的预期是吻合的,可见弱势群体心理状态上比较清醒,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
  下面通过两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具体地了解一下这一群体的心态。
  个案:李某,女,岁,农安人,在长春打工,清洁工作。
  “有时觉得自己是这儿的,可是心里空落落的,挣的少,也够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孩子……没办法,现在我也想学习,哪朝哪代都是读书的拿的多……将来啊,慢慢干吧。”
  个案:崔某,男,岁左右,本地人,残疾,工伤,右手缺三指。
  崔某工伤,当调查进行的时候我们原来认为他会把生活的困窘归结到工作事故上,可是他认为缺乏文化是“最重要的”,而工伤“比较重要”他透露说将来生活的打算全放在下一代身上了,对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想法。
  以上两个样本在这次调查中相对比较典型,持同样看法的占绝大多数。弱势群体明显呈现出对“文凭”的渴望及对子女的超负荷期待。这一点很值得深思,在认识到自身劳动素质低下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不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把家庭的责任向下一代移交,这既体现了下层民众根源于文化传统的得过且过听天由命的劣根性,又势必导致过分追求子女的成绩而引起的家庭情感关系的畸形化,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⒉收入太低。
  从收集到的近百个有效样本来看,这一群体几乎认定现在收入太低。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认为自己劳动能力不高;一部分认为工厂效益不景气;一部分认为改革的负面效应与代价太大,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下岗工人群落。此外,下岗导致的公费医疗等等全部落空,这一部分人损失也必须予以考虑。在这次调查中这一情况,甚至有稳定就业单位的人员对企业破产和下岗失业也并不理解。
  从全局来看,目前中国国民收入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但对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来说,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一旦工资得不到保障,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生活就难以为继,那些靠退休金生活的职工更是如此。入不敷出是这些贫困家庭的主要特征,部分家庭要依靠借款或动用有限存款来维持生计。此外物价上涨及医疗的因素必须予以考虑。否则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这种断裂带很可能滋生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⒊心理挫折感强。
  由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现在社会公认的评价标准是量化的个人收入,这种市民气的价值认定在底层体现无疑,尽管自身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处于劣势,他们还是认可的。由于劳动能力低下、自身素质不高、收入微薄,这一群体普遍心理挫折感强,比较自卑。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个案来具体地把握这一群体的心理:
  个案赵某女下岗岁。
  当访谈开始时,她一再表示“什么都不懂”;当问及对自身的看法时,她说,“我现在有个小姑娘读初中,现在的上学钱高得离谱,一年没个几千下不来。我想我们孩子只能在吃穿上省着点用,谁叫她爹妈啥也不是呢?有钱的孩子托生在好人家了,这都是命啊!”
  个案张某退休人员男多岁。
  退休人员的情况比较特别,如果原来的单位还能够正常运转的话,生活还可以。但是子孙找不到工作,“吃老人的钱”这类情况大量出现。对于儿女们的情况,张老汉也很无奈,他说,“没有办法,一家老小没有一个能指望上的,啥出息没有。没辙,现在社会就是有能耐的吃肉没本事的喝汤,谁让我这几个儿子都下岗呢?他们跟我一起熬吧,走哪算哪啊!”

  个案许某民工女岁。
  许某比较健谈,她说,“我干活比别人卖力,也比别人好,但挣钱就是比别人少;老板的解释仅仅是说我是外来的。现在乡下人把我当城里人,城里人又把我当乡下人……现在回农村安家不大可能。我现在先好好干吧,农村人,在城里找个工作不错啦!”
  像许某这样的流动人口我们在这次调查中遇到了很多,对于他们而言城市是陌生而冷漠的,自卑感、飘泊感混合着对前途的忧虑,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
  ⒋预期悲观。
  当我们在访谈中问到受访对象对未来的展望时,大多数人持悲观态度。从自身来说,他们找不到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缺乏知识,整体年龄偏大,劳动技能老化等等都是不利之外;从外界来看,就业的严峻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很难缓解;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远未完善。他们几乎对未来丧失信心,精神上缺失坚定的倚托,一些准宗教组织或“气功”等在这一群体蔓延,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从各类个案中,笔者选择了以下几个,以便更好地认识:
  个案李某残疾(行动不便)男左右。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期待时,李某明显比较消沉。他说,“我这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我也不做梦了,以前还买体彩,现在也不干了。我现在说是把孩子教好,能念到哪我供到哪,没钱我去借。看孩子了,可别像我。”
  个案王某女下岗岁左右。
  王某对前途一片绝望,“再就业?哪找去!像我这岁数能干什么?说句不好听的,‘当小姐’人家都嫌老。我能有什么出息?四十多了……现在啊,你说的对,我就图个现在,有一天算一天,日子到了,往街上一躺,拉倒。”
  对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从以上有代表性的个案可以看出,已经相当严峻。这一阶层的悲观很容易滋生偏激的情绪,产生危险因素。不能再指望“逢年过节登门看看”的表面文章,以往社会很少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状态,现在随着“人权”意识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救助关键在于对受助者心灵的帮助。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二)对所处社会环境的认识
  这次调查问卷的另一部分是关于弱势群体对所处社会环境的认识,其中关键的是对改革以及对改革带来的负面问题的认识。
  ⒈对改革的总体认识。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弱势群体成为首当其冲的波及对象,很显然他们也获得了改革的好处,但资源分配不公使得他们相对地被拉大了差距,他们的相对剥夺感较强。但是当我们问及对改革的总体认识时,受访对象还是整体上体现出了理智与清醒,当然其中也不乏偏激。大体说来,可分为两类:
  ()全面赞成。这一部分人占受访对象的大多数,他们认为自身的贫困情况是自身造成的,改革的方向是好的,大家的生活水准跟以前相比还是有较大的提高。改革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都是暂时的。他们相信党和政府的力量。基本上他们的观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符合正统的官方立场。
  ()部分赞成。这一部分占少数,他们肯定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转变,但是他们认为和改革前相比“国家的精神散了”,现有滋生的丑恶现象是改革带来的,“有钱了,人变坏了”。这一部分人整体上体现出对六十年代的追忆与怀念,这是一个可怕的迹象。
  综合以上两部分,可以说,弱势群体对改革的大形势是持肯定态度的。面对改革带来的问题,正确的应对是坚定信念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改革中解决改革带来的问题。如今一些负面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正确而稳妥地处理与解决,是成败的关键。
  ⒉对改革的负面问题——腐败的认识。
  改革以来,关于致富的总体构思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了不少的扭曲。“全民致富”变成了“一部分人受益”。一般来说,得利的主要是这样几类人:第一类是部分社会资源的管理者,这些人手中握有的权柄使他们握有计划内物质的审批权和资金的使用权;第二类是部分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这类人容易将国有资产通过各种途径变为已有;第三类是有能力将这种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