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国内外传媒舆论关注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其发展前途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主张。废除论者看坏其运作弊端:劳动性质含混,收容条件笼统,操作过程缺乏监督,随意性大,易出差错,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保存论者看好其社会功效;劳教制度创建40年来累计教育改造了300多万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 对满足社会治安需要功不可没。废除论无视其社会功效,因而被指为“因噎废食”。
社会功效和社会需要,凭直观即可被感知,仅仅指称社会功效和需要并不等于对合理性的论证。“现存的即合理的”黑格尔这一说法如果倒过来修改为“合理的才会是久存的”也许就不致于受到非议了。劳教制度的合理性包括存在的合理性和运作的合理性两方面涵义。
一、劳教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有关法律文件规定,劳教是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但不够或不需要刑事处罚的人适用;然而隔离社区集中留居的劳教期限最多长达3 年,必要时得延长1年。 实际上远比作为刑罚种类的管制和拘役严厉得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它是劳教制度合理性受到质疑的主要理由。
劳教对象40年来几经变动,目前大体收容这样几类人:①重罪不犯、罪错不断、屡教不改,恶习深的;②有重复卖淫、嫖娼和吸毒等违法行为的;③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有民愤的(不够或难以用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治罪)。这些人,适用治安处罚毫无作用,由于够不上刑法上的犯罪而无法给予刑事处罚,如果没有介于二者中间的法律处罚措施,则社会遭殃,显得国家无能。国外情形不同,从菜市购买活鸡回家途中倒拎其爪(头便朝下)也构成刑法上的虐待动物罪;美国拳王泰森因汽车追尾发生争吵,打了对方几拳,踢了几脚,被判 2年监禁,判决理由为“被告屡有野蛮言行,法庭认为他对社会具有潜在而致命的威胁”。依据我国刑法,对上述事例不可能有那种认定和处理,因为外国刑法上的犯罪概念只有定性因素,而我国刑法则不同,犯罪概念即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这是中华传统法文化和历史延绵形成的治国经验所决定的刑法思想的集中表现。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后果严重、损失较大等即为具体罪构成要件的定量因素,上升为总则性规范即第十三条犯罪定义的但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概念定量因素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缩小刑事打击面,减少公民被签贴犯罪污名的机会从而有利于自由发展;紧缩国家刑罚权,与罪刑法定有异曲同工之效;节约刑事司法资源,以便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用来对付严重的犯罪。犯罪概念定量因素同时也带来问题,造成刑法结构性缺损,定量因素的载体只能是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害结果,这一点决定了我国刑法奠基于结果本位。重行为的结果,必然忽视行为人的人格状况。我国刑法分则的惯犯条款之少为当代世界各国刑法所罕见也就是这个原因。刑法立法模式决定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也必定以结果为本。两者均注重对行为的处罚。在客观损害程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裁轻重规格这一层面上治安处罚与刑法处罚是相衔接的,其间并无空隙。劳教并不是在这一层面上介于它们两者之间,而是另一层面的问题,即通过行为侧重反映行为人的劣根性(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害虽不严重但从行为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恶习深重,对社会安宁构成威胁)注重对行为人的教养处遇。于是弥补了刑法的结构性缺损,劳教制度与刑法形成功能互补格局。这就是劳教制度的存在价值。由于教养处遇与短期自由刑在适用对象、运作方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的不同,无法比较孰轻孰重。
有人建议,将劳动教养改为类似西方有些国家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其出发点是既不将劳教归入治安处罚,也不归入刑法,这是可取的,但我认为名称不妥。因为西方的保安处分制度与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有本质区别,况且保安处分制度的发展趋势正在走向衰落。因此通过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论证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欠缺说明力。
二、劳教制度运作的合理性
关于这一问题,拙文《刑罚现代化:刑法修改的价值定向》(《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提出“三改”方案。一改名称, 建议将劳动教养改为教养处遇,因为运作程序和权力主体变动(下述),名称也要相应改变,免得旧瓶装新酒。二改期限,建议由现行1至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1年改为3个月至2年(甚或1年6个月), 当然前提必须是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真正做到“限制自由”而不是“剥夺自由”,以区别于刑罚方法。三改程序,以解决当前劳教决定权行使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基本缺陷。提出根据教养处遇的性质特点(较长时间限制被教养人的自由),程序改变的关键是将劳教决定权归人民法院行使(限于前文所指第一和第三类教养对象),教养案件的审理可适用简易程序,不服决定可以上诉。现在看来,为适应治安需要快速高效的特点,应有制度创新:基层人民法院创建“教养法庭”,法庭由法院法官、公安机关代表和司法行政部门代表三人组成,法官为庭长,法庭集体行使教养处遇权,案件由公安机关直接移送。此种结构的教养法庭是否符合法理?
在刑事领域,国家司法机关运作机制和职权配置的改动最终取决于“公众—国家—罪犯”三角关系的演变:公众与政府的亲疏程度;公众对犯罪的恐惧程度。18世纪出现的三权分立宪法原则,核心是分割行政权力,是基于历史形成的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态度;刑法上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前提是公众对国家司法机关罪刑擅断作法的恐惧超过对罪犯的憎恨。历史发展、社会前进,三角关系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随着民主政治推进,政务公开,政府服务公众职能加强,公众与政府的亲和程度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犯罪,尤其是危害严重的犯罪日益攀升,跨国贩毒集团、恐怖主义活动、有组织犯罪,形成强大的反社会势力,以对付“孤立的个人”为基础的传统刑事立法模式受到巨大挑战,公众对犯罪的恐惧程度空前加深。基于此,公众更多地关心国家对犯罪的惩罚以及对犯罪边缘行为实施者的处遇,相应地对传统刑事司法运作机制和权力配置的变动采取宽容态度,因而设立法官、警察、司法行政人员的混合法庭来裁决教养处遇案件,是可行的,也易为公众所接受。
教养期间,限制被教养人的自由。在教养院的管理方式和活动规则乃至环境设施等方面都要真正体现与剥夺自由的刑事处罚有性质的区别。
教养处遇究竟是什么性质?它不同于作为行政处罚的治安管理处罚,也不同于刑事处罚,教养处遇就是教养处遇。追问它属于行政处罚还是属于刑事处罚,我认为没有必要。难道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之外就不可能有其他处遇方法吗?“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无法解释“亦此亦彼”的客观现象。
存在的合理性是教养处遇立法的前提,运作的合理性需要在立法中得到具体贯彻。法律名称建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养处遇法》。
储槐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