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中美两国上市公司SEO融资的制度性差异进行分析,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解释两个市场中上市公司SEO行为的区别,从而为研究上市公司SEO行为模式建立一个制度框架。
【关键词】SEO,增发,配股
SEO(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指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后进行的股权再融资,主要是向市场增发新股(俗称增发)和向原有股东配售新股(俗称配股)。近年来,关于上市公司SEO的定价及其效率问题的研究在财务界获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为基础的,中国股票市场的成熟程度和监管特点与美国股票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必然导致两个市场中上市公司SEO的行为模式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归根到底是由市场制度层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本文就中美上市公司SEO融资的制度性差异进行分析,从而试图为解释两国上市公司SEO融资行为的差异搭建一个平台。
一、中美市场监管当局对SEO要求宽严程度的不同
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当局是SEC(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它对美国上市公司的SEO行为要求非常宽松,只要所筹集的资金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股东和投资者愿意购买,公司随时可以进行再融资,几乎不受公司业绩、时间和比例的限制。我国市场的监管当局主要是证监会,它对上市公司增发和配股的审批都非常严格,为此制定了较高的再融资门槛,出台了多个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SEO行为。例如对于增发或配股的盈利条件(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且预测本次发行完成当年不得低于6%)、时间要求(配股距离前次发行的时间不得少于一个会计年度)、比例要求(一次配股量原则上不得超过前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股本总额的30%,若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则不受此限制)以及增发或配股的禁止行为(如擅自改变招股说明书所列募集资金用途而未做纠正、存在为股东和附属公司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行为)等均做了严格的规定。两个市场监管当局对SEO宽严程度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各自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程度的差别,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两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
二、上市公司对SEO方式选择的取向不同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向市场增发新股成为美国上市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的股权再融资方式, 在1963 年-1981年间,只有不到5 %的公司采用了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 在1982 年以后配股在美国消失了。为什么上市公司对SEO方式的选择存在如此鲜明的差异?这在学术界被称为“SEO的发行方式之谜”。对此进行解释的理论很多,主要有:美国一二级市场的价格相对比较接近,增发新股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水平和公司抗风险的能力,并不影响原有股东的权益和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表现,配股却有可能因原有股东的意愿不足而达不到预定目的;此外,在配股方式下发行新股, 那些放弃配股权的投资者需要通过证券市场出售其配股权, 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成本,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投资者因为改变投资组合所发生的成本,因此向公众增发新股成为上市公司SEO的主要手段(Hansen 1988)。在我国,增发始于1998年,证监会的初衷是扶植一些诸如纺织、轻工等业绩达不到配股资格的基础产业,因而制定了相对宽松的门槛(只要连续三年盈利,ROE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即可),证监会还在2001年增加了不达标公司的增发柔性条款(主要是关于公司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的说明、预期和论证),门槛进一步降低。在政策的导向下,近年来增发的公司迅速增多,一些原来配股的公司也纷纷“弃配转增”,一度引起市场的恐慌,证监会不得不在2002年提高了增发的门槛,将要求条件改为“最近三年加权平均ROE不得低于10%”,从而抑制了市场上过热的增发气氛。由此可见,美国市场上市公司对SEO方式选择的出于“股票价值、融资成本、股东控制权益”等公司财务管理微观因素的考虑,而我国上市公司对于SEO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监管当局对SEO不同方式资格门槛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