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索实现国家理性的新手段:银行商业化改革(1994~1997年)
1994年,国家开始实行“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资金管理新体制,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商业化改革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举措包括:(1) 设立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2)对国有专业银行全面实行贷款规模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3)央行不再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不再对财政透支;(4)按照1996年6月全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会议上提出的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各专业银行开始注重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强银行资金风险管理;(5)将国有商业银行分散法人制改为总行一级法人制,推进贷款抵押担保制度和贷款证制度。上述措施表明,国家控制金融虽然从主动转向被动,但是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加强了金融安全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事实上,这一改革阶段,国家一直尝试在不改变国有金融产权边界条件下调整金融租金配置的权力体系,从而实现控制金融的效用最大化。
(五)1998年后的中国信贷体制改革
1998年,中央政府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决定在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这一时期,除了受其它制度安排变革的制约(如政府职能转换,国有企业改革等)外,银行金融制度安排创新的空间已基本确立。国有金融安排和其它金融安排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以获取金融制度环境变迁带来的外部利润机会。但是,无论如何调整下层金融自由,中央政府都是在基本不改变国有金融产权边界的前提下,保证对国有金融的控制权、对金融资源的支配权的前提下提供其创新空间。有意思的是,在中央政府控制金融信贷市场的同时,底层市场经济活动规模却不断扩大,交易流量货币和存量货币大量囤积于社会经济体系之中,保证储蓄的来源和规模。一方面,各银行之间加强了体制内对储蓄资源的竞争和贷款获利机会的竞争;另一方面,储蓄动员能力的扩大为中央控制金融追求效用函数的诸多结构变量(经济增长、就业、对长期有效项目的追求偏好、稳定的税收来源等)提供了可能。然而,信贷制度变迁的轨迹表明,在中央效用函数的各结构变量排序中,金融安全、金融效率偏好排序始终是靠后的。而潜在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也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重要约束条件,使其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五、并非结论的结束语
随着金融对外放开最后期限的到来,中央政府最终把改革举措调整为:政府注资冲销不良债权—国有金融产权股份化海外上市—形成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从目前来看,改革成效不能说不显著。不过,在国有控股以及对银行核心领导人事任免的绝对行政控制约束下,国有银行能否形成高效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国有金融潜在风险、呆坏账的产生机制问题,仍需要在本文的理论解释框架下,探索中央政府理性介入的可能的最佳新形式。
一种可能的理性介入思路是: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现有的产权结构,走国有股权多元化的道路,藉此形成高效的银行治理机制。这是目前的主流观点。然而中央政府也是进退两难,如果国家持大股,国有金融改革很可能陷入国企改革同样的困境,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很难建立起来,银行的组织理性与国家理性之间的背离程度可能更大,甚至出现双重代理问题。如果引进战略投资者,私人持大股,国家失去对国有金融的控制权,在资本逐利的经济逻辑下,可能形成私人垄断的金融市场,这与中国社会性质相去甚远。况且在现有的权力结构下国有金融产权到私有金融产权的演变过程同样是金融机构集团理性与国家理性冲突的过程。
另一种可能的理性介入思路是:在国有控股产权结构下,强调体制内分权促成外控机制,加强有效的金融监管⑩。实际上,现有的监管制度框架不完善,根本原因还是中央政府设定的监管机构的集团理性与国家理性背离,出现了监管机构与银行经营机构“合谋”的局面,导致更多的金融腐败问题。在中国,监管者是政府,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人与控制者也是政府。这样,政府作为监管者便成为一个追求社会效用来进行监管与分享租金来进行监管 的“矛盾体”。若监管者追求长期社会效用最大化,则相关政策的操作就倾向于消减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如果监管者追求分享租金(出资人回报、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则又必然倾向于增加银行规模。因此,如何监管、由谁来监管、政府双重角色如何分离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政府理性介入思路认真考虑的。
因此,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现有的权力结构,从产权角度考虑问题也许是一种长期有效思路。在国有金融产权边界刚性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良好的监管框架尚待时日条件下,中央政府有望理性介入国有金融改革的第三条思路是:仿效一些国有企业(如鞍钢、山西平朔煤矿、中原油田等)对治理结构的探索经验,在银行内部培育市场,加强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绩效竞争、协调与相互监督。在政府的协调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就会放松或部分放弃垂直行政控制方式,而代之以在银行内部扩大分工的同时启动经济民主,以此优化治理结构。我们把这制度安排称为国有金融的“内部市场化”创新,当然,详细探讨需另行撰文。
注释:
①在这一理论框架下研究中国国有金融市场化滞后问题,详见钱颖一(1995)、世界银行(1997)、张杰(1998)、王曙光(2003)等人的观点。
②例如,较早些时候提出的“增量存量两块竞争”渐进市场化推进论(樊纲,1991,1993;林毅夫、蔡日方、李周,1994),“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与区域竞争推进论”(杨瑞龙,1998;张维迎、栗树和,1999),“内外规则冲突与协调演进论”(周业安,2000),“历史逻辑起点、生产率竞赛与制度互补”民营经济分岔演进论(邓宏图,2004)等,均是以非金融实体经济制度演进为分析重点。
③易纲(1996)指出,扶植非政府所有的金融机构,而不是试图改变国有银行的行为可能是国有金融改革的一条更容易的途径;张杰(1998)的研究也得出结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要害既不是直接改变国有金融制度的产权结构,也不是由国家出面建立金融市场,而是激励足够并具有谈判能力的新金融产权形式的产生;樊纲、徐滇庆等人也指出,中国金融改革滞后在于没有在培育非国有企业的同时在国有体制外培育非国有金融主体。
④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或者谈判成本为零,所有的外部性问题都会以帕累托有效的方式解决,这是因为理性的双方都会一直谈判直到他们得到最大化的共同收益为止。简单地说,就是在交易成本不大的情况下,个人理性可导致集体理性(谈判成功)。科斯这一观点被概括成“科斯定理”。详见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详细阐述见奥尔森《权力与繁荣》,第6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⑥据张杰(1998)的测算, 1992年,国家控制金融的收益成本首次超过控制收益(该年收益和成本分别为3732.41,4109.75亿元);据笔者(2006)的测算该年控制受益还要大些为3801.24亿元。1992年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拐点,以后年份控制金融收益再也没有超过控制成本,二总量指标的离差越拉越大。
⑦资料来源: http://www.cbrc.gov.cn/mod_cn00/jsp/cn001000.jsp.
⑧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5年9月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相关数据实际测算得到。
⑨在前苏联计划经济的早期,斯大林实行了一种特殊的税收最大化制度安排。该制度安排降低边际税率对平均税率的比率,以此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双重作用,不仅增加了劳动收入中用于支付税收的比重,而且增加劳动量的供应。详见奥尔森《权力与繁荣》第七章,第86-100页,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⑩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财经》杂志《世界中国2005展望》中表达了这种观点,即银行改革以监管为重。张杰(2005)也提出了“监管高于市场化”的命题。前者强调了监管的技术和管理层面,后者更多关注监管的制度层面。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世界银行1997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钱颖一.中国市场化过渡的制度基础,载胡鞍钢主编《中国走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樊纲.论改革过程[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樊纲.两种改革成本和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1).
[7]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8]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1).
[9]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12).
[10]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5).
[11]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12]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3]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J].经济研究,2005,(1).
[14]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许秋起.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J].当代经济研究.2005,(3).
[16]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
[17]陆磊,李世宏.中央—地方—国有银行—公众博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J].经济研究.2004,(10).
[18]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2,(8).
[19]刘明康.世界中国2005展望[J].财经.2005,(1).
[20]张杰.究竟是什么决定一国银行制度的选择——重新解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含义[J].金融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