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7
/ 2
(四)以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为中介目标

  曹家和(2004)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认为货币政策的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即货币供给量在通货膨胀时期能够灵敏地反映出社会总需求的宽松度,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但在紧缩时期则对社会总需求的宽松度缺乏灵敏性,因而并不适合继续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客观上要求央行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领先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对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中介目标的利弊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在紧缩时期,央行可以使用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供大于求的经济中,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产成品库存总额呈下降的趋势,而当社会总需求减少时,产成品库存总额则出现上升的趋势。既然治理紧缩的关键是增加内需,使社会供求趋于均衡,那么,能够准确反映内需变动状况的产成品库存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率,因其能够灵敏地指示货币供给量对总需求的实际影响,因而可以作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首选指标。[15]

  (五)同时采用多个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

  张俊伟(2003)认为,货币量指标的有效性下降,“盯住通货膨胀”应当是好的选择。但“盯住通货膨胀”要以央行具有高超的经济运行预测能力和高度的政策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乃至产业政策之间密切配合为前提。所以,“盯住通货膨胀”在目前的中国还不具备现实性,它只能是远期目标和努力方向。当前,可行的选择应当是在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强化央行独立性(如自主调节利率等)的同时,淡化对货币量指标的关注,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宣称的那样,考虑用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充当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6]

  方齐云等人(2002)认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是货币当局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在区分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框架下,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角度对我国货币供给的性质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控制实践所表现出的无效性提供了一个解释,并为我国现阶段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供了一种思路:面对我国现阶段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下货币供应量指标已无法实现中介目标的功能的现状,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在逐步弱化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同时,积极引进利率等监测目标,并提高对价格指数(CPI)的关注程度,直至最终盯住通货膨胀率目标。[17]

  二、一个评论性总结

  目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远没有形成一致性的意见,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综观既有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从理论上说,可计量性、可控性、可预测的对政策目的的影响这三个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十分明确,且易于理解。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依据这三个标准却很难判断某个金融变量是否比另一变量更适合充当中介目标。如Frederic S.Mishkin曾考察过货币总量与利率,发现作为中间目标,是利率优于货币总量还是正好相反,我们在每一个标准上都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因此,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更多地是受到某一时期主导性的货币金融理论、一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等因素的影响。

  2.大多数研究均已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来看,要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选择利率或通货膨胀目标还缺乏可行性。因此,我国面临的现实选择只能是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的改革,以为中介目标的转变奠定基础。

  3.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与其设定中介目标作为最终目标的名义锚,通过调控中介目标来引导货币政策指向它所要达到的政策目的,倒不如直接盯住最终目标,这就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逻辑。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在这种框架体系中,用于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是一系列信息变量,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Mishkin,1997;Bernanke&Gertler,1999),因此货币当局能够在政策工具的运用上保持较大的灵活性。这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1][美]米什金著,李扬等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

  [2]王松奇编.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

  [3]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5).

  [4]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6).

  [5]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1).

  [6]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5).

  [7]陈雨露,汪昌云主笔.金融学文献通论•宏观金融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李 燕,凌 亢,吴九红.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考[J].改革,2000(6).

  [9]周诚君.外生利率下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兼析马克思的货币利息理论[J].经济评论,2002(5).

  [10]张 强,毛丽娜.入世过渡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J].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3(10).

  [11]Lars E.O.Svensson,“Inflation Targeting as a Monetary Policy Rul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43(1999).

  [12]夏 斌,廖 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8).

  [13]奚君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J].财经研究,2002(4).

  [14]李 扬.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银行家,2002(7).

  [15]曹家和.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与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4).

  [16]张俊伟.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内在矛盾与对策[J].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3(2).

  [17]方齐云等.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