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央行票据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扩张和营利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货币市场,同时票据也到了赎回期,不仅要发新回旧,而且要进一步增发,以对应滚滚而来的资金流入。由此可见,维持现行汇率体制和汇率政策的弊大于利。然而,汇率改革的成本和收益却不一定与此相同,这就提出了汇率改革的额外损失问题,不调整汇率的成本和收益反过来构成了调整汇率的收益和成本。另外还有几项调整成本是必须计算的。一是由于汇率低估和升值预期,大量热钱流入套利,升值后很大一部分必然流出。估计2003年流入的热钱在600亿美元左右,2004年又流入1000亿美元。如果汇率升值10%,假定一半流出,升值的弊为80亿美元;升值后流出880亿美元。二是外商投资的利润汇出。到2004年9月底,外商直接投资约5500亿美元,按10%的利润率计算,利润为550亿美元。如果一半再投资,升值后另一半(假定300亿美元)汇出,升值的成本(净损失)为30亿美元;升值后汇出330亿美元。两项合计,升值成本(净损失)为110亿美元,这是升值不得不付的代价。升值后共流出1210亿美元,是2004年外汇储备增加额的一半多,目前的外汇储备还能够应对得起。此外,美、日、欧盟等国对我国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颇有微词,使我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贸易摩擦也日渐增多。 我国目前进行的汇率改革的成本收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升值对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外商对投资利和风险的判断和权衡。而影响外商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东道国的外资优惠政策、生产成本、市场规模和汇率变动以及国际投资形势。在优惠政策和生产成本以及国际投资形势一定的情况下,外商投资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和市场规模。
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决定我国出口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全世界的实际收入,二是我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在出口商品生产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我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此外,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相同,周边国家与我国有相似或相同的比较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处于竞争关系,除生产成本外,人民币汇率和这些国家货币汇率的相对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商品与这些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我国的出口。人民币汇率升值1%,中国出口将减少0.75—1.191%。汇率升值通过对外资和贸易两个途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影响。汇率升值会使外资流入减少和出口增长趋缓,进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使当期的失业增加。以汇率升值10%、汇率的出口弹性和外资弹性分别为0.8和1为例,外商直接投资减少60.6亿美元,出口减少474.7亿美元,东道国GDP减少690亿美元,就业减少38102万人(按全部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计算)或者106.3万人(按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计算),实际可能在二者之间(张曙光,2005)。
对企业的影响分不同情况有所不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对企业引进技术、设备、进口原材料、原器件是有利的。在当前国际石油、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可以降低企业进口成本。对出口企业以及生产国外同类产品的企业,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短期内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但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
从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看。适当上调人民币汇率水平,降低进口消费品价格,国内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将会有所增强,总体上会提高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能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及其引起的贸易摩擦、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果,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从长期来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建议
笔者认为应把国内的货币政策目标放在首位,把汇率的稳定放在第二位。首先应该让汇率波动起来,其次就是要推进外汇市场的改革。
在进行汇率改革的同时,要积极培育银行间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浮动区间,适当增加银行制定挂牌价格的权限。同时也要注意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尽快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开展掉期等金融产品的研究和设计;尝试建立外汇市场坐市商制度,增加金融机构和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外汇债券的规模和数量。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完善汇率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建立健全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但在短期内也会对一些竞争力比较弱的行业和企业产生调整的压力,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注意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开展技术改造的方式来挖掘潜力,尽快掌握各种外汇避险工具和手段,增强自身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银行部门要学会运用衍生工具来管理风险,向企业提供更多和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为今后发展外汇市场上的各种衍生工具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人民币汇率改革要为将来开放资本账户,人民币变成地区货币,进而变为世界货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