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目测的基本特征、知识构成、语汇特点、技能目标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对目测所涉及的层面加以解析,以展开视觉造型技能、技法的研究。
关 键 词:视觉造型 目测 视觉因素 视觉造型语汇
目测,是视觉艺术造型过程中,以测量为目的的视觉活动。是视觉艺术造型过程中主要的度量方式。是以眼睛对视觉形态的量化观察,为艺术思维提供尺度依据。
视觉造型的工作方式和语汇方式在很多时候,一般的测量工具都无法完成。如在绘画写生中对三维空间的把握;创意表现中审美形态的斟酌……这些都须通过目测来解决。再者,视觉艺术造型的准确是以视觉检测为基准,而目测则更实用于满足视觉合理并配合艺术思维达到艺术上的精美。公众对视觉形象的认知经验多数源于客观物象的视觉印象,艺术家的目测技能则是在此基础上,应用艺术理论和艺术经验达到的更高层次。
艺术家通过目测捕捉客观物象的尺度特征,通过目测把握创意形态的尺度关系。目测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视觉艺术语言的运用和视觉形象的生成。目测技能是视觉造型艺术家的一种功力。
外界物象在视网膜上的映像,从生理上讲艺术家与常人有着同样的功能,所以,常人往往也能够对视觉造型中的尺度进行敏感的评价。视觉造型的尺度因素,像大小长度、光影明暗、色彩、色调等正常的视觉系统对其都有灵敏的感应能力。但在实际操作时,大脑对部分视觉信息的无意识以及主观意识的先决性,往往影响着目测结论。目测是否顺利,一方面是表现手段问题;另一方面是大脑主观决策问题。笔者对目测相关的研究就是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在具象造型技法研究中,通常将目测相关内容归纳在观察方法里,观察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审美;二是目测。同是用眼睛去观察,一个是心理情感体验,另一个是客观尺度判断;一个取决于主观感受,一个取决于客观尺度。而目测对客观尺度的把握是极易受主观决策影响的,大脑会下意识地将信息混扰,造成目测失误,这正是科学目测的意义所在。这往往也是初学者最易出现的过错。强调二者差异将其分而论之有益于澄清混淆。
对于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和技术相互结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作为技术研究应有所侧重。在此笔者只对目测作技能、技法研究。
在造型技法的学习中,教师往往提倡“悟”来解决问题,初学者往往在“悟”中颇费周折。具象造型研究中对目测的相关知识,如透视知识、解剖知识等都有详尽的研究,但对于目测技能本身却缺少系统的解析和探究,很少有人能像美国艺术教育学家德博拉·A·罗克曼那样重视目测,在《教素描的艺术》中开篇第一章就讲目测,并对自己的目测教学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但对目测本身及其特质并无详细论述。
把目测基本技能及相关知识进行解析,形成知识点相对集中、技能目标相对明确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有益于视觉造型研究,也有益于初学者能从知识和技能结构切入了解造型。这样更适应成人学员的认知方式和教学特点,使造型研习尽快进入理性学习阶段。
一、视觉造型目测特征
通常人们习惯用器械测量获得距离、长度、温度等的准确数据,一般的测量经验也是由此而形成。而目测是通过眼睛直接对视觉造型元素进行判断,视觉的直观性决定了目测的基本特征:
目测度量的方法是量与量的比较
目测度量的结果是视觉上的近似值
主观意识对目测活动起决策作用
目测是一种经验技能,可以不断完善提高
1.目测度量的方法是量与量的比较
目测是通过对视觉形态量与量之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比例关系获得相对度尺度。
对于线性尺度的取值通过直观对视觉形态宽窄、长短之间进行比较,判断相对长度,确定比例关系。如在造型中判断各物象之间长、短,宽、窄的比例,物象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向高比宽多一倍,甲长度比乙长度少三分之一等,进行线性尺度的判断。
色调、明暗的取值判断利用光影明暗等手段进行艺术造型,目测时对色调、明暗进行取值是通过对各形态的明度要素比较,判断明度关系,确定明度比例,如各物象固有色的深浅的比较;物象不同方向面受光后明度的变化程度的比较等,进行色调明度值量比判断。
角度尺度的取值判断视觉容易对水平和垂直作出相对准确的断定,有水平和垂直感的辅助可以对角度进行较为敏感的目测。像直接断定水平、90度、45度、30度等也可根据需要虚设垂直、水平辅助线,通过与垂直、水平倾斜度的比较进行角度定位。
对平面朝向的定位
在视觉造型过程中经常要对平面的朝向进行定位,以决定形体体面的结构特点。在运用光影明暗造型中更要首先确定不同方向面与光线所成的角度。对平面朝向的定位也是通过面与面的相互比较,确定倾斜角度。
另外还有多光感、量感、体感、质感的造型因素目测,也都是通过比较、量化获得结论。
2.目测度量的结果是视觉上的近似值
目测用视觉进行量比判断是一种视觉上的推测,是一种量比的概率值、模糊值。
目测是通过对形态之间相互比较作的量比判断,目测的精准值是通过对形态之间各种特征的尺度要素由大到小反复比较纠错完成的,是由糙到精的过程。目测的工作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模糊理论的应用,不是机械精确。
造型目测的准确是以视觉检测为基准,对于训练有素的艺术家来说,视觉量比的准确度可以近似至一般视觉难以感应的误差,从而达到视觉上的精准。
3.主观意识对目测活动起决策作用
目测与工具测量不同。视觉对尺度的客观性判断是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是大脑在作决策。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视觉艺术的不同领域,目测的结果和标准各有不同。决策作用具体表现为:主观意识对目测过程与结果的指导作用和异化作用。
大脑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决策的,科学原理和艺术理论对目测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主观对目测的异化作用因人而异。主观意识经常会将不同渠道得来的经验及信息带到目测中,造成决策失误,影响对目测客观性的追求。如在具象写生训练时,写生台上两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在视觉上是近大远小,近低远高。初学者会把前后空间的物体画成同样大小并摆到一个水平线上,这是将对苹果的物理概念的判断与视觉概念的判断混淆造成的。
视觉艺术的不同领域知识、经验对目测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写实绘画中具象写实绘画是用统一空间和统一光源来规范画面造型,用焦点透视的方式进行目测活动。通过固定式视点、固定画面对物象的表现角度来固定和捕捉视网膜上的瞬间投形。这种具象写实造型方式形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德国画家丢勒都曾对此深入地研究。当时还流行一种写生装置,用来规范焦点透视,进行具象写生(一种固定式视点、固定画面对物象的表现角度的写生器)。
具象写实绘画方式科学地捕捉了客观物象的瞬间视觉形态,在画面上营造了三维空间的视幻图形,满足了人对空间感视觉真实的审美需求。焦点透视至今仍是写实目测的基本法则。
写意绘画在意象绘画中,以意向表现为目标,不以焦点透视为法则。
在东方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绘画领域,有着自己艺术体系和创作思维方法,对于目测也有一定的章法形式,像山水画的平远法、高远法、深远法、散点透视以及“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度量方式等。
在装饰造型中装饰造型不受写实规则限制,追求视觉形态的秩序化、规范化、均衡化,目测活动要根据造型需要配合矢量工具共同完成。
在三维造型中,形态是立体的,其结构是真实的体面与空间关系。构成形态的点、线、面、体、材料等造型要素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目测对其的观测和量比取值是全方位的。三维造型也有写实、意向和立体构成造型之分,及浮雕、圆雕等表现方式之别。在建筑和大雕塑等一些大型三维造型中有时会用“近缩式”的方法来修正视觉误差,保证视觉真实感。
现代绘画中,现代绘画挣脱了传统手段的束缚,追求艺术个性表现,但目测仍然是艺术家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
不同的艺术领域和不同的视觉造型方式对目测的要求各有不同,在人类认识的不同阶段,目测的结论也各有差异。这是主观意识对目测活动指导和异化作用,这也是目测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意义所在。
4.目测是一种技能
机械测量工具的测量标准是衡量的。而目测是以人为主体,应用的是人自身的技能。人的技能因人而异,功力不同技能高低也不同,初学者可能反复涂改还画不准确,而艺术家却一目了然感应大量精准的尺度关系。即便是常人视觉对形体比例、明暗色调、色彩的感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有人把这种差异归结为艺术细胞,实际上这种差异源自视觉系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经验,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逐步加强大脑对目测信息的意识力,增强视觉对尺度因素的感受力,提高目测技能。视觉对形态尺度要素的感应能力、量比能力通过有意识训练会得到逐步提高。视觉对目测因素的感应量由少到多,由糙到精,并且随着人自身理论科学水平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升。
在视觉艺术中,目测是人们研究自然形态结构特征的主要工具,也是将艺术思维视觉化的重要媒介。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凭借深入的理论与丰富的经验,能对客观形态做出更精到的尺度分析。
二、目测的相关理论
这包括视觉生理学理论、视觉艺术造型理论。
1.透视学
焦点透视理论是建立在视觉原理基础上的造型基本原理之一。是具象写实绘画中目测的主要理论依据,透视原理为二维造型提供了塑造视觉真实的尺度依据。
具象写实透视图形以焦点透视为秩序,将现实空间物象转移到二维平面,营造具有三维空间感的视幻图形。透视造型满足了视觉的三维概念,与视觉对空间形态的认知方式吻合。绘画写生时应用焦点透视原理凭借三维空间,观测二维尺度,完成空间转换。
焦点透视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