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封喉树叶急性毒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21
/ 3
作者:康胜利 任守忠 欧阳林旗 邱名寅 刘明生

【摘要】   目的观察箭血封喉树叶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水和80%乙醇两种提取方式提取原材料,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观察小鼠急性死亡率;并测定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的乙醇洗脱物腹腔给药的LD50。结果灌胃给药时,水、醇提取物均未引起小鼠死亡(80 g生药量/kg)。但腹腔给药后显示明显毒性,小鼠在1~3 h内发生死亡;树脂醇洗脱物的LD50为(15.13±1.60)g·kg-1。结论见血封喉树叶经口服给药时小鼠不发生急性中毒反应。

【关键词】 见血封喉 箭毒木 急性毒性 树叶 加布树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cute toxicity of the leaves of Antiaris toxicaria Lesch.MethodsThe material was extracted with solvent systems of H2O and 80%EtOH and the acute toxicity of different partitions of the two extracts were examined, as well as the gross ones, with administrations of ig or ip in the mouse. The LD50 of the ethanol eluate from macroreticular resin columns were then determined.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death was caused by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with a dose of 80 g/kg (equivalent to the raw material); the toxicity was observed by means of ip administration and the median lethal dose was (15.13±1.60)g·kg-1 for the alcoholic fraction eluted from D-101 resin column and the death occurred within 3h after injection. ConclusionIn oral administration, the leaves of Antiaris toxicaria showed no sign of toxicity in mice.

  Key words:Antiaris toxicaria; Acute toxicity; Leaves of A.toxicaria

  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 Lesch.),又名箭毒木,是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为高大落叶乔木,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该属共有4种,我国仅分布见血封喉一种[1],主要生长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广西南部 、广东西部和海南岛等地,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

  据文献记载,见血封喉割破树皮后流出的树汁常用作箭毒来涂布于箭或镖上,以猎取鸟兽和杀敌。从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强心苷类物质,如α-弩箭子苷(α-antiarin)、见血封喉苷(antioside)、马来亚苷(malayoside)等[2]。2005年,在海南省森林资源调查中发现琼北散布着大量的见血封喉古树,且多散布在村民生活的乡镇村落,常作纳凉之用,当地人称见血封喉树为“加布”。见血封喉树不但割破树皮时会流出白色乳汁,折断嫩枝,叶柄也会流出白色乳汁,故这些部分也可能存在一定毒性。然而当地村民对其可能的毒性了解不多,甚至对见血封喉树的毒性也未有所闻,因此急需对其化学成分和其潜在毒性进行研究,以保障人畜安全。迄今,有关见血封喉树叶化学成分及毒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针对树叶的毒性进行探讨。

  本研究中采用两种溶剂(水和80%乙醇)体系提取见血封喉树叶,分别经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进行毒性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

  1.1 药材及试剂 见血封喉树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提供,阴干备用;95%医用乙醇(重蒸馏)、石油醚(AR,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

  1.2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 g,雌雄兼用,由海南省人民医院动物中心提供(海南省医动字第30-001号)。按照每只小鼠灌胃0.4 ml/10 g、腹腔注射0.2 ml/10 g给药,用去离子水将见血封喉各实验样品配成所需浓度。腹腔注射样品在给药前经微孔滤膜(孔径0.45μm)过滤,贮于小瓶内备用。给药剂量按生药材量计。

  2 方法与结果

  2.1 见血封喉树叶的提取

  2.1.1 见血封喉树叶水提取物 取阴干见血封喉树叶400 g, 6000 ml水煎煮提取1.5 h,过滤,残渣继续水煎煮提取两次,加水约4000 ml/次,每次提取1 h,趁热过滤,合并3次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液放置于蒸发皿中,冻干成粉状,得冻干粉(77 g ,W0)。

  2.1.2 见血封喉树叶乙醇提取物 取阴干见血封喉树叶400 g,粉碎,第一次加入80%乙醇2500 ml,回流提取1.5 h,趁热过滤,收集滤液。残渣再分别用80%乙醇溶液2000 ml和1500 ml回流提取2次,1h/次,合并3次滤液。在70℃水浴下,用旋转蒸发仪蒸去部分乙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萃取3次以除去叶绿素等,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后转移至蒸发皿内,冻干成粉状,得冻干粉(45 g ,E0)。

  2.2 提取物精制纯化

  2.2.1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取大孔吸附树脂2份(每份约140 g),各用95%乙醇浸泡处理3次(每次处理时间约12 h)。分别装入色谱柱内继续用95%乙醇洗涤至合格[3],最后用大量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基本无醇味为止),备用。

  2.2.2 见血封喉树叶水提取物的纯化 取相当于200 g生药材见血封喉树叶水提取之冻干物(38 g冻干粉),去离子水定容至200 ml(相当于1 g生药材/ml),离心,取上清液缓慢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颜色较浅,收集上样流出液和去离子水洗脱溶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后转移至蒸发皿内,冻干(W1)。树脂柱继续用95%乙醇洗脱至洗脱液基本无色,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后转移至蒸发皿内,冷冻干燥(约4.1 g,W2)。

  2.2.3 见血封喉树叶醇提取物的纯化 取脱叶绿素之乙醇提取冻干物(约23 g),去离子水定容至200 ml(相当于1 g生药材/ml),按水提取物纯化过程操作,分别得到上样及水洗脱物(E1),醇洗脱物(约4.1 g, E2)。

  其树脂柱的水洗脱物(W1,E1)冻干后易吸潮,常规条件下无法获得准确重量,将其配成一定浓度的浓溶液,备用。

  2.3 粗提物毒性探讨

  2.3.1 灌胃给药(ig) 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按80 g/kg的剂量灌胃给药一次。两组小鼠分别给予见血封喉叶提取物W0,E0,观察并记录2d内小鼠主要反应情况以及小鼠死亡数。实验中未见小鼠死亡。试验小鼠的行为活动表现为给药后活动减少、食欲下降,但很快恢复,以后观察未发现异常。

  2.3.2 腹腔注射给药(ip) 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按12.5 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给药1次。两组小鼠分别给予样品W0 和E0,观察记录2 d内小鼠反应以及小鼠死亡数。实验中,小鼠有明显中毒症状如:兴奋、窜动、呼吸加速、抽搐、呼吸困难等,且1~2 h内两组小鼠均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30%和60%。以后未见动物死亡。2.4 纯化样品毒性探讨 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按12.5 g/kg剂量腹腔注射给药1次,4组小鼠分别给见血封喉树叶纯化样品W1、E1(水洗脱物)和W2、E2(醇洗脱物),观察并记录2 d内小鼠死亡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所得样品腹腔给药毒性试验及所含鞣质检查(略)

  样品用水溶解,滴加0.5%明胶盐水混合溶液,产生沉淀为阳性反应;n=8

  2.5 纯化样品E2腹腔给药LD50的测定(改良寇氏法)

  2.5.1 LD50预实验 按改良寇氏法[4,5],预实验找出见血封喉叶样品E2的最大全不致死量(D0)和最小全致死量(D100)分别为10 g/kg和23 g/kg。

  2.5.2 腹腔给药LD50测定 小鼠60只,雌雄兼用。禁食(不禁水)12h,随机分成6组。根据预实验结果中D0及D100剂量值,确定组间剂量比值为1∶0.85。给药后观察2 d,记录动物死亡情况,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 及LD50 的95%平均可信限。 结果见表2。LD50及95%的可信限为(15.13±1.60)g/kg。

  表2 样品E2腹腔给药LD50测定结果(改良寇氏法)(略)

  3 讨论

  在对粗提取物的毒性探讨中,口服给药量为80 g/kg,未见到动物死亡,说明其口服毒性很小。腹腔给药时,动物死亡发生在1~3 h内,其中水提取物给药组死亡率为27%,醇提取物给药组死亡率为64%。考虑到粗提取物可能含有较多杂质如鞣质,树脂等杂质,故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常见天然产物后再次进行腹腔毒性观察。

  对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洗脱部分(W2,E2)按160 g/kg剂量灌胃给药,小鼠均未发生死亡。表明见血封喉树叶口服基本无毒,人畜接触或误食见血封喉树叶应无危险发生。另对村民的调查中得知,见血封喉树在落叶季节地面会形成厚厚的落叶,羊等家畜可能会存在误食用情形,但未见中毒发生,此信息应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所得样品经腹腔方式给药后均表现出一定的毒性。考虑到粗提取物中可能存在有鞣质、树脂等杂质,可引起刺激,产生疼痛反应,甚至可能引起死亡,故对这4个样品进行鞣质鉴别。结果发现在水洗脱部分存在有鞣质,样品W1在2 d 内造成较高死亡率的原因可能与此有关。

  见血封喉树叶口服给药和腹腔给药的毒性差异表明树叶中可能并不含有强心苷类物质。初步的化学成分预试验和分离研究表明,树叶中存在有相当数目的黄酮类成分,但无法检测到强心苷类成分的存在。最近姜苗苗等从其茎枝中分离得到多个木脂素类物质,但未报道其毒性。因此,其树叶醇提取物中存在的这种直接进入体内后能使动物发生急性中毒死亡的物质究竟为何种物质尚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致谢:感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冯锦东副研究员协助采集见血封喉树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4.

  [2]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62.

  [3] 卢艳花.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60.

  [4]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01.

  [5] 陈 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