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出了教育的新载体——“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法制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并从“六色”教育的必要性、内涵、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六色”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
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时,如何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载体。开展“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就是新形势、新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使教育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在大学生中开展“六色”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一,开展“六色”教育是从中央到地方提出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重视,付诸实行,将“六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二,开展“六色”教育是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其核心阵地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它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而“六色”教育则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大部分。其三,开展“六色”教育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然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其四,开展“六色”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大学生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而“六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六色”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途。
一、“红色”激励教育:是以“红色”为象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以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的重要依据。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目的是培养和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薪火相传并不断光大。
“红色”激励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它旨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激励教育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为支柱,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开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等等。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激励教育资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拓宽载体,将“红色”激励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开创大学生“红色”激励教育的新局面。可在校园中开展红色系列活动,如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地方人文资源,参观革命旧居旧址,请老红军或专家讲述革命老区的历史与传统,亲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接受直观形象的“红色”激励教育。
二、“绿色”和谐教育:是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推进大学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完美与和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绿色”和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