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的热点报道,无论在质与量上,都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改进,但是,与不断发展与深化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相比,距离仍明显存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都反映热点报道难搞,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但是,关注社会热点是记者的“天职”,如何既能遵循新闻规律,又能最有效地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使热点报道上下两头都满意,这就必须讲究新闻宣传艺术。
讲求宣传艺术,其实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找到新闻规律和时代要求的结合点,注重宣传效果,提高引导水平。讲求宣传艺术的关键是“点”的选择和“度”的把握。搞热点报道,特别是反映问题的热点报道更是如此。
“点”的选择
热点很多,报道热点一定要审时度势,冷静观察,准确抓住时代的脉搏。热点报道“点”的选择要把握好两个原则:
其一是新闻事业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说:“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要牢牢记住新闻事业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要本着民族大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抓取“热点”。
其二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江泽民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报道热点时,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才能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把握好这两个原则,我们就会知道哪些问题应该大声疾呼,哪些问题应该点到即止,哪些问题需要委婉阐释、逐步解决,哪些问题则须毫不妥协,力促“快刀斩乱麻”。
具体到业务上,热点报道“点”的选择其实就是要把握住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机的针对性。忽视内容的针对性,会使读者产生“想知道的,你不说;不想知道的,你老说”的不满情绪,以为媒介在糊弄读者。忽视时机的针对性,则会干扰实际工作,还会使读者对宣传的动机产生怀疑。只要把握好这二者,即使是一些被视为“龙潭虎穴”的题材,也可有所作为。
1995年1月1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和《新闻纵横》节目播出的《非法药市 情理不容》便是一篇适时而作、切中要害的热点报道。在1994年9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下大力气加强药品管理工作,整顿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为党和人民负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胡国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掌握了沈阳南王药市这一线索,敏锐地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即赶赴药市现场,就地取材,随后就一些诸如摊位证、药品种类、归属厂家等疑点紧追不放,采访了辽宁医药局、卫生厅、药品生产厂家的有关人员,一层层揭开了南王非法药市的“庐山真面目”。报道引起了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报道的第四篇播出时,南王非法药市的清理整顿工作已告结束。这组报道不仅打击了南王这样一个年药品成交额达几亿元的非法药市,而且对全国的药市清理整顿工作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热点报道“点”的选择主要来自下面几方面:一是来自对中央政策、国家形势的准确把握;二是来自对上级部门一定时期宣传重点的深入体会;三是来自对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度”的把握
“度”这个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东西,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强调。“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情和理的统一。而热点报道则应该是深度、角度和运用技巧适度的统一。热点报道在把握“度”时应注意:
(1)增加深度。深度是热点报道的优势和特色之一,要通过报道的典型事实发掘其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要能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与分析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要增加深度,主要是解决以片面性代替唯物辩证法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所报道事实的一个方面,也要看到另一个方面;既从整体上把握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避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对问题作出深入、中肯的分析。
(2)选准角度。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有些题材虽然已被报道过多次,但只要换个角度,便能“老树开新花”,这也是一种艺术。
1995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登载了记者刘学红的一篇题为《中国学生:想象力哪儿去了?》的报道,反映我国基础教育弊端的题材,似乎已属老生常谈,但这篇报道却使不很新鲜的题材有了新意。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记者没有泛泛地空谈问题,而是独辟蹊径,通过中国学生参加显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国际“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却榜上无名这样一些具体的、典型的事件,并配以国内外学生参赛作品的对比,以小见大,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视出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不仅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篇报道在中国青年报的《教育导刊》上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对此发表看法,《教育导刊》连续刊登读者的反应,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报道战役。
(3)运用技巧要适度。技巧就是巧妙的技术,热点报道的技巧是灵活多变的,而且是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它是新闻宣传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技巧表现在语言、情感、报道样式等几个主要方面,运用时都应注意适度。
热点报道的语言是极有讲究的,并非“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也并非“浓妆淡抹总相宜”。因为热点报道受人关注,容易引起社会争议,因此在语言上要收纵有度,留有余地。首先措辞要谨慎、准确,避免失实,其次要注意平衡,不要“过”,也避免“不及”。对于争议性报道和批评性报道,尤需客观公正,有时要磨掉棱角,收敛锋芒;有时则需“穿靴戴帽”,适度言好。须知“良药苦口”固然“利于病”,但倘若包上糖衣,则更易为病人接受。同样是“治病救人”,这就是“用药”的艺术。
热点报道的情感处理直接决定报道的语言和语气。对于一篇报道是“热加工”,还是“冷处理”,由其内容决定,但要防止几个倾向。第一是要克服“为民请命”的情绪;第二要克服情感宣泄的态度;第三要克服盲目批评的思想。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成功的热点报道所显示的情感应该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合一。记者要从整个宣传报道的指导性出发,不要盲目煽情,追求轰动效应;也避免“冷若冰霜”、“面无表情”,这样会失去热点报道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热点报道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结论式报道愈来愈让位于开放式报道模式,训导式报道也多为引导式报道模式所代替。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记者不便拍板定论,可采取讨论的方式或是公开调查的方式,将结论留给受众去独立完成。
“点”的选择和“度”的把握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求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了这门艺术,既可以保证新闻工作者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热点报道,使新闻事业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大局,又能保护媒介自身在多元复杂的利害冲突中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