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协商性民主是20 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方式,承载着公民的民主理想,这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网站公共论坛的考察,认为,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公共协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规范,通过官、民双方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关键词〕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协商性民主
一、引言: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兴起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载体和信息交流的一种手段,凭借其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的特质,而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展,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5 年1 月19 日发布的第1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4 年12 月底,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 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 0%,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 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 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 万和66. 9 万。网民的年龄结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4 年7 月20 日第1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其中18 - 24 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 8%,18 岁以下者占17. 3%,25 -30 岁的占16. 4%,35 岁及以下的网民7134 万人;35 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为18. 0%,达到1566万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对政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预言的网络政治时代逐步成为现实。
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信息的垄断,信息为公众所共享,扩大了公众对政治信息的知情权,网络化也促进了公众政治参与的发展,在中国,新浪、搜狐、网易、新华和人民等各大门户网站公共论坛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网民借助于它来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甚至与政府发生互动。我国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也开始借助网络了解和收集各种意见,以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吸引公民的广泛参与。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可能助长极端民主化倾向。激进的个人和团体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自由言论权,制造假信息,误导民众,并宣扬极端言论,挑起公众的不满情绪;一些政客和利益集团通过制造言论,进而为影响并控制政治提供了便利。网络还为侵犯个人的隐私和权利大开方便之门,个人的相关信息被滥用。质言之,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兴起和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新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研究课题。本文打算讨论的问题是,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兴起具有什么意义?网民通过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在可见的未来是否能够真正推动民主进程?互联网公共论坛自身存在的利弊为何?面对因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我们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理论的层面看,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一种民主理——协商性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理论,为我们研究、理解和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民主,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运用对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本文尝试运用协商民主理论来分析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问题,探求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协商存在的问题,并主张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二、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性民主
(一)协商性民主理论简介
协商性民主是20 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作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理论的一种可能的替代,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于协商民主,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界定,从协商的结果来看,协商性民主是由沟通传播导致的偏好的内生变化;从协商的过程来看,是在做出集体决定之前个人间持续的交谈(说与听);从程序和制度的层面来看,则是一套有助于促进公正的制度条件。协商性民主理论家的共同点在于,认为集体的决定应当由所有那些受其影响的人或其代表参与做出;政府与公民的协商,既是达到民主决策的必要环节,同时这种协商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的实践,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之一。米勒(David Miller)、亨德里克Carolyn Hendriks)等人把协商民主理解成一种民主的决策体制或理性的决策形式,在这种体制中,每个公民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地表达意见,愿意倾听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瓦拉德斯(Jorge M. Valadez)等人则认为协商民主是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平等、自由的公民以公共利益为取向,在对话和讨论中达成共识,通过公共协商(Public Deliberation)制定决策。所谓公共协商,指称的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参与公共讨论和批判性地审视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公共政策的过程。与其他民主理论不同,商议性民主理论家们都强调,集体决定应该由那些认同理性和公正价值观的参与者通过协商———对话、商谈、辩论和审议而作出。民主之所以需要商议,从文化多元主义的角度思考,这一价值观潜藏着深刻而持久的道德冲突;现实世界存在的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则造成了多数人难以有效参与公共决策;而社会的复杂性,也有必要建构一个商议的模式以容纳广泛而分散的公共领域。在商议性民主理论家看来,大多数问题是由分歧引起的,而政治中所遇到的大多数分歧都是道德的。商议自然成了政治生活的核心。公共商议作为一个交换意见的过程,目的在于解决那些没有人际的协调和合作就无法解决的问题。公共商议之所以是复杂社会诸多问题的唯一解决之道,是因为只有在一个包含一切的和公平的商议过程中——其中所有的公民都参与并且将继续自由地合作——所形成的政策才是合法的。公共商议使合法性甚至民主本身成为可能,商议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分化的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持不同政见者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具有合法性的决定。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为了回应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政治忠诚、道德与认知的不可通约性差异的存在,以及种族文化团体之间认知资源的不平等问题。协商民主理论家强调就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的协商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而不仅仅局限在精英层。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主张“政治决策应该通过协商而不是金钱或权力的途径进行,同时协商判断的参与度应该尽可能平等和广泛”。按照协商民主理论家的阐述,协商性民主有政治、伦理和认知三方面的功能。
首先,协商性民主能促进民主治理。公开的协商可以促成个人改变和更替现有的利益、偏好和观点,这是解决政治冲突所必须的;协商过程所创造的合法性,比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宗教训令、共同伦理等传统的资源所提供的合法性更有效;通过推广协商的范围,协商性民主能够加强基层民主,提供基层治理的能力;协商性民主的程序限制为各种论点的呈现、碰撞打开了政治空间,还可以组织非正式的协商空间。其次,协商性民主寻求为道德问题提供政治协商的空间。协商性民主内含的法定权利、程序能弥补道德作为社会凝聚力来源的功能弱点,促进道德协商;协商也为在道德冲突中培养各方的相互尊重,并在决策上产生共识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协商性民主理论中附加着一个道德限制,即应该把个人自身作为目的,这样,协商性民主虽然并不预先设定某个道德观点,但在程序上保证了参与者平等的道德地位。最后,协商在政治决策中可能较其他手段更理性。协商民主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和增强个人能力,促进了可靠信息的交流;协商也有利于信息的综合,能克服有限理性的问题;信息的自由交流和综合,也有利于决策下放,加强社会处理复杂现象的能力;协商性民主在某些方面能加强专家的权威,调和民主与专家决断之间的矛盾。
(二)协商性民主与互联网公共论坛
公共论坛,即通常所说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是网上人们交流信息的一个场所。其界面以文字为主,是一个多人参加、多向交流的版面,它把网民组织起来,交流各自的看法,分享有益的经验,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由于公共论坛是以文字为主的交互过程,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小,即使是拨号上网的用户也能无阻碍地使用,加上其操作简单明了,吸引了大批网民的参与。公共论坛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地域界线和时间限制在线空间”,每个人都能在这里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网民的意见发表以“帖子”的形式出现,每条“帖子”以标题的形式排列,通过点击标题,其他人就能看到其具体内容,也能够在同一主题的帖子下“跟贴”,发表自己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展开讨论。当有足够多的人被吸引到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中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网络舆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在网络上通过浏览公共论坛的帖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关注和参与论坛的讨论和调查。随着中文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其地位和功能甚至获得了权威层的认可。互联网公共论坛上的发贴、回贴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再是网民的自娱自乐,而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途径。有学者认为,中国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是1998 年5 月印尼排华事件后全世界华人(也包括国内)在网上的抗议活动,而真正以国内网站平台来表达民意的标志性事件,则应该是1999 年5 月9日人民网为抗议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开设抗议论坛一事。⑷从此,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承载着公民的民主理想的特殊的政治参与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公共协商的重要场所,从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开辟了新渠道。
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政治参与方式,有学者概括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开放性,接近使用(access)的便利,可说使对任何来光临的人开放。二是广泛性,探讨的议题,由柔性到刚性、由学术到休闲、由主流到非主流,可以对不同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三是即时性,透过电讯的传送,贴到BBS上的信件几乎随传随贴,可以立即传播出去。四是多面性,针对相同的主题,以及讨论社群的差异,还可以再细分为不同面向的讨论。⑸这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公共论坛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论坛中的政治参与过程与协商性民主理论是耦合的。
首先,互联网公共论坛为创造新兴的公共领域提供了可能性。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像整个生活世界一样,公共领域也是通过交往行动——对于这种行动来说,掌握自然语言就足够了——而得到再生产的;它是适合于日常交往语言所具有的普遍可理解性的。”互联网公共论坛正是这样一种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空间,是一个抽象化的公共领域。
由于借助了网络技术进行沟通,人们实际上是在一个由语言文字构成的空间中相遇的,不同于在现实世界中那样观察和接触。现实世界的交往,无法排除现实背景的影响,如个人的实际身份、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还有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具体情境。这些外在因素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都影响着人们沟通的有效性。公共论坛创造的空间,一般是向所有浏览者开放的,论坛的发言者没有任何资格或身份上的限制,只要通过简单的注册过程即能获得发表意见的权利,在论坛上的发言基本能够避免现实背景的影响,使人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对论题的关注上,并且由于网络的便利性的特点也使这种沟通情境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成为可能。这个空间沟通情境的普遍化客观上要求语言上的非专业化,摒弃专业的政治语言,以便使发言者的意见和理由被理解,达到说服和影响参与者的效果。同时,互联网公共论坛因其主题排列式的结构,能使交流在不排斥各方加入的前提下仍能围绕各个主题展开,加上论坛版主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讨论过程不偏离最初的话题,从而形成网上舆论。论坛上的发贴讨论允许讨论者可以做较深入的思考,且保留了后续讨论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网络公共论坛中的互动较接近于哈贝马斯所设想的“理想沟通情境”。
其次,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商谈推动了政治决策过程。Martha L. McCoy 与Partrick L. Scully 认为成功的公共参与过程在协商方面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1、鼓励以多元沟通形式确保每个人的真实声音能够呈现;2、使倾听与发言受到同等的重视;3、使个人经验与公共议题产生连接关系;4、使彼此之间信任并建立伙伴关系;5、使参与者针对议题本质所存在的观点重新建构整理;6、鼓励进行分析与理性论证;7、协助人们发展公共的判断及产生行动的共同基础;8、引导人们将自己视为行动者并真实参与;9、使参与过程与政府政策制定治理之间产生连接关系;10、创造持续进行的过程而非孤立的事件。⑺可见,成功的协商过程是与政治决策过程相联系的。公共论坛除了本身所具有的静态特征保证了商谈的良好条件之外,其动态过程也为促进政府的治理提供了可能性。
公共论坛较之政治系统更能察觉社会问题,使个人经验转换为公共的话题,并把它作为议题提出来。因为论坛中的参与者存在着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可能是当事人,抑或是旁观者,但是通过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评估社会问题,要比政治系统更敏感、更准确。“公共领域中所表达的问题,只是在个人生活体验的镜子之中,才可以被看出是一种社会性痛苦压力的反映。”⑻公民通过对该论题的反复讨论,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构成对政治系统的利益诉求,以期影响并进入政府的治理过程。
公共论坛的协商成为政治系统议题的来源之一,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的决策过程,但并不是每一个被提出来的社会问题都能够顺利地进入决策过程,要被纳入政治的议事日程,还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论题的提出者要有足够的说服力使相当数量的论坛参与者接受提议,或是论题本身足以引起参与者的共鸣,最终形成公众信念,对政治系统产生压力,进而影响公民的选举行为或政府、民意代表机构和法院的意志形成过程。论坛中组织者、提议者和回应者之间的互动扩大为论坛参与者与政治系统领导者之间乃至公民与政治权威之间的互动,对话、讨论、说服的力量,亦即协商的力量得以加强,政治系统对沟通力量加以保护和回应,使言论的政治影响力转化为政治权力,正是协商性民主所积极倡导的。
三、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问题
互联网公共论坛的讨论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的、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公共论坛提供的多元化的开放空间,刺激了公共议题的辩论和对话,对中国的民主进程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体制外的动力,极大地消解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但是,这种架构于新科技基础之上的政治参与,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有产生群体极化的危险。尽管互联网公共论坛给各种不同的观点在遵守论坛规则的前提下自由交流的机会,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但在公共论坛实际的协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群体极化”的危险。“群体极化”概念在桑斯坦《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做了详尽的解释,指的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协商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⑼群体极化现象并不只出现在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协商中,但是互联网公共论坛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某个观点时,就会在论坛中形成一个讨论圈。讨论圈中的协商强化了人们原来的想法,能在辩论中让原先不被重视的议题重见天日,却也可能让人们自绝于不同的意见。因为人们往往希望获得讨论圈中的其他成员的赞同,也希望自己赞同他们,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通常人们在面对多数同意时,就会调整自己的立场以迎合主流的观点,竞争性观点的提出受到了约束、忽略甚至压制,认同鼓舞了彼此认同的人,但也会使原有的观点和偏见尖锐化,这就种下了极端化的因子,对社会和民主都是潜在的危险。新干线之争让我们看到了群体极化的危险倾向,由于论坛上反对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的意见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还有不少人对赞成采用新干线技术者进行人身攻击,一些新加入讨论的人在面对这种反对者众的压力之下,难免会产生从众心理,在未作深入考虑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赞同采用新干线技术的人在发表自己意见之前,也会做一些调整,以免造成极端对立。海内外许多评价此次互联网公共论坛上的争论是“非理性”、“偏激”的民族主义表现,虽然这种评价有待商榷,但多少从侧面反映了讨论过程中的不良倾向,需要引起注意。事实上,协商性民主的理想并不是要求在协商中获得最终一致,而是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把各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意见纳入到协商中,在协商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参与者只有不局限自己,有宽容异议存在的胸怀,才能防止群体极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