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著作,蕴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并形成了著名的老子学说,它的产生有很多客观原因,但从故至今里面都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我从老子中学到了公正、和以退为进的思想,了解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老子真的很值得东西我们去探讨。
关键词:老子、公正、哲理
中国文明五千年,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前秦诸子百家文化在这条长河中可以算作最明亮的水珠之一,而老子的道家学说又是这诸子百家中的一大家,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尤为重要。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说: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汗,佛于晋魏梁隋之间。虽然主导社会的各种学说不断更迭,但其对后世的影响是依然存在的。老子学说,被誉为玄学,居我国三玄《老子》、《周易》、《庄子》之首,《周易》现在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但对于老子学说却依然是争论不休,因为其内容只有五千字,相关记载并不多,而表达的意思又很深刻。
老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思想的创始人,其著作《老子》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五千言,所体现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养生等诸多领域。这是现在大家所公认的评价,但对于老子思想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大家异说纷纭,那么关于应该如何学习老子学说也是说法各异。
我觉得我们还是先来了解老子学说产生的原因: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动乱不堪的社会环境和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为老子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二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思想和思潮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老子思想提供了丰厚的养料。虽然这些原因我们了解,但是毕竟相隔两千年,老子的生存环境到底如何我们不能得知,这些我们也不去计较了,我们要计较的是如何从中学习我们先人的文化。《老子》一书,现在有很多说法,不同的研究者因省份、职位、文化素养和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价值也不同。有人说《老子》是一本消极的教人厌世、出世的书;也有人说它是一本阴谋诡诈、玩弄权术之书;有的学者认为《老子》是一本兵书;最后还有概而言之的:一部中国哲学史。不管如何,它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看我们如何去学习其中的道理了。接下来就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韩愈先生的《原道》中说老子小仁义轻道德有坐井观天之嫌,称其为一家之言,确实站在不同的立场,对老子学说会产生很多争议,或者会觉得老子以偏概全。对于老子所说的,我觉得是在讲一种公正、公平、不虚伪,以退为进的生存方式。当然应该还包含更多的,但以我的水平就只能从这一点学习和讨论了。
首先讲到公正、公平,只举其中一处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例子: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于这一句有很多解释,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天地没有什么仁与不仁的,对待天下万物都像对待祭祀用的刍狗一样;圣人君子也没有什么仁和不仁的,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祀用的刍狗一样。该怎样理解呢?在老子前面的章节中就讲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这里面虽然有一点讲为人处世,但对于讲天地,万物依仗天地而生长,天地“生而弗有”,对待天下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偏颇,每一件事物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引而申之,就是讲天下万物既然并没有哪个得到偏爱,平等的大家就应该相互尊重。然而天地造了万物,管不了的是人为的把世间万物分为三六九等,在老子所处的半奴隶半封建社会里等级制度已然存在。在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到处存在,奴隶可以被奴隶主当器物一样自由买卖,社会上存在着虚伪、狡诈,于是老子提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有人说老子的这种说法否定人类的进步,特别是那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过我觉得老子此处的智者讲的是那些有些小聪明、圆滑世故的人,没有这些人当然对人民有利,而所讲的绝仁弃义则是指抛弃那些仁义道德的章典,人们才不会为了去符合这些章典而弄些虚仁假义,回复本性的真仁与真义;所谓绝巧弃利则是指不强调利,不让钱财显得那么重要,则不会有人去偷盗。相同的如果人不把世间万物分为三六九等,就不会有人钻营以取得上等的身份,总之世间如果公平的话,对所有的东西都一视同仁,社会就不会乱,最终战争不断。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正是讲真正的哲人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的人,让下面的人不会因为不公平而作乱。如果大家有的都是一样的,就不会有攀比,有虚荣和世俗。而对于虚伪,由公正、公平进一步引申,老子认为人心本善,一个纯粹的人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正是因为人们尚礼,才会有人为了礼的虚名去做虚伪的礼给别人看,所以才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虽然这种思维有点难以理解,但是我们可以从老子身上学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以退为进的生存方式是现在我们仍然在用的一条哲理。“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或是对手都是很强的,我们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战胜它们,《老子》中指出我们应“后其身”。所谓刚则易折,“上善若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不急功近利,退后一步也不一定是坏事,当然这不是说要你逃避,而是说一种“不为天下先”的方法,我们做任何事不能鲁莽、不抢风头,而要停下来或是退后一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伺机而动才是。老子在告诫我们以退为进,可以说也是一种后发先至,先退一步,等对手暴露弱点,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然后再一举战胜对方。我自己觉的以退为进还有另一种理解,所谓的退与进分别代表失与得,在日常生活中,得失是常存在的,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愿意失,就跟人们不愿退一样,既然可以以退为进,那么当然也可以以失为得,只是失与得的客体不同而已,如失财而得名,得到健康,快乐等等。
《老子》一书是包罗万象的,我捡了冰山一角来发表自己的拙见。很多大师都从不同的方面在研究《老子》。我觉得每个人看《老子》都有不同的想法,不管是哲理性的还是实用性的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味,人人都可以学“道”,老子不但注重和关心人的心理健康和修养,也注重和关心人的生理健康,总之老子的精神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
05工商管理一班 2005131024 欧阳明
参考文献:
曾宪年: 《老子领导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国庆、张爱东:《<道德经>注释》 三秦出版社 1995年版
陈鼓应:《老子新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