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构造了一个标准化进口变量并预测该变量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基准数值,然后利用回归模型确定实际标准化进口对基准的偏离程度,据此判断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贸易开放度以及经济体间的双边贸易开放度。本文的研究表明,1987—1997年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进口和出口开放度(以美国为参照)均较低;从双边意义上看,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低于这些贸易伙伴对中国的贸易开放度。本文的测算结果及其解释要考虑到标准化进口的折算标准、制成品的成本优势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征等因素。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制造业,标准化进口,固定效应
一 导言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对外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快速扩张。中国对外贸易以能够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增加值较高的制造业为主。《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1980年制成品出口只有90.05亿美元,1997年增至1588.39亿美元,2003年为4034.20亿美元,年均增长16.5%;1980年制造业进口130.58亿美元,1997年增至1137.50亿美元,2003年为3400亿美元,年均增长14.2%。
制成品生产和进出口的快速扩张是中国实行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对于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造业的贸易可以避免进口替代战略的种种弊病,也可以克服初级产品出口可能导致的贸易条件迅速恶化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资本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获得较高收益率和快速积累。首先,由于能够通过出口把工业品转移到国外,制造业的生产可以超越国内市场容量和发展初期购买能力较低的限制。其次,工业产品因需求的替代弹性和收入弹性较高,贸易条件变化缓慢。再次,由于选择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落后国家有可能利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而不必自行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以及产品的质量升级。最后,中国是一个区域和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中西部和农村蓄存着大量剩余劳动力,沿海地区制造业的资本积累所吸引的大规模中西部省份廉价劳动力减缓了资本深化的过程。
然而,中国的商品出口尤其是制成品出口越来越引起贸易伙伴国的关注。廉价制成品的大规模出口扩张,客观上抢占了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使得贸易伙伴国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下降、工人失业增加,由此中国和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争端和摩擦也随之增多。“自1979年原欧共体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到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影响了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上平均每六七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2003)。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制造业出口的进一步扩大,针对中国制成品的贸易争端将更加频繁和激烈。客观准确地测度和评价中国制造业的贸易开放程度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揭示“中国奇迹”的奥秘,在政策制定上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一是直接测度贸易开放的反面即贸易壁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义贸易壁垒越低,商品越能够无阻碍地跨地区自由流动,其贸易开放度越高。二是可以根据贸易流的大小间接推测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在控制了影,向贸易的各种正常因素之后,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流量越接近完全自由贸易所对应的预测值,其贸易开放程度也就越高。
本文采用后一方法测度了1987—1997年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贸易开放度(包括进口开放度和出口开放度)以及与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开放度。我们首先根据理论模型,通过构造“标准化进口”(normalized import)变量间接控制影响贸易的各种“正常”因素并预测该变量的基准数值,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测度各国的实际数值对基准数值偏离的相对程度并计算贸易开放度的相对大小。偏离基准数值越远的国家,其贸易开放度也就越低。具体地,在进口开放度和出口开放度的测算中,本文通过进口方虚拟变量和出口方虚拟变量估计出中国制造业的实际进出口流量(相对美国)对基准数值的偏离程度。在双边贸易开放度的测度过程中,本文通过虚拟变量回归确定中国和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实际贸易对基准数值偏离程度的非对称性。
二 贸易开放度的测算方法
(一)两种开放度测量方法的比较
1.直接测度贸易壁垒。直接测度贸易壁垒的指标有很多,比如关税税率的高低、各种非关税壁垒(NTBs)的覆盖比率(coverage ratio)以及汇率黑市升水等。
这种“事前”(exante)的测度和比较非常直观,但却存在重大缺陷。第一,在经过多轮双边以及多边磋商以后,各国承诺的名义关税尤其是制造业关税已经或将要大大降低,非关税壁垒越来越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但非关税壁垒很难精确量化,并且不同形式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作用也不一样。第二,忽略了各个进口国国内存在的贸易成本,阻碍商品贸易的因素并没有因为商品的“到岸”而消失,进口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对市场建设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或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转型国家而言,这种因素尤其重要。第三,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但一国的名义贸易壁垒无法对其出口开放程度做出估计和说明。第四,每个指标在应用上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由于测量方法不同,很难给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从而使得直接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