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教育更不能忽视这个影响。受传统经济文化制约,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意愿、支付能力和消费能力均不强,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严重不足。本研究以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依据,从经济文化视角,对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状况、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西藏 农牧区 经济文化 教育需求
[Abstract]] The theory of economic-cultural type shows the full influence which the geographical eviroment and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cal culture. The education also could not ignore this influence. Be limited by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cultural, the educational desire, paying and consuming abilites are poor, and the educational demands of family in the Tibet’s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are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is essay is bassed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cultural type, analysing the educational demands, influencial factors of the family in the Tibet’s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from the sign of economical culture.
[Key words] Tibet;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Economical –Cultural; Educational Demands
教育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家庭是西藏农牧区的基本社会单位、经济单位,也是教育需求的基本主体,家庭的教育需求不足、农牧民群众不愿意送子女上学是西藏农牧区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是西藏农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笔者以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依据,从经济文化视角,对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状况、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一、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现状调查
家庭的教育需求是指家庭出于对家庭成员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和消费能力的需要。家庭的教育需求一般包括家庭的教育需求意愿、教育需求支付能力和教育需求消费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意愿
1、未成年人上学的意愿
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开展。2007年3月中下旬,笔者以问卷方式对西藏昌都地区的察雅、芒康、左贡、昌都四县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初级中学6所,完全小学45所,教学点8个,发放学生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设施、活动场所、住宿条件、伙食、课程内容、教学水平等较为满意,样本总体有57%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学校生活。在样本总体中,52%的学生表示上学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想上学,11%的学生表示上学的原因是因为家长要求,37%的学生表示上学的原因是因为政府要求;在被问及如果家长不愿意让你上学,你会怎么样时,4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41%的学生表示请求家长让其上学,12%的学生表示听从家长的意见不上学;22%的学生表示对在学校学习很有兴趣,4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19%的学生表示兴趣很少,14%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对于上学想上到什么程度,37%的学生表示初中毕业,32%的学生表示中专(高中)毕业,27%学生表示大学毕业,4%的学生表示研究生毕业。
2、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意愿
对家长的调查以访问的方式开展。2007年7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笔者深入西藏昌都地区的边坝、洛隆、丁青、类乌齐、江达、八宿、贡觉、察雅等8县部分农牧区乡村,走访农牧民群众153户。在访问的153户农牧民家庭中,有39户家长表示自愿送孩子上学,占25%;有81户家长表示,根据政府要求,愿意送部分孩子上学,占53%;有33户家长表示,不会送孩子上学,占22%。这种状况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情况基本一致,在问卷中,43%的学生表示家长愿意送自己上学,57%的学生表示家长不愿意送自己上学。
农牧民群众在送子女上学的问题上是有选择的,一是相当部分家长只愿意让孩子上完小学,占57%,还有部分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完初中,占29%,愿意送子女上完高中、甚至大学的只有极少部分,占14%。二是大部分家长只愿意送部分孩子去上学,必须留一、两个孩子在家帮助干活。三是农忙及虫草采挖季节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让孩子上学,冬季农闲时愿意送孩子上学。
(二)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支付能力
家庭教育需求的支付能力主要涉及教育成本(特别是直接成本)与居民的承受能力两个方面。
对家庭来说,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直接成本主要是学费、书本费、校服费、文具费、住宿费、因上学的交通费、伙食费等。在小学、初中阶段,西藏对农牧民子女实行“三包”政策,学生上学不缴纳任何费用,免费提供食宿、服装、书本、学习用品等,根据家庭情况,学生自带少量的糌粑、牛肉等就可以满足在校的学习、生活。在高中,普通高中农牧民子女寄宿生每生每学年可享受900元助学金,并且高中每年按在校生人数的10%发放奖学金,甲等300元、乙等200元、丙等100元。中等专业学校每生每学年学费2000元,住宿费200元;自治区重点普通高中每生每学期学费500元,一般高中学费200元,普通高中住宿费都是每生每学期100元,学生在校的伙食费每月在150元左右,交通费、书本费、校服费、文具费视情况不等;大学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费用相差较大。综合考虑,一名学生就读普通高中的开支大约10000元,就读中专的开支大约15000元,就读大学的开支大约30000~40000元。为鼓励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西藏各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对农牧民子女学生学杂费不同程度地进行减免,考入大学的农牧民子女也可享受一定的补助。
由于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再加上严重的“惜杀”、“惜售”现象,西藏农牧民家庭的现金收入渠道单一,节余更是十分有限,对教育的支付能力总体不强。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对于你的家庭每年能够为你支付10000元左右的读大学费用吗?样本总体23%的学生回答绝对不可能,34%的学生回答很困难,19%的学生回答困难很大、但通过努力可以支付,15%的学生回答有一点困难,9%的学生回答没有困难。如果选择后三个答案视为有支付能力,只有43%的学生对接受大学教育有支付能力。
(三)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消费能力
消费能力是家庭的教育需求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学、初中阶段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必须上学,但农牧民家庭送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到稳定的工作,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初中毕业后考入高中、大学;二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学得一技之长。由于职业教育薄弱,办学水平低,专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技能的培养不对路,学生即使接受职业教育,也很难掌握到一门能够谋生、发家致富的技艺,再加上观念的影响,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需求的意愿都不强,调查显示,只有13%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考上大学就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出路,这就要求学生在中考、高考中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影响到学生上学和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意愿,而且决定着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从高中招生和高考录取情况看,绝大部分农牧民家庭缺少教育需求的消费能力。在昌都地区,近年来,每年大约只有1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能够到高中(中专)就读,2006年昌都全地区报名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1172人,其中城镇考生716人,占61%,农牧区考生389人,仅占39%,当年最终考上大学的农牧区学生不到300名,与农牧区每个年龄段12000多的适龄人口数相比,大约在2.5%左右。
总体上看,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意愿、支付能力和消费能力均不强,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严重不足。
二、西藏农牧区经济文化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经济文化类型是由前苏联民族学家C·H 托尔斯托夫, M·T 列文, H·H 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 世纪50 年代初提出的民族学科学概念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概念已经具有了学说或方法论意义。我国学者将经济文化类型的定义表述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 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经济文化类型作为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是一个由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与意识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思想观念等内容,综合地反映某种社会面貌。人类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活动一般区分为狩猎-采集、斯威顿耕作、畜牧、农业、工业五大类型,西藏农牧区总体属于高原畜牧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农耕与畜牧互为配合。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教育更不能忽视这个影响。以下从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思想观念等方面论述西藏农牧区的经济文化特质及其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一)西藏农牧区生态环境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形成经济文化的物质基础,人类生活的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西藏农牧区生态环境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环境特殊,影响青少年身心发育
西藏农牧区青少年居住在世界屋脊高海拔地区,他们的生长发育受到高原特定环境的深刻影响。国际生物学计划的高山人类适应性研究报告指出:“3000米以上的高山环境,对人类生理的影响主要是低气压减少了空气中的潜氧压,血红蛋白减少了氧的携带量,组织内氧压降低,造成缺氧,还有其它对人有影响的高山因素,如寒冷、空气湿度降低和强的紫外线,但是缺氧最为重要”。[1]高原少年儿童的青春期推迟,躯体的生长发育缓慢而拖长,第二性征、月经初潮延后。[2]
由于西藏农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农牧区青少年接触的事物相对有限,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农牧区学校学生对事物的形象概括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相对平缓。从记忆特点看,农牧区学校学生更长于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理解记忆较弱。在思维发展方面,农牧区学校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发展较快,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心理上的这些特点使农牧区学生更偏爱文科,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比较困难。
2.人口居住分散,上学路途远
西藏农牧区地处青藏高原,土地单位面积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极弱,空间的人口密度很低,人口分布分散,家庭分布也相对分散。2005年,西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3人,只有全国人口密度的六十分之一。[3]昌都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6人,2006年,昌都地区共有138个乡镇、1307个行政村、1622个自然村,自然形成的村落农业点一般在20户左右,牧业点一般在5~6户左右。而且相当部分家庭因放牧经常迁徙,居无定所。
截至2005年底,西藏683个乡镇、5931个行政村中,有658个乡镇和4472个行政村通汽车,通车率为96%和75%,仍有25个乡镇、1459个建制村不通汽车。[4]2006年,昌都地区138个乡镇中,已通公路的乡镇为127个,占92.03%,1307个行政村中,通公路的有686个,仅占52.49%,全地区还有11个乡镇、621个行政村不通公路,而且相当部分乡村公路具有季节性,路况差,路面狭窄、崎岖不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已通公路的乡镇,也只有极个别开通了客车。西藏农牧区一般在地区设高中,在各县县城设初中,在乡镇设完小,在村设教学点,教学点一般开办一、二年级,最多到三年级。教学点不寄宿,有的偏远村落学生到教学点要走数千米路,从家到学校要花去1个多小时时间。在乡镇完小,大部分学生可以寄宿,但由于路途远,很多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一次假在5~8天,即便如此,很多学生依然无法按时返校。学生上小学、初中主要靠乘拖拉机、摩托车、骑马、步行等,如遇雨雪等天气,学生根本无法正常到学校上课。由于担心小孩在路上不安全,部分家长不愿意送子女上学,部分适龄少年儿童也因上学路途远、艰苦不愿意上学。在与部分乡村教师的座谈中了解到,经常上学的主要是学校附近村子的学生,偏远村子的学生到校上学的时间相对较短,部分学生上午10:00、甚至11:00过后才到学校上课。
3.气候恶劣,学习生活艰苦
西藏全年平均气温只有5.6℃至20℃,西藏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地面气温平均降低0.6℃,按气温划分季节的标准,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四季皆冬。由于高差悬殊,使得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甚大,西部和北部地区从10月到翌年4月的月平均气温大都低于0℃,海拔低于4000米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月平均气温低于0℃ 的也有2~3个月。西藏霜冻、旱涝、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霜冻期(最低气温小于2℃)在羌塘高原长达280~300天,喜马拉雅山区为240~280天,雅鲁藏布江中游、三江流域北部为180~240天,雅鲁藏布江下游和察隅曲流域也在120天左右。西藏是洪涝灾害十分频繁的地方,洪涝常引起山洪爆发和泥石流,冲毁公路、桥梁和良田。多冰雹是高原一大特色,也是西藏农区灾害性天气之一,西藏的冰雹多发生在6~9月。青藏高原也是中国大风最多的地方之一,大风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年平均大风日数达100~150天,最多可达200天。[5]
恶劣的气候使学生在校生活异常艰苦,学生不仅在上学途中饱受风霜雪雨,而且在学校也时常与严寒、大风抗争。西藏各学校基本没有取暖设施,在冬季主要依靠阳光,如果教室不朝阳,学生就只能整天在寒冷的教室中学习,晚上宿舍也异常寒冷。吹大风时,大风卷着尘土、沙粒遮天蔽日,令人站立不稳。恶劣的气候不仅影响到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学生上学和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4.生活工作条件差,无法留住教师
西藏农牧区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2006年,昌都地区138个乡镇中,通电的乡镇137个,占99.28%;96个乡镇通邮,通邮率为70%。1307个行政村中,通电的401个,占30.68%;通电话的115个,占8.80%;185个村建有村级文化站,占14.15%;153个村建有卫生所,占11.71%。截止2005年底,昌都地区191所完全小学有52所没有电,绝大部分教学点不通电,在已通电的学校还有相当部分不能正常供电,夜间照明困难,无法收看广播、电视,上网更无从谈起。由于交通不便,教师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十分困难,正式教师根本不愿意到偏远乡镇学校、特别是教学点任教,即使分下去了,也不能安心工作,总是想法设法调往交通方便、条件较好的学校。偏远乡镇学校及教学点师资得不到较好保障,相当部分教学点“一校一师”或全为代课教师,有的教学点甚至没有教师,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由于师资水平低、合格教师缺乏,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甚至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
(二)西藏农牧区生计方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是西藏农牧区的三大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内地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追求和西藏的日益开放,虫草以及松茸等林下资源价格急剧飙升,采集业成为西藏农牧区的重要产业。农耕、畜牧、手工、采集是西藏农牧民当前主要的生计方式。西藏农牧区生计方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粗放型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西藏农牧区,传统农牧业仍居主导地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靠天吃饭是西藏农牧业的显著特征,受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影响,加上地理上的封闭、交通的闭塞和观念的保守,农牧民对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生产、经营方式持排斥态度,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方式,畜力、牛犁、水磨、锄头、耙等生产工具仍被广泛使用,机耕、机播、机收率和现代农牧技术应用程度都很低。从总体上看,西藏农牧业还处于落后的手工劳动阶段,低素质的劳动者凭借传统的、简单的农耕技术和经营方式同自然界进行着简单的能量交换。
由于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很低,对文化科技知识的要求程度不高,从生产角度看,农牧区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动力严重不足。
2.劳动力需求量大,生产持续时间长
西藏农牧区自然环境脆弱、气候恶劣、灾害严重,“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由于劳动生产力低下,在大部分地方,无论是单靠农业、还是单靠牧业家庭生活都难以维持,大部分农牧民家庭农业、牧业以及其他副业兼而有之,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西藏农牧区一般在3、4月份进行春播。在虫草产区,4月20日左右开始上山搭帐篷,准备采挖虫草,采挖虫草要持续到6月中旬。7、8月份又是松茸、贝母、獐子菌等林下资源的采挖季节。8、9月份进行秋收。而放牧一年四季都要进行。由于劳动力需求量大,单靠成年人无法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被留在家里从事生产劳动。
3.放牧、采集等劳动强度低,适于少年儿童
在西藏农牧区,放牧是重要的生产活动,放牧的劳动强度不高,适于少年儿童,在农牧区,孩子们一般在8、9岁,有的甚至6、7岁就开始放牧,特别是在春播、秋收季节,大人因忙于农活,放牧就主要靠少年儿童。在农牧区,有的小孩甚至在10来岁就帮助家里干农活。而虫草等的采集更适于少年儿童,采挖虫草比较简单,发现虫草后,用小尖锄挖出来就行了,采挖虫草最关键是发现虫草,由于少年儿童个子不高、视觉好,更容易找到虫草,所以少年儿童采挖虫草往往强于大人。虫草等的采集劳动简单、收益高、见效快,大大增加了上学的机会成本,在虫草采挖季节,少年儿童基本不上学,虽然昌都地区规定农牧区学校5月中旬到6月上旬放一个月的虫草假,但相当部分学生提前离校而延迟返校,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冲击。
4.家庭现金收入少,无力投资教育
西藏农牧区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商品观念十分淡薄,经营意识差,相当部分群众满足于勉强维持生存条件,“惜杀”、“惜售”现象非常严重,畜牧业、粮食商品率很低。2005年,昌都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60元,其中现金收入仅1150元。在很多家庭,采集出售虫草是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但这部分现金收入主要用于购买牛羊肉、大米、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很少用于生产,更谈不上积蓄。由于现金收入少,很多农牧民家庭无力支付小孩读书,特别是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交通、生活等费用。
5.非农牧产业薄弱,毕业生就业困难
2006年,西藏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7.5∶27.5∶55.0,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特征,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仍占较大部分,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第二产业缓慢发展,最关键的是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8.9∶9.6∶31.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仍占绝大部分,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很少,第三产业就业岗位中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占有相当比重,就业渠道狭窄,新增岗位十分有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初、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更难以在非农牧产业就业。
(三)西藏农牧区社会组织形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在西藏农牧区有党组织、行政组织和各种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它们是西藏农牧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但是这些社会组织的行为都必须通过家庭才能发挥作用,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构成单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家庭经营是西藏农牧区经济的主要形式。西藏农牧区社会组织形式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社区发育滞缓,家庭经济传统深厚
由于环境封闭,人口分布分散,社区发育滞缓,家庭作为建立在婚姻和血亲基础上的社会组织需要具备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功能,由家庭成员完成本家庭的一切事务,导致了西藏农牧区的家庭经济传统。“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传统。家庭经济传统对劳动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农牧区体力劳动是第一生产力,劳动力多寡、强弱是一个家庭经济富贫的先决条件。家庭的两、三个劳动力远远满足不了耕种、放牧等多项劳动的需要,特别是在农忙季节,相当多的家庭由于劳动力缺乏,不少适龄少年儿童被留在家里放牧、务农或做家务。
2. 传统势力影响广泛,法治观念淡漠
藏传佛教由于历史上受封建王朝对民族地区长期羁縻政策统治和“土司制”、“政教合一”制历史久远,加之由于生命轮回学说的演绎,从噶玛派创立活佛转世制以来,对教派、高僧寻得未尽事业的后继人,封建王朝大加利用,进行册封授职,从而把藏传佛教神秘化,门派森严,世袭地位,政教合流,神职权威拔高。这种传统势力的残存意识和影响未根除消失,对农牧区意识形态、文化生活、政治精神仍有着深刻影响。活佛至上、部落意识强,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淡漠,义务教育法在农牧区无法得到较好落实。
3.基层教育宣传片面,短期行为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六”、“普九”在西藏各地先后实施,由于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基础薄弱,“普六”、“普九”的难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农牧民群众不愿意送子女上学,中小学巩固率低,流失率居高不下。由于“普六”、“普九” 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基层干部为完成招生任务,采取了很多简单的、临时性措施,忽视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重视教育引导,通过罚款、“牵牛”等措施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甚至告诉家长只要工作组到时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突击性、“开会式”招生,对学校的正常管理造成很大冲击,产生了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西藏农牧区社会思想观念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
社会思想观念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对社会领域的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观念形态,思想观念是人思维意识活动中最本质的东西,它指挥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社会思想观念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西藏农牧区社会思想观念对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重来世、轻今生,乐天知命
长期以来,高原恶劣的地理生存环境给人心理上的威慑压力,加之佛教“因果”、“宿命”学说的深入传播,造就了西藏农牧民特有的心态和心理框架,突出地表现为对人生、对生命的认识上的独特性。这种认识上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则反映为重来世,轻现实;重供奉,轻奋争;重理想,轻现实;重经典,轻科技;重祭祀,轻创造;重命运,轻劳动;重精神,轻物质等观念特质。这种观念给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听天由命,安于贫贱,追求平稳,自得其乐。满足于世世代代以来的生活,无论是家长还是少年儿童,对通过教育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都不强。
2.神佛至上,缺乏个性、主见
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后,特别是政教合一确立以后,藏族地区走上了一条宗教政治化、宗教教主政治领袖化的道路,从上到下,逐级效之,树立了神佛的无上权威,再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信息、知识的贫乏,西藏农牧民群众的遵从意识十分强烈,从众心理非常突出,缺乏个性和主见。寺院的活佛在民间具有很高的威信和感召力,群众对他们非常虔诚,他们说什么,群众就听什么,他们的教育态度对群众送子女上学有很大影响。由于未成年人接受能力强、好管理,许多寺庙招收未成年人入寺,受“有子应入寺”的传统观念影响,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到寺庙为僧。西藏广大农牧区,不管是社会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是较为落后的地方,广大群众对宗教活动的开销要远远大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在农牧区,群众的“攀比”心理很重,区别在于,在家庭消费中,别人买了摩托、电视,自己一定要买一个更好的,而在送子女上学问题上,别人不送,自己也不送。
3.区域意识强,乡土观念浓厚
西藏农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对藏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影响,而且给人们的思想意识打上了深刻的印记,进而形成了强烈的地域观念。再加上传统的部落观念的影响,农牧民群众的区域意识、乡土观念很强。大量的事实表明,地域观念越浓厚,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就越大。在地域观念的影响下,排他性和自我保护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由于乡土观念浓厚,“故土难离”,再加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影响,农牧民子女大中专毕业后就业和农牧区劳动力转移范围狭小,大多集中在西藏本区内。
4.自由、散漫,时间观念淡漠
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小生产的农牧经济,生活简朴,自然环境恶劣,却恬谧无华,自然自在,时间在这里显得无限的充足,这种生活本身给人以悠闲之感,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由于缺少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许多适龄儿童入学后对学校的生活很不适应,特别是那些在校时间比较短的“往来生”(季节性流失,农闲时上学,农忙时回家务农放牧),守时、守纪非常困难,迟到、早退、缺席现象较为普遍。
5.“学差”观念影响深远,教育观念落后
西藏农牧民视读书为“当差”的看法由来已近,清末兴学,某些地方官吏采取高压强迫手段,甚至派兵上门征催学生。学额不足时,唯头人家长是问,轻则罚银,重则拘役。因此,农牧民视读书为“学差”,被迫采取“雇读”的办法,“雇读”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成为藏族教育史上一种特殊的畸形发展现象。新中国成立后,“雇读”被严令禁止,但视读书为“学差”的观念并没有被根除,农牧民把读书看做与差役相同,把读书看作一种“只出不进”的经济受损行为。再加上“普六”、“普九”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宣传片面,采取了许多简单的、临时性、突击性措施,“雇读”、“轮读”等现象又开始出现,有的家长甚至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送子女上学。
在西藏农牧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盲、半文盲占有绝对比重,由于家长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家庭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突出表现在功利主义教育动机上,绝大多数农牧民送子女上学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有工作、端“铁饭碗”,如果子女成绩不好,升学无望,就不让子女上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藏农牧区传统的经济文化是影响家庭的教育需求的根本因素,要从根本上扭转西藏农牧区家庭的教育需求不足、农牧民群众不愿意送子女上学的局面,必须以推动经济文化转型为抓手,持续不懈地努力,这既需要经济文化自身的调整,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
--------------------------------------------------------------------------------
[1] 1991年西藏自治区青少年身体健康研究(铅印本).转引自吴德刚.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2]同前注
[3]中国西藏事实与数字2006.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6xzsz/txt/2007-02/07/content_7777947.htm.
[4]中国西藏事实与数字2006.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6xzsz/txt/2007-02/07/content_7777947.htm.
[5]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西藏年鉴2006[Z].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