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市的空间关系入手,可以打开知识分子研究的全新视野。这一研究论域因为已经拥有了多种理论框架和解释模式,以及丰厚的史料基础,呈现出令人诱惑的前景。它将为新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研究增添一道灿烂的风景线,而显得更加多元、广阔和生机无限。注 释:
1 参见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49页。
2 参见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3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新版,第21-28页。
4 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与商人精神》,载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9-579页。
5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6 参见福科:《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载包亚明主编:《都市与文化》第1辑:《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8页
7 参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8 参见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玛丽·兰钦:《中国公共领域观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杨念群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9 参见魏菲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
10 参见杨念群:《中层理论》第3章:《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 参见C.B.Macpherso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p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12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1-28页。
13 参见杨念群:《中层理论》第3章:《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第131-134页。
14 对19世纪中国管理型公共领域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个案是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5 参见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杂志,2003年第2期;另参见方平:《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共舆论的表达模式》,香港《二十一世纪》,2001年2月号。
16 参见布迪厄、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7 参见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18 萧邦齐:《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9 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225页。
20 同上,第183页。 21 同上,第223-224页。
22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23 同上,第162页。
24 参见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第131-186页;朋尼维兹:《布迪厄社会学的第一课》,孙智绮译,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72-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