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曾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过人类不会因为上帝的窃笑而中止自己的思考。对学术研究者而言,“上帝”就是作为文化预设的终极真理,纵然我们无法到达那个真理的阿尔卑斯山峦,这并不妨碍我们襟怀虔诚和执著,以无限的追求来追求那让人神往的无限。
本书就是在这种心态的激励下完成的。确实,在网络文学还处于“命名焦虑”时就试图对其做学理阐释,无论是在知识谱系还是在意义范式上,都有太多悬置话语期待解答。譬如:网络只求即时性消费此刻,文学却要指向永恒,“读屏”是欲望的象征形式,人类却渴望在此“诗意的栖居”,文学艺术的数字化生存会不会改变人类心灵对美感的建构?网络把文学拉下神坛,创造着“人人都能当作家”的新民间童话,但网络在降低文学门槛的同时,如何保证网上的文学不失去价值承担和审美逻辑的支撑?网络用没有重量的“比特”洞穿文学生产,从而使所有的文学成规失去重量,它对印刷文学的格式化,已经在媒介学的疆域轻松置换了文学的存在模式,却为何在精神现象学的意义上破绽百出,不堪质疑?……
看来,原本轻松的计算机网络带给文学理论的却是如此沉重的思考。思考这些问题首先碰到两个难题:一是阐释框架的非预设性――没有约定的理论范式可供效仿;二是研究对象的非预成性――小荷初露的网络文学前景如何,尚难以定格其文化表情。用伊格尔顿的话说,理论本来是“只在黄昏时才飞翔的密涅瓦的猫头鹰”,我们却不得不在晨曦初露时便让它登台亮相。这样做无疑会给阐释的有效性带来风险,但探索未知要付出“未知”的代价,也会有“已知”的补偿。尽管时下的网络文学还未赢得理性主义的普遍认同,可互联网所代表的文化转型无疑将引领文学的未来,因而对网络文学的文化命名和意义阐释应该大踏步走进研究者的思想视野,并力求让理论阐释的有效性在网络文学确证自身的历史过程中生效。
我从1999年涉足网络文学研究,有幸在这一领域获得过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先后在《文艺研究》等国内10余家学术期刊发表这方面的系列论文,本书算是对前一段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我以网络文学研究为选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和正在主编的一套“网络文学研究丛书”,将是对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除日常教学和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外,作为文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的任务很重,网络文学研究就是我们中南大学文学院学科建设的特色科研。我们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网络文化研究所,形成了一个网络文学研究群体。本书吸纳课题组成员协作攻关,其用意正在于此。全书的具体分工是:由我提出全书构想,拟定详细写作大纲,并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蓝爱国副教授撰写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聂庆璞副教授撰写第七章,阎真教授撰写第十章,身居北京的文学博士陈定家副教授撰写了第九章。全书修改和统稿工作由我完成。书中的错讹疏漏或或失当失准之处应该由我负责。
本书得以付梓出版需要感激的师友同事很多。评审专家对本课题的扶持和奖掖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师长和学术同仁的关怀和鼓励成为我写作的动力源泉,专家时贤的著述和国内外网站信息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课题组成员的携手合作使一行行文字凝成友谊的见证……我没有列出他们的名字,因为我更愿意用默契的方式将感激化作心底的记忆!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学文教授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网络文学研究,并拨冗为本书作序,令人感佩而难忘。我的博士导师冯宪光教授以严谨治学的风范为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许多理论装备,使我看到了自己的局限。人民文学出版社责任编辑匡钊先生热情支持本书出版,并为之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深致谢忱。